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1

麻球小子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健康管理师第十章养生方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冰灵蜜蜜

已采纳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第三节 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四节 基本卫生保健第二章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第三节 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第四节 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第三章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预防医学概述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第三节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第四章 常见慢性病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恶性肿瘤第三节 高血压第四节 2型糖尿病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六节 脑卒中第七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八节 其他常见慢性病第五章 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第六章 健康教育学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第三节 健康传播第四节 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第七章 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一节 营养学基础第二节 平衡膳食第三节 保健食品第四节 食品安全第八章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第一节 身体活动及其健康益处第二节 现有身体活动指南要点第三节 慢性病与身体活动第九章 心理健康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第二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第三节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第四节 常见心理障碍第五节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常用养生保健方法第十一章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现代康复医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二节 康复医学基本概念第三节 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第四节 康复治疗技术第十二章 健康信息学第一节 健康信息学概述第二节 信息收集、分析与利用第三节 居民健康档案概述第四节 健康大数据和互联网移动医疗的发展第十三章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第一节 医学伦理与健康管理伦理的定义和基本原则第二节 健康管理的规范及权利、义务第三节 健康管理师职业道德第十四章 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第一节 健康保险概述第二节 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第十五章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第一节 健康管理服务概述第二节 健康管理服务消费行为分析第三节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第四节 健康管理相关产品第五节 健康管理服务案例第十六章 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知识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教材大纲的内容分享,希望对正在备考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及时关注本平台!

健康管理师第十章养生方法

321 评论(8)

天生萌妹

以下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孕产妇保健内容,如果需要表格,我可以发给你: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所有孕产妇。  二、服务内容  (一)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1次孕早期随访。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型、尿常规、肝功能、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2.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一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及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二)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重点孕妇。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开展自我监护方法指导、分娩准备教育和母乳喂养指导,并落实孕24周后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  4.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急诊。  (三)孕25~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产前随访,重点孕妇应在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并酌情增加次数。  1.询问前次产前检查之后有无特殊情况出现,特别要关注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表现特征。  2.测量体重及血压,检查有无水肿及其他异常,建议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  3.复查胎位,听胎心率,测宫底高度、腹围,并注意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  4.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教育,并督促做好自我监测。  (四)产后访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娩的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出血和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2.对康复正常及出现母乳喂养、产后便秘、痔疮、会阴伤口等问题的产妇要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和相关问题处理。  3.发现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治疗。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五)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构检查。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已康复者进行性保健、避孕、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等方面的指导。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三)按照国家有关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  (四)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提高早孕建册率。  (六)将每次随访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孕产妇健康档案上。  (七)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  五、考核指标  (一)早孕建册率=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

31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