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吃货两枚

不想不想澪
赵孟頫生于南宋末年,一生历宋、元两朝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从小聪明好学,十四岁时就被选出做官。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少时的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宋朝灭亡后,赵孟頫一段时间赋闲在家。元朝皇帝为了缓和当时蒙古与汉族人民的矛盾,制定了许多以汉人制度为标准的政策,派人到全国各地寻找南宋留下来的知识分子。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等十余人被奉诏访逸的御史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让赵孟頫代自己发了一道诏书,通告天下。诏书写成后,忽必烈看了极口称赞,说他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都写出来了。惊呼赵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世祖去世后,鉴于元廷内部矛盾重重,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他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俊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为翰林侍读学士(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太子请赵孟頫当了他的老师),同时还任命赵为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太子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相当于正部级官员,正式成为皇帝的师傅)。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成为全国知名人物。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
灰羽联盟
赵孟頫于宋理宗宝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 为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其五世祖秀安僖王赵子偁,即宋孝宗父。其四世祖为崇宪靖王赵伯圭,因孝宗赐宅第于湖州,所以赵孟頫成为湖州人。他的曾祖赵师垂,祖父赵希戭,父亲赵与訔,皆仕于南宋。后元朝追赠赵师垂为集贤侍读学士,赵希戭为太常礼仪院使、吴兴郡公,赵与訔为集贤大学士、魏国公。 嫡母李氏,生母丘氏。祖父早死无子,由祖母收他为后。赵孟頫为赵与訔第七子。他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由生母督学。赵孟頫自幼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写字运笔如风。十四岁时,赵孟頫因其家世代为官亦入补官爵,并通过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调任真州司户参军。南宋灭亡后,赵孟頫一度蛰居在家。丘氏说,“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读书,如何超乎常人?”他因而愈加努力,拜老儒敖继公研习经义,学业日进,声名卓著。吏部尚书夹谷之奇举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但他辞不赴任。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