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灌篮2
准备司法考试一般要不少于900小时。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备考时间由学习效率、备考资料的质量、备考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学习效率与个人的知识储备、学习方法、理解力和记忆力等因素有关。
如果是法学院系的学生,孤军奋战(没有人系统辅导和经常讨论),那么最好给自己安排不少于900小时的复习时间。
一般报考条件
注:具体报考条件须结合当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予以明确。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法考办法》”)第九条、第十条对此规定:
1、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五)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一)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或者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三)被吊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
(四)被给予二年内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处理期限未满或者被给予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处理的;
(五)因严重失信行为被国家有关单位确定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并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
(六)因其他情形被给予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处理的。
道生一,三代二
至少需要800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能保证每天8小时的复习时间,需要不间断的三个月以上,如果是在职考生每天4-5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准备时间。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法考”)的前身是国家司法考试(简称“司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2018)的有关规定设立的法律类职业证书考试。
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法律顾问、仲裁员(法律类)及政府部门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人员必须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自法考改革以来,每年通过率保持在10%-15%。
考试主要测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评卷,成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室公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绩一次有效。通过考试的人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统一颁发相关证书,并可以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等岗位的工作。
晴天花生
备考如备战,既需要战术,也需要战略。法考考查范围宽广、知识点庞杂,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能够事半功倍、如虎添翼。根据中公法考的调查总结,备考法考(客观题)需至少 800 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中公法考建议客观题分三个阶段备考:第一阶段:打基础(约占总复习时间的二分之一)。打基础阶段,建议考生(即使是法学专业的考生) 完整过一遍各学科纳入考试大纲的知识点,边看边按自己的习惯做好笔记,标记出重点,对于没有理解 的知识点,及时查清弄懂。建议考生对照讲义或者教材听老师的课,音频、视频、面授均可,网络课程价格较低(有的免费),相对来说,性价比较高。法律知识专业性强,教材文字比较枯燥,听老师讲授比自己埋头苦背,会轻松很多,并且老师在讲课中会提醒重难点、易错点、易混淆点,有的会穿插典型案例,有助于理解,学习效率会更高。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建议考生在学完每个专题后进行分类习题的练习,即使时间紧张, 也一定要重视讲义中自带的习题,随学随巩固,尽量达到透彻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程度。第二阶段:强化(约占总复习时间的八分之三)。在强化阶段,建议考生仔细阅读、整理自己的笔记, 压缩教材讲义,将重要的、高频的、易错的知识点再从头过一遍,强化掌握。同时,按学科做历年真题(时间允许的话,至少练习 5 年的真题),认真对待每一道题,仔细研究答案对每个选项的详细解析,再一次强化考点,做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知识点,提高做题正确率。对于错题的知识可进行重点标注,方便后续有针对性地复盘,加深记忆。第三阶段:冲刺(约占总复习时间的八分之一)。在这个阶段,考生应当对各学科的知识点没有理解上的问题,此时建议考生画出各学科的思维导图,标注出重要知识点,对着思维导图即可快速回忆考点、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不断巩固和消化知识点。此阶段做题重点看错题、易错考点,也可做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冲刺法考。以上备考攻略主要针对客观题的备考,考生可以按照下列学科顺序复习:刑法→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商经法→理论法→三国法,每一学科则按照“知识点 + 题”至少三轮复习。理论法和三国法纯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但也是性价比较高的学科,在考前花一些时间去背、去强化记忆,容易得分,最好不要放弃这些学科。法考改革后,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开考试,客观题通过以后,考生有一个月多点的时间准备主观题。 主观题除了理论法以论述题为主,其他题多为案例分析题,并呈现学科的融合性。例如,2018 年法考主观题中有一道案例题融合了民法、商法、民诉的题目,因此,建议考生备考主观题时注重案例分析的练习, 多关注实务中的典型案例,并且有意识地训练处理综合性问题的处理能力,学会融会贯通民法、商法、民诉、刑法、刑诉、行政法、行诉的知识点,在综合性、融合性案例面前做到临场不惧、游刃有余。值得提醒的是, 备考主观题同样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知识点依然是作答主观题的根基。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