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大圣朱七
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下简称《制度》)中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申请授予技术等级称号或晋升上一等级称号者均应参加相应级别的业务培训,考核合格”以及对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条件与职责的规定,结合目前我国广大社会体育工作者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大纲。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准备申报相应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请者,进一步加深国家关于开展社会体育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丰富、充实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社会体育工作的业务能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达到《制度》中相应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符合《制度》中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条件,具备申报相应等级的具体条件;经履行正式申报手续,均可参加相应等级的培训。三、培训方式与时数社会体育指导员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培训面授教学的时数,国家级不少于50学时,约占其培训总学时数的70%;一级不少于40学时,约占其培训总学时的50%;二级不少于30学时,约占其培训总学时数的30%;三级不少于20学时,约占其培训总学时数的15%(表1)。表1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方式与比例分配等级集中培训自 学总学时学时百分比(%)学时百分比(%)国家级5070203070一级4050405080二级30307070100三级201511085130四、培训内容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新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及现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情况,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般应具有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相适应的体育人文社会知识;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育健身方法知识等。(一)集中培训的教学内容与时数比例不同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要求有所不同。各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集中培训的教学内容与时数比例见表2。表2 社会体育指导员集中培训内容与时数比例(%)教学内容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体育人文社会知识20254045运动人体科学知识30403030体育健身方法知识40253025自定教材内容1010 合计100100100100备注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自学的时数约占85%;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自学的时数约占70%;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自学的时数约占50%;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自学的时数约占30%(二)培训专题(表3)表3 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专题类别编号教 学 专 题三级二级一级国家级 体育人文社会知识 体育概述√ 1社会体育与社会体育指导员概述√ 2社会体育法规制度√ 3社会体育管理的原则、职能与方法 √ 4基层业余训练与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比赛 √ 5社会体育的基本形态 √ 6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考核 √ 7社会体育工作的规划 √ 8社会体育产业的经营与开发 √9我国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10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11人体运动科学基础知识√ 12身体锻炼的心理学知识√ 13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锻炼√ 14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 15人体的测量与评价 √ 运动人体科学知识16运动中常见损伤的防护与救治 √ 17运动、营养与体重控制 √ 18运动性疲劳与身体机能恢复 √ 19康复体育 √ 20体质的综合评价 √21运动处方 √体育健身方法知识22练习指导过程√ 23常用身体练习方法√ 24常用体育健身器械√ 25常用健身项目和手段 √ 民间与传统体育的健身手段 √ 26休闲体育与家庭体育 √ 27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 √ 28残疾人的健身锻炼 √ 29中外体育健身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总计 10876(三)培训专题讲授要点1.体育人文社会知识(1)社会体育:包括社会体育的基本形态、特点与作用,社会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意义,我国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2)社会体育指导员: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考核。(3)社会体育法规制度:包括我国社会体育的现行法规制度以及在社会体育工作中常用的法律知识。(4)社会体育管理:包括社会体育管理的原则、职能与方法,基层体育活动的方法与组织,社会体育产业的经营与开发,社会体育工作规划的原则、内容、写法和要求等。(5)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在社会体育工作中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研论文的写法及其所需的基本统计方法。2.运动人体科学知识(1)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包括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锻炼,体育锻炼的生理卫生常识;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科学锻炼的方法,以及急救常识和常见慢性病的体育锻炼原则;运动、营养与体重控制。(2)身体锻炼的心理效益:包括体育锻炼的心理机制、心理特点和心理保健。(3)运动医学:包括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医务监督,运动性疲劳与身体技能恢复,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防护与救治,康复体育等。(4)体质测定:包括人体的测量与评价,体质的综合评价等。(5)运动处方:包括运动处方的内容、制定方法、步骤等基本知识。3.体育健身方法知识(1)体育健身方法:包括练习指导过程,常用身体练习方法,常用健身项目和手段,常用体育健身器械,中外体育健身方法及其发展趋势,以及体育技能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阶段与特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2)休闲体育:包括休闲体育与家庭体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3)终身体育:包括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残疾人的健身锻炼等。五、培训原则与要求(一)培训原则1.实用性原则。根据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2.实效性原则。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克服纯学术性教学的倾向。3.灵活性原则。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除采用课堂讲授外,可适当采用参观考察、研讨以及利用声像教学等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4.规范性原则。认真执行本大纲,确保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考核纪律和考勤制度,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5.培训与调研相结合原则。在培训过程中,应对有关培训内容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也可对推行《标准》和《制度》、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二)培训要求1.承担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任务,以体育院校为主;任课教师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还可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体育行政部门领导担任。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教师,由当地体育主管部门聘请一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符合条件的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担任。2.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要了解培训的教学要求和学员特点,统一教学思想,编写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做好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培训中应注意学员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学。3.根据本大纲制定各地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前言、目的与任务;培训对象与人数、培训时间与地点、培训内容与时数、考核与结业、专题讲授要点和有关注意事项。4.上报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文件资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举办的一、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文件资料汇总后上报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备案;培训班培训文件资料包括:培训班计划、举办培训班的通知、教学参考资料、任课教师情况(包括单位、姓名、年龄、性别、职务或职称)、学员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从事社会体育工作时间等)、培训工作总结以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六、考核与结业1.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采用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查形式有:作业、专题报告等;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其中考查占40%,考试占60%。总成绩评定和考查、考试成绩均采用百分制。2.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采用同批同时闭卷考试方式,成绩为百分制。3.各专题考核成绩合格,且缺课不超过培训时间的10%,发给培训合格证书;作为晋升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的证明。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