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2

708带你去吃吧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健康管理师讲解十章视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贰格格的爹

已采纳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考点一、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考点二、常用指标一、发病指标:一)发病率定义: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发病率的分子为新发病例数,新病例是指观察期间发生某病的患者,有时一个人在观察期间内可能多次发生同种疾病,可分别计算为几个新病例。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也称危险人口,是指在观察期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中有可能发生所要观察的疾病的人,才能作为分母;对那些不可能患该病的人,如研究传染病的发病率时,已获得免疫者不应包括在分母之中。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暴露人口数不易获得,一般使用年平均人口数。二)患病率定义: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式中,K=100%、1000‰、10000/万或 100000/10 万。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1.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点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2.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其本质上是一种比例,不是一种真正的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单位时间内的疾病频率和强度,为动态指标,是一种真正的率。二、死亡指标:一)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式中,k=100000 或 10 万。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调整的死亡率,称为粗死亡率。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二)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x100%某病病死率=(该病死亡率/该病发病率)×100%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肿瘤等,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病死率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同时也与能否被早期诊断、诊断水平及病原体的毒力有关。在不同场合下病死率的分母是不同的,如计算住院患者中某病的病死率,分母为该病患者的住院人数;如计算某种急性传染病的病死率,其分母为该病流行时的发病人数。三)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 n 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的比例。n 年生存率=(随访满 n 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 n 年的 该病病例数)x100%生存率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等病程长、病情较重、致死性强的疾病的远期疗效。应用该指标时,应确定随访开始日期和截止时间。开始日期一般为确诊日期、出院日期或手术日期;截止时间可以是 1 年、3 年、5 年、10 年,即计算 1 年、3 年、5 年或 10 年的生存率。三、相对危险度一)相对危险度(RR)或率比是指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0)之比,它反映了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计算公式:RR=Ie/I0RR=1,表明暴露与疾病无联系;RR<1 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反之 RR>1 时,表明两者存在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比值越大,联系越强。二)比值比(OR)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与RR 相同,OR 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若能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 OR 值接近甚至等于 RR 值:1)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2)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四、归因危险度(人群公共卫生意义)一)归因危险度定义: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它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计算公式:AR= Ie - I0 = I0(RR-1)AR 的意义: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二)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定义:是指暴露人群中由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公式:AR%=[(Ie-I0)/ Ie]×100%三)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定义:表示全人群中由暴露引起的 发病在全部发病中的比例。PAR%=[(It-I0)/ It)] ×100%式中,It 为全人群发病率。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不仅考虑了暴露因素的而且与某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率(P0)有关。其公共卫生学意义是:完全控制该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或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以上就是关于2020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考点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健康管理师考试时间节点、备考技巧等,欢迎及时在环球青藤网站查看!

健康管理师讲解十章视频

119 评论(12)

我就叫小猪

健康管理师考试考两科,满分都是100分,60及格。健康管理师考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科,分别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每科考试均采用百分制人机对话考试方式,每科达到60分或以上为鉴定合格成绩,两科成绩均一次合格,才能取证!上午考健康管理师理论,下午考技能。均为机考。(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题干题)高级健康管理师分别考 2 科: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专业能力)考试方式:上机考试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基础知识:70 单选+30 多选技能:58 单选+42 多选,总分值100分,60 分及格健康管理师考《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两科1、基础知识考题分两部分,单选题共70道,多选题共30道,都是每题1分。分值一样。多选题少选多选都没分2、专业操作考题分两部分,一是“共用题干单项选择题”、二是“案例分析题”。《基础知识》:70单选+30多选《专业技能》:58单选+42多选钉题库健康管理师考试快速通关学习方法:1、打基础:把精讲视频通看一遍;2、巩固知识点:做章节习题;3、检查效果:做模拟题和考前密押,检验成果;4、考前3天看错题和真题;5、考前1天,再温习一遍精华考点,就上考场

85 评论(10)

绝代双椒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健康管理师(三级)培训和考试 :(1)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2)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健康管理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医药卫生专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健康管理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考试时间:2020年4月、7月、11月中下旬(4月考试时间:4月18日-21日,7月考试时间:7月25日-28日,11月考试时间:11月14日-17日。)每个批次提供两轮考试。钉题库健康管理师考试快速通关学习方法:1、打基础:把精讲视频通看一遍;2、巩固知识点:做章节习题;3、检查效果:做模拟题和考前密押,检验成果;4、考前3天看错题和真题;5、考前1天,再温习一遍精华考点,就上考场

214 评论(13)

周大侠go

一、什么是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师是从事个体和群体健康的检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的专业人员。健康管理师涉及到了多门学科,跨越医学、营养学、心理学、中医学、运动学、康复学及慢性病管理等,是健康产业最紧缺的复合型人才。说白了,健康管理师像医生又不是医生,主要以预防身体、心理、精神上的疾病为主。二、适考人群(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各种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咨询)公司、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三)大、中、小学校校医(四)医学院校应届、往届毕业生(五)各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产品讲师、产品推销(六)从事或准备从事健康管理相关职业的人员(七)对健康管理相关知识有兴趣的人员三、职业等级经考试合格者,由各省职业资格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相应等级的技能证书,健康管理师一级、 健康管理师二级、健康管理师三级,是相关人员求职、任职、晋升的必备证书,证书在全国 范围内有效。PS:目前全国只开放三级健康管理师考试,没有开放一、二级健康管理师考试,具体考试情况待定。四、健康管理师报名条件(三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二)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三级健康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三)具有医药卫生专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健康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五、考试方式、时长、时间三级健康管理师考试(全国统一机考,共两科)时间:一年组织四次全国统一考试,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具体时间见中国卫生人才网通知。PS:两科同时及格即可通过。六、考试教材及内容职业资格三级:《基础知识》《职业资格三级》七、发证单位各省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劳动部承认,卫生部认可,全国通用,终身有效,无需年检。可在国家卫健委人才中心网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网()进行“双网查询”。八、成绩查询查询流程:职鉴专业查询成绩登录官网-人才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成绩查询-输入姓名、准考证号点击查询。启圣教育值得你信赖!!!

328 评论(9)

天凄微凉

健康管理师培训涵盖健康管理概述、基础营养学、心理与健康、中医养生、运动与健康、环境与健康、健康营销与产业分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八大模块;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职业人群健康管理专业技能实战三大核心。

29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