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4

wuli小拧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西北大学毕业总经济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riangelrain

已采纳
汉唐胜地,西北上痒。西北大学英才辈出,出了很多名人。1.贾平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贾平凹在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时来上学的他和我们一样普通,但大学期间他读了很多书,也投了很多稿,因为其才华横溢,思想深刻,最终没回老家当教师,而是留在了西安继续写作,他的书基本是对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的关注和对生命本体的思考与探求。他说他写作从来不是为了迎合读者,不是为了卖钱,这种质朴的态度正是公诚勤朴精神和态度,才让他可以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思想。2.侯伯宇: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历任西北大学副教授、教授、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侯氏理论”的创始人。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物理事业,即便他功名成就,但他仍然工作刻苦努力,每天都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在诊断出癌症,医生说只能活两年,他说“两年足够了,够做完这个项目了”,即使再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学生站在身边给他读文献,用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做出最后的贡献,也许是西大一百年的历史底蕴让他看淡生死,宠辱不惊吧。3.张维迎:西北大学本科,研究生,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教授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张维迎是我国顶尖的经济学家,他发表的有关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观点时常被部分人质疑或批判,但事实证明张维迎经常看的更加长远更加透彻。早在他还在西北大学上大学是,那时人们对钱的观点还是很莫能两可,主流的价值观是说钱是万恶之源,而张维迎确运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发表了一篇名为《为钱正名》的文章,在那样的政治背景下说出这样的话,自然是遭到很多批判,将要被退学时,在何炼成等学校老师 校长的保护下,张维迎还是留在了西北大学继续学习。这体现了西北大学思维的活力和对不同思想的接纳包容,是西大造就了张维迎,同样张维迎也用实际行动报答了母校。       总之,西大人才众多,而他们成才多多少少受到了西大的熏陶,这份底蕴和内涵一定会让你发现生命价值之所在。      春秋代序,懿德远扬!与终南巍巍,共河汉泱泱。蜚英腾茂,山高水长!

西北大学毕业总经济师

189 评论(15)

兜里五块糖

陕西 马玉红,女,陕西西安人,高级经济师。1986年6月毕业于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7月在西北大学获硕士学位。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7月加入民盟。现任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注册职业经理,陕西省政协常委,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西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264 评论(13)

馋猫儿星星

郭立宏。郭立宏,1962年3月出生,陕西渭南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总经济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校长。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市场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碑林区人民政府经济顾问、铜川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华阴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等职务。

325 评论(13)

哇靠哇塞

西大学生来答一波~#西北大学的名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贾平凹了吧。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按照当时的形式来说,上大学以后最稳妥的出路就是回乡当一个老师,但是贾老师当年因为文章出众被杂志社要走,他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记得在学校的宣传片里看到贾平凹的介绍,说他来西北大学时就提着一个破绿皮箱子,书桌上贴满了自己做的文章,一遍又一遍的琢磨修改。命运总是不会亏待努力的人的。#第二个也是一名作者——迟子建,黑龙江人,当年就读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大家基本上都做过她的阅读题吧(笑).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群山之巅》等。当年的西大确实是培养了一批优秀作者,让每个西大人都引以为傲。#第三个应该是“为钱正名”的钱维迎,直言不讳的说出“金钱“的本质,纠正人们对它的态度.在当时那个时代敢于说出如此惊天动地的言论,西大自由又富于创新的学风可见一斑。后来西北大学经济学院也出现了许许多多在经济学界有影响力的名人,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压轴的应该就是王岐山了,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学生,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历史学系人深以此为荣,学历史不是如众多家长们所说的百无一用。

23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