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2

纽约纽约k
首页 > 职业资格证 > 呆若木鸡翻译资格证考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晨郡主

已采纳

太缺德了,一个字都不改地就复制过来了,害我老是不能提交答案,缺心眼的家伙 楼上那个,大家都从百度上复制过来的嘛,你好歹也改一下嘛,一点公德心都没有。你害我都不能回答了,缺德。

呆若木鸡翻译资格证考试

131 评论(11)

xianla198501

“呆若木鸡”为贬义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接下来我搜集了呆若木鸡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注释

1、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2、纪渻子:人名。姓纪,名渻,子是对其的尊称。

3、斗鸡:是一种比赛,供人们娱乐。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

4、已:动词。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的`意思。

5、方虚憍而恃气: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方:正。骄,骄傲。恃:凭着,依靠。

6、响影(yǐng):影 影子。响 声响。这句话是说鸡听到声响,看到影子就回应。

7、疾视而盛气: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8、几:副词。可译为“几乎”、“差不多”。

9、似:好像。

10、德全:精神具备。全:备全。

11、应:应战。

12、反走:转身逃跑。

译文

纪渻先生替王养斗鸡,十天后王问:“鸡训练好了吗?”

他说:“没有,正在凭一股血气而骄傲。”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对其他鸡啼叫和接近有反应。”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没有,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差不多了,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也没有反应了。”

看着它,好像木头鸡一样,精神全部收敛,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转身逃跑了。

成语解释

【拼音】:dai ruo mu ji

【解释】:呆: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

【出自】: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古反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今反义词】: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泼可爱、大智若愚

【今近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古近义词】:大智若愚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本意为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正音】:呆,不能读作“呆板”的“dài”

【英译】:stand like a log

纪渻子(1)为王养(2)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3)?” 曰:“未(4)也,方虚骄而恃气(5)。”十日又问,曰:“未也, 犹应向影(6)。”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7)而盛气(8)。”十日又问,曰:“几(9)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10)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11)全(12)矣,异鸡(13)无敢应者,反走(14)矣。

翻译

纪渻子为宣王饲养斗鸡。十天后,宣王问道:“鸡训练完毕了吗?”纪渻子说:“还不行,它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过了十日,宣王又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应。”再过十天,宣王又问,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又过了十天,宣王又问。纪渻子说:“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叫,(斗鸡)已经没有任何反应了。”宣王去看斗鸡的情况,果然就像木头鸡了,可是它的精神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看见它转身逃走了。

注释

(1)纪渻子:人名。

(2)养:驯养。

(3)鸡已乎:鸡训练好了吗?已,结束,完毕。

(4)未:还没有。

(5)方虚骄而恃气:还虚浮骄傲,而且凭着一股意气。方,还。 恃气,凭着意气。

(6)犹应向影:还对响声与影像有反应。犹,还。应,对……反 应。向,通“响”。

(7)疾视:目光犀利。

(8)盛气:骄傲蛮横的样子。

(9)几:几乎,差不多。

(10)无变:不变,指鸡不再惊慌失措。

(11)德:精神。

(12)全:齐全。

(13)异鸡:其他的鸡。

(14)反走:返回逃走,指落荒而逃。反,同“返”,返回。走,逃跑。

272 评论(8)

蘁嘬天唑地

《庄子·蜗角之争》参考译文 魏惠王和齐威王订立过盟约,齐威王背弃了盟纳。魏惠王恼怒了,将要派人去刺杀齐威王。 将军公孙衍听说这件事情,感到可耻,就对魏惠王说:“君王是一个大国之君,可是派一个平民去报仇。我顾意受领大军二十万,为君王去讨伐齐国,俘虏它的人民,牵走它的牛马,使它国王的内热从背部发泄出来,然后倾覆了他的国家,将大将田忌赶走;然后再打伤他的背部,折断他的脊骨。” 魏臣子季子听到公孙衍这番话,感到可耻,就对魏惠王说:“譬如筑十丈高的城墙,已经筑好了七丈,可是又把它毁坏,这是劳役们最痛苦的事情。现在已经有七年不打仗了,这是我们国家兴旺的基础。公孙衍是个昏乱的人,他的话是听不得的。” 贤士华子听到公孙衍和季子的这番话,感到都浅薄,就对魏惠王说:“花言巧语地说讨伐齐国的,是昏乱的人;花言巧语地说不要讨伐齐国的,也是昏乱的人;花言巧语地说讨伐和不要讨伐都是昏乱的人,也是昏乱的人。” 魏惠王说:“那么,怎么办呢?” 华子说:“君王只要追求‘道’就行了。” 惠施听说这件事,〔恐怕魏惠王不能领悟,〕就在魏惠王面前推荐了戴晋人。 戴晋人对魏惠王说:“有一种叫作蜗牛的东西,君王知道吗?” 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有在蜗牛的左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角氏;有在蜗牛的右触角上建立国家的,名字叫作蛮氏。两国经常因为争夺土地而掀起战争,死在战场的尸首就有几万具,他们追赶败兵,十五天才能够返回来。” 魏惠王说:“哈!这大概是谎话吧?” 戴晋人说“我愿意为君王证实这件事情。依君王的意思说,在天地四方上下之中,有没有穷尽呢?” 魏惠王说:“没有穷尽。” 戴晋人说:“如果把心神遨游无尽的境域之中,再返还到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就感到似有似无的一样,君王知道这个道理吗?” 魏惠王说:“知道。” 戴晋人说:“四通八达的各国之间有个魏国,魏国之中又有个梁邑,梁邑之中有个君王。这个君王和蛮氏相比,有没有分别呢?” 魏惠王说:“没有分别。” 戴晋人走后,魏王就不知所措地如同丢了什么东西似的。========================庄子《呆若木鸡》,参考译文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哩。”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 纪先生才养了10天,齐王就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 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 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 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 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 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来看他的斗鸡。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却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15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