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9

肥猫啃鱼头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一级造价师考证小助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包华包华

已采纳
专业的一级建造师考试软件,推荐”一级建造师助手“app。如同app的名字一样,一级建造师助手app希望成为你一建备考路上的好助手。那这个app有什么功能呢?一级建造师助手APP涵盖智能题库、视频课程、直播课堂、自学学习包等等多种助考功能。希赛一建智能AI题库,为考生推荐每日一练、历年真题、模拟试题、高频考点、知识点练习等海量试题; 还能根据学员学习情况,实时对学习成效给出客观的总结分析; 满足一级建造师考生自学、刷题、听课等各种备考需求。一级建造师助手app,帮助您在考试路上省时省力

一级造价师考证小助手

276 评论(9)

终于改了名字

百度搜索造价学习的app有很多,使用体验也各不相同。233网校app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造价工程师学习软件,专题,错题常加练习,让用户针对性的练习题,做题,还有真题测试。让用户快速地掌握所有题材训练,给你专项复习,不懂不明白的可以提出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考过造价工程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体验。

321 评论(12)

yuki198611

上学吧一建题库 有免费的一级建造师试题可以做呢

258 评论(8)

转角的夏天xia

备考一级造价师需要:合理的时间安排+详细的学习计划+实用的学习工具+高效的学习方法。首先是合理的时间安排:备考一造的时间我觉得不应该按天或者月,而是应该以小时来计算,备考一造的复习时间,普遍在500-700小时不等,不过每个人学习效率和基础不一样,复习时间也会有不同。其次是详细的学习计划:一造备考科目多,知识杂,备考一定要详细规划各个科目的进度,不然学着学着,就会发现在最开始复习的科目上用时太多,后面的科目就没时间学了。最好有阶段性的计划(比如打基础、强化基础、冲刺练习要各占多久)、月计划(每个月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然后再划分到周计划、日计划,清楚地知道己每天要做什么,完成每天的学习计划。实用的复习工具:1、讲义基础学习阶段讲义或者教材一定要有一个,个人觉得上课的话讲义用起来会更顺手,把讲义打印出来,听课时直接在上面重点,补充笔记,再复习的时候就直接拿着讲义看就可以了,很方便。2、培训班自己一点点抠教材需要耐心,尤其是计价、计量和案例这种偏应用型的科目,难理解就算了,很可能费老大劲把概念搞懂了,一做题完全不会用,根本不用想一年考过的事,两年都不一定能过。关于报班,建议大家多试听几家,找个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比较好,比如考试100的零基础抱佛脚简单易懂,性价比高,2年有效期,很适合初次考试的小白~3、刷题刷题对一造考试还是很有必要的,只听课不做题很容易就导致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要提笔写就两眼一抹黑,做真题主要是为了研究出题老师的出题思路,备考一定要去分析前三年的真题,绝对有用。刷题考试100平台上的题量就足够了~

255 评论(10)

伯符仲謀

造价工程师各科目之间有关联性,可以搭配复习。方案一:土建和案例无论土建中的工程量计算还是案例中的工程量计算,都是紧密相关的,土建和案例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当然,这个组合只适合毅力比较强,悟性比较高和精力比较旺盛的考生。方案二:计价和土建计价和土建的联系就不是很紧密了,计价中主要讲解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价款的确定,而土建中主要讲解的是与工程相关的地质、构造、材料和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虽然这两个科目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是这两个科目都是案例的基础,其中有很多基础知识在案例中经常用到,需要考生将其中的知识点牢牢把握。方案三:管理和案例管理和案例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案例中既有管理中的计算,比如流水施工和工程网络计划,又有管理中的理论内容,比如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方案经济评价,是个比较综合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管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案例的学习,专家分析考生同一年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方案四:计价和管理计价和管理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招投标和变更索赔的内容,但是计价中,主要侧重于价款的确定,而管理中更侧重于相关的程序。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于其他两个科目都比较简单。两者搭配多少有点儿给考生建立自信的味道,有人说“如果报这两门你都通过不了,那似乎不用考注册造价工程师了”,这话似乎有些极端,但也颇有道理,虽说注册造价工程师每个科目都很难,但业内一直都认为计价和管理是其中略为简单的。方案五:其他组合备考不仅要从考试科目难度上来考虑,也要从个人的知识储备和学习风格上来考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科目的难度虽然在业内有所定论(土建和案例的难度最大,计价和管理次之),但也不尽然,有的理工科考生就对土建感兴趣,有的考生就是能理解案例中的各种图纸,学习案例不在话下,报考时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出理性选择。这是一个自我认知和借助外界力量来做决定的过程,一旦选定,早作准备,切不可好大喜功,最后全军覆没。

10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