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llavilla
原产东亚热带雨林的盔犀鸟,因头胄质地坚实美观,而为人猎捕制成工艺品,并曾以进贡及贸易等方式传入中国,名之为鹤顶。鹤顶在元代已入中国,但广为国人所知则是郑和下西洋之后。因出产国多以为贡物,故典制不仅在贡国下列出,且还规定了正式的回赐价格。朝贵多用于制杯、腰带等以资赏玩。明中叶后国势日衰,远贡不至,其物逐渐稀有,因而腾贵;至清初实施海禁政策,与产地贸易断绝,在中国遂至绝响。惟因只见制成品而未睹活物,故明人记述中多有臆断讹误者。端此论证。 关键词:鹤顶,盔犀鸟 古董中有鹤顶红一款,其物宽仅寸余,外红内黄,质地似象牙而更细致,多作为各种小雕饰,允为古玩中的奇珍。这当然不是传说中牵机断肠的毒药,也不可能是丹顶鹤(Japanese crane,Grus japanensis)的头顶部分,但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盔犀鸟 此物今日不经见,但数百年前的中国人并不陌生,史料中恒称为「鹤顶」,实为一种目前已濒临绝种鸟类[1]的头胄部分。 这种鸟今多称为盔犀鸟(Helmeted hornbill),属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犀鸟科(Becerotidae)。原分类为盔犀鸟属(Rhinoplax),近期学者多主张并归角犀鸟属(Buceros),故学名有Rhinoplax vigil与Buceros vigil二说。 主要体毛呈深棕色,翅尖及尾羽为白色,并有黑色宽条纹。公鸟头颈肌肤裸露,呈红色。头胄中后部外表鲜红,前部与喙为黄色。母鸟颈为淡蓝色,头胄小,颜色亦较淡。体型是所有犀鸟科鸟类中最大的,公鸟自喙尖至尾端约125公分,并有长达五十公分的两根中央细长尾羽;母鸟体型略小而无长尾羽。产于马来半岛、婆罗州和苏门答腊等地一千五百公尺以下低海拔森林中,其头胄有犀鸟象牙之称。[2]犀鸟科鸟类部分有头胄者,其中多为空心,独此为实心,故能用于雕刻。所谓鹤顶,就是其公鸟的头胄。
小胡子阿志
盔犀鸟头是收藏界中常说一红、二白、三黄中的一红。鸟头材质的文玩属于奇珍,价码不菲,一个手串上几万元是很正常的。鸟头具体雕刻题材是根据物件大小,品相由雕刻师匠随形雕刻的,做成手串是很浪费材质的,所以首先要想到它是假的。市面上很多高仿鹤顶红,实为树脂、蜜蜡等之类的混合物,有的是塑料制品。辨别方法:由于它是骨头材质的,切一点下来用火烧,如果是假的,会烧出塑料味或者其他味道,如果是真的,会和烧指甲一个味道。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