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0

pony080808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资格证考试试题答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乖肉球

已采纳

2018年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A1/A2型题」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本文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护士资格证考试A1/A2型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的复习!

1.静脉输液引起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输入液体

A.量过多

B.速度过快

C.温度过低

D.时间过长

E.制剂不纯

参考答案:E

2.采用热疗法促进炎症局限的机制是

A.解除肌肉痉挛

B.促进软组织松弛

C.降低细胞新陈代谢

D.溶解坏死组织

E.降低神经兴奋性

参考答案:D

3.足底忌用冷疗是防止

A.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B.末梢循环障碍

C.局部组织坏死

D.体温骤降

E.心律异常

参考答案:A

4.乙醇拭浴时,在头部放置冰袋的目的是

A.控制炎症的扩散

B.减少脑细胞需氧量

C.防止头部充血

D.减轻局部疼痛

E.控制毒素吸收

参考答案:C

5.为全麻未清醒患者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应超过

参考答案:B

6.服用止咳糖浆的正确方法是

A.饭前服,服后立即饮少量水

B.饭后服,服后立即饮大量水

C.睡前服,服后立即饮少量水

D.咳嗽时服,服后立即饮大量水

E.在其他药物后服,服后不立即饮水

参考答案:E

7.关于碘过敏试验,正确的是

A.静脉注射造影剂前不用做皮内试验

B.试验方法包括口服法、眼结膜试验法

C.皮内注射试验时皮丘直径超过2cm即可判断为阳性

D.口服后出现眩晕、心慌等表现即可判断为阳性

E.过敏试验阴性者,造影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参考答案:D

8.输液过程中导致静脉痉挛的原因是

A.输液速度过快

B.液体注入皮下组织

C.针头阻塞

D.患者肢体抬举过高

E.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

参考答案:E

9.血液病患者最适用的血制品是

A.新鲜血

B.库存血

C.纤维蛋白原

D.新鲜血浆

E.冰冻血浆

参考答案:A

10.发生溶血反应后,为增加血红蛋白在尿中的溶解度,常用

A.枸橼酸钠

B.氯化钠

C.碳酸氢钠

D.乳酸钠

E.葡萄糖酸钙

参考答案:C

11.采集粪便标本检查阿米巴原虫前,将便盆加热的目的是

A.减少污染

B.保持原虫活力

C.降低假阳性率

D.降低假阴性率

E.使患者舒适

参考答案:B

12.需用抗凝管采血检查的项目是

A.甘油三酯的测定

B.肝功能检查

C.血清酶测定

D.尿素氮测定

E.血钠测定

参考答案:D

13.采集粪便标本做隐血试验时应禁食

A.牛奶

B.西红柿

C.动物肝脏

D.豆制品

E.土豆

参考答案:C

14.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应超过瓶的

参考答案:B

15.禁忌洗胃的患者是

A.幽门梗阻者

B.昏迷者

C.食管静脉曲张者

D.胆囊炎患者

E.胃溃疡患者

参考答案:C

16.判断患者临床死亡期的主要指标是

A.肌张力减退

B.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C.桡动脉搏动不可触及

D.机体新陈代谢障碍

E.身体温度接近室温

参考答案:B

17.临床上进行尸体料理的依据是

A.呼吸停止

B.各种反射消失

C.心跳停止

D.意识丧失

E.医生做出死亡诊断后

参考答案:E

18.出院后医疗护理文件应保管于

A.出院处

B.住院处

C.医务处

D.护理部

E.病案室

参考答案:E

19.临时备用医嘱的有效期为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参考答案:B

20.需要专人负责、加锁保存并列人交班内容的药物是

A.可待因

B.柴胡

C.地西泮

D.硝酸甘油

E.胎盘球蛋白

参考答案:A

21.嘱患者服药时,应避免接触牙齿的药物是

A.扑热息痛

B.抗菌优

C.硝酸甘油

D.洋地黄

E.硫酸亚铁糖浆

参考答案:E

22.患者在住院期间,其医疗护理文件应保管于

A.病房

B.住院处

C.护理部

D.医务处

E.病案室

参考答案:A

23.高热、中暑的患者使用冷疗法的目的是

A.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B.减轻疼痛

C.控制炎症扩散

D.降低体温

E.使患者舒适

参考答案:D

24.药物保管中,剧毒药瓶上的标签颜色是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黄色

参考答案:C

26.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口服

D.外敷

E.吸入

参考答案:A

27.宜饭前服用的药物是

A.胃蛋白酶合剂

B.颠茄合剂

C.维生素C

D.氨茶碱

E.溴化铵

参考答案:A

28.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中,水槽内水温超过一定温度应调换冷蒸馏水,此温度是

参考答案:C

29.关于TAT脱敏注射法,正确的是

A.分2次、量由小到大、每隔20分钟注射1次

B.分3次、量由小到大、每隔20分钟注射1次

C.分3次、量平均、每隔20分钟注射1次

D.分4次、量由小到大、每隔20分钟注射1次

E.分4次、量平均、每隔20分钟注射1次

参考答案:D

30.对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

A.浓缩白蛋白

B.右旋糖酐

C.晶体溶液

D.血浆

E.全血

参考答案:C

31.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

A.林格液

B.生理盐水

葡萄糖溶液

葡萄糖溶液

E.中分子右旋糖酐

参考答案:E

32.凝血因子缺乏患者最适宜输入

A.红细胞悬液

B.库存血

C.新鲜血浆

D.白蛋白

E.水解蛋白

参考答案:C

33.患者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容易出现

A.低血钾

B.高血钾

C.低血磷

D.高血铁

E.高血钠

参考答案:B

34.使用前需放在37。C温水中提温的血液制品是

A.普通血浆

B.干燥血浆

C.冰冻血浆

D.新鲜血

E.库存血

参考答案:C

35.成人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是

~60次/分

~80次/分

~100次/分

~120次/分

~140次/分

参考答案:D

36.尸斑通常出现在死亡后

~4小时

~6小时

~8小时

~10小时

~12小时

参考答案:A

37.患者住院病历排在首页的是

A.化验结果报告

B.长期医嘱单

C.临时医嘱单

D.入院记录

E.体温单

参考答案:E

38.护士处理医嘱时,应先执行

A.新开的长期医嘱

B.长期备用医嘱

C.临时备用医嘱

D.临时医嘱

E.停止医嘱

参考答案:D

39.利于黏稠痰液吸出的方法是

A.体位引流

B.雾化吸入

C.增加吸痰次数

D.缩短吸痰间隔时间

E.延长每次吸痰时间

参考答案:B

41.皮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入

A.表皮

B.真皮

C.皮下组织

D.表皮与真皮间

E.真皮与皮下组织问

参考答案:D

42.皮下注射的进针角度为

~5°

°~40°

°

°

°

参考答案:B

43.静脉输液时,茂菲滴管内的液面自行下降,原因是

A.输液瓶挂得太高

B.输液速度过快

C.环境温度太低

D.患者肢体摆放不当

E.滴管或滴管以下导管有漏气

参考答案:E

44.口服给药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A.铁剂、阿司匹林宜饭前服

B.服止咳糖浆后宜多饮水

C.服磺胺类药物后应多饮水

D.服强心苷类药物前先测血压

E.镇静安神药宜清晨空腹服用

参考答案:C

45.组织损伤破裂的患者局部禁用冷疗的理由是

A.防止冻伤

B.防止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

C.防止引起腹泻

D.冷疗可减少血液循环,影响愈合

E.防止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资格证考试试题答案

185 评论(8)

淡蓝色的蝎子

教师资格证面试官考试答案在中公教育,职业在线教育中心等网站都可以找到。因为每次考完试,网上都有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试题及答案解析,都非常详细,不是标准答案,仅可以作为参考。

209 评论(15)

海上花的故事

2020下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10日下午】

【来源于网络】

初中语文《春》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温故知新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并说说景物有什么特点?如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出春的清新明朗;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写出春江水暖,生机勃勃的意境,以此导入新课。【板书:春】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在聆听、观察画面中理解课文意境。

2.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明确: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3.概括本文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内容。

明确:总分总结构。各部分内容分别为:盼春、绘春、赞春。【板书:盼春、绘春、赞春】

(三)深入研读

1.阅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小草、果树、风、雨、风筝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绘景物的?结合喜欢的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中的“钻”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草破土而出的蓬勃之势写得生动俏皮,展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就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而“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也使文章更加有韵律之美,更细致体现了春草的生机勃勃。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闹”字将蜜蜂人格化,非常贴切。这样的描写既表现出声响,隐含着一片喧闹沸腾,更寓意着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句运用了叠音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叠音体现了声音美和语感美。“在雨里静默着”是将房屋人格化,将蛰伏了一冬的房屋描绘得更富有灵性,装点着烟雨初春的乡村。【板书:修辞手法】

3.小组讨论:除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作者还调动了各种感官。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明确:作者描写景物时调动了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如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调动触觉,让人觉得非常亲切且生活化,写出了春风和暖轻柔的特点。又如“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是调动了嗅觉,写出了春风清新的特点。又如作者写清脆婉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是调动了听觉,这些是春天特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便形成了动听的春日交响曲,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板书:调动感官】

4.课文的最后三段,作者是如何赞美的?

明确:作者连用三个比喻,用娃娃、小姑娘、青年的形象突出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以此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喜爱赞美】

(四)拓展延伸

举办朗诵比赛,看看谁读得更有感情。

明确: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包括重音、节奏、停顿、语气等方面。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老师总结,作者通过运用多种手法描绘春天,表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布置作业:搜集其他作者描写春天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初中教材中还选有朱自清的哪些作品?请简单介绍一篇。

【参考答案】

初中教材中还选有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这篇散文,开头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在回忆往事中追述与父亲在火车站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护儿子的真挚感情。接着抒发自己与父亲分别后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与开头相照应,直抒胸臆,表达情怀。

从全文来看,父亲处境凄凉艰难,内心悲痛难过,苦不堪言。但仍沉着平稳,还劝慰儿子不必难过,偏要到车站送儿子。他体态蹒跚,样样事情还要自己干,心甘情愿为儿子做一些琐屑之事,老境颓唐却惦念儿孙。作者起初对父亲缺少理解,抱怨并暗笑他有点迂腐,后来才转变为对父亲的理解,认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疼爱,进而抒发了对父亲的真挚感情。从艺术性来看,这篇文章朴素无华,语言淳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这也是朱自清先生一贯的文风。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授课中你是如何引导学生品评文章阅读的语言美的?

【参考答案】

①分析语言美,要重视整体把握。一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二是整体把握文章语言风格和语言美的特色。

②分析语言美,要重视微观解剖,要重视修辞现象。对语言中的修辞现象,要能指认其名称,熟悉其一般性的特点和在文章中显示的特点。例如本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中的“钻”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草破土而出的蓬勃之势写得生动俏皮,展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就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而“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也能够让同学们读来体会到韵律之美。

③分析语言美,要重视训练和积累。学语文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品味语言美也是如此。

9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