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9

末末很烦躁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造价师土建考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2000west

已采纳
工程造价师考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或安装)、工程造价案例分析。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专业科目分为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和安装工程4个专业类别。其中,土木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专业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由交通运输部负责;水利工程专业由水利部负责。考生在报名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其一。免考条件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参加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可免考基础科目:1、已取得公路工程造价人员资格证书(甲级)。2、已取得水运工程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3、已取得水利工程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申请免考部分科目的人员在报名时应提供相应材料。

造价师土建考试

248 评论(12)

胖纸没烦恼

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工程造价专业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后,从事工程造  造价师  价业务工作满6年。  (二)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  (三)获上述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和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  (四)获上述专业博士学位后,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年。  在《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印发〈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1996〕77号)下属发之日前(即1996年8月26日前)已受聘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知识》和《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两个科目。  (一)1970年(含)以前工程或工程经济类本科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5年。  (二)1970年(含)以前工程或工程经济类大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0年。  (三)1970年(含)以前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中专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25年。  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民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考试内容:  2013年造价师教材改版,对考试科目进行调理:  一:对教材的名称作出了更改,并调整了相关的内容,将原教材《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更名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将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更名为《建设工程计价》,将原教材《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更名为《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将教材《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中涉及工程造价控制的内容全部纳入新教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二:根据职业资格考试加强技能考核的要求,增加了对实际能力考核的知识点,删除了部分基本概念的内容。  三:增补了最新出台的涉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补充了新的工程计价业务的内容,  四:对《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安装工程)教材的专业进行了调整,选考部分由原来的三个专业合并为两个专业:A管道和设备工程,B:电气和自动化控制工程,调整后的《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2013版)仍分为四个科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计价》,《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各一册)《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268 评论(10)

刘小淼淼淼

工程造价师的考试科目有四科,分别是:《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工程造价案例分析》。 工程造价师的考试科目复习:1.《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考生需对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形成整体框架;结合会计、经济学知识,理解和学习教材中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科目知识点很多,信息量巨大,需要全部都掌握,所以需要经常背诵。了解考试科目后,自然就需要加油准备考试了,考试相关的真题、模拟题、历年重要考点等,都是重要的备考资料,一定要点击下方小程序及时下载。2.《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该科目有两个特点:科目考点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多,备考复习中需要对各知识点形成整体框架;考试,但是教材中的计算式需要理解并掌握。3.《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科目中各章节的内容相互独立,知识点分散,需要备考者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以及工程计量的基础知识;熟悉土建施工技术及市政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点,熟悉大致框架。4.《工程造价案例分析》:这门课比较难,题目综合性强,每个题目涉及多个知识点;题型比较固定,但是计算量大;与前三门课程的相关性强,需要有一定公共课程的基础。

18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