•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61

shenleireg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二级造价师箍筋长度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ckyXue521

已采纳
减掉保护层每边各20mm,加两个弯钩最小锚固长度lae。 即:(240-20)*4+(8*lae*2)=箍筋下料长度。

二级造价师箍筋长度

289 评论(10)

隐逸的军装梦

1.9d是135度钢筋的量度差值,因为是在箍筋两端,所以要乘以2。钢筋的下料长度是根据中轴线定的,8d是在每个90度弯折处钢筋内空尺寸加上一个d,一共是8d

266 评论(9)

我是蜜桃桃

现在钢筋一般都采用软件计算,这些一般都为软件设计默认,说明白点要手算的话,箍筋长度为柱梁截面周长+钢筋伸张+弯钩也就是你说的内包吧,所谓外包我个人认为既然书本上就规定那就是江湖算法,明白着多要几毛钱,话糙理不糙,没分了

128 评论(12)

我最牛牛

箍筋长度=2×(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1、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2、外包宽度=b-2c+2d;3、外包长度=h-2c+2d;4、b×h=构件横截面宽×高;5、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6、d——箍筋直径。扩展资料箍筋: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箍筋

202 评论(15)

我知道你会

计算方法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  式中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外包宽度=b-2c+2d;  外包长度=h-2c+2d;  b×h=构件横截面宽×高;  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长度=h-2c+2d  =500-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110(调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箍筋形式 使用结构 箍筋弯钩 平直段长度 Lp 箍筋直径  HPB235级 HRB335级 CRB550级  6 8 10 12 8 10 12 5 6 7 8  90°/90° 一般结构 Lp≥5d 5d 6d 5.28d  30 40 50 60 50 60 70 30 30 40 40  135°/135° 抗震结构 Lp≥10 18d 20d 18.4d  110 140 180 220 160 200 240 90 110 130 15  抗震结构中箍筋长度的计算。  设某框架梁截面尺寸bXh,保护层厚度c,箍筋直径d,钢筋按外皮计算,弯钩为135°,那么  箍筋长度=(b-2c+2d)*2+(h-2c+2d)*2+(1.9d+max(10d,75mm))*2  (b-2c+2d)*2和(h-2c+2d)*2不难理解,读者只要画出草图就可以分析出来,箍筋计算的关键是弯钩及弯钩平直段应该取多长才合适的问题。  在本式中,1.9d*2为箍筋的两个弯钩因为弯曲135°而产生的弧度增加值  max(10d,75mm)的由来,砼结构验收规范规定,抗震结构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且最低不小于75mm。    如果箍筋按照中心线计算的话,公式为  箍筋长度=(b-2c+d)*2+(h-2c+d)*2+(1.9d+max(10d,75mm))*2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分析下这两个公式的不同以及原因  更正:平直段应是两段  箍筋长度=(b-2c+d)*2+(h-2c+d)*2+(1.9d+10d)*2

202 评论(11)

滴水无香2005

箍筋长度的计算方法:  (一)弯曲调整值的概念:由于钢筋弯曲时,外侧伸长,内侧缩短,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而设计图中注明的量度尺寸一般是沿直线量度外包尺寸(图二)。外包尺寸和钢筋轴线长度(下料尺寸)之间存在一个差值,两者之间的差值叫弯曲调整值,因此计算下料长度时,必须从外包尺寸中扣除度量差值,这一工作是对外包量度长度的调整。  轴线尺寸L1-量度尺寸(外包尺寸)L2=弯曲调整值δ    1、90度弯钩的计算(图三)  钢筋的直径为d,弯曲直径为D=2.5d。  轴线尺寸:L1=LAB+LCD+π×(D+d)×(90/360)=LAB+LCD+2.749d  量度尺寸:L2=(LAB+D/2+d)+(LCD+D/2+d)= LAB+LCD+4.5d  调整值为:δ90 =  L1-L2=2.749d-4.5d=-1.751d    2、135度弯钩的计算(图四)  AB段为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一般抗震结构取值为10d,该部分暂不考虑,弯曲调整值只计算BCD段  轴线尺寸:L1=LCD+π×(D+d)×(135/360)=LCD+4.123d  量度尺寸:L2=LCD+D/2+d=LCD+2.25d  调整值为:δ135 =L1-L2=4.123 d-2.25d=1.873 d≈1.9d  箍筋弯钩的平直段为10d,加调整值等于11.9d,这便是箍筋“135度弯钩增加值=11.9d”的来历。

282 评论(11)

甲壳小咪

梁: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柱: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135 评论(14)

xiaotingzi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表1)式中 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2d;外包长度=h-2c+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289 评论(14)

来去匆匆的我

引用jbpd5e6853840的回答:梁: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柱: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95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