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7

轻舞迷影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如梦令翻译资格证考试科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学生和赞美诗

已采纳

《如梦令》翻译及原文如下:

翻译: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水鸟。原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现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如梦令翻译资格证考试科目

138 评论(14)

solomuse2012

如梦令的翻译及原文如下:

一、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译文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三、注释1、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2、溪亭:临水的亭台。3、日暮:黄昏时候。4、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5、兴尽:尽了兴致。

6、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7、回舟:乘船而回。8、误入:不小心进入。9、藕花:荷花。10、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11、惊:惊动。12、起:飞起来。13、一滩:一群。14、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四、赏析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17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