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rendian10
一、填空题(20分)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 常住 居民。
2.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 17 位编码,将建档居
民的 身份证号 作为身份识别码。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0—6岁儿童共需开展 13 次健康管理。
4.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 孕产妇保健手册 。
5.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时间一般从 孕12周前 至 产后42天 。
6.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 16 项免费体格检查和 7 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7.对首次发现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
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三 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8.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 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 次面对面随访。
二、判断题(15分)
1.所有居民均可免费享受健康体检中的辅助检查项目。 ( × )
2.发现脊髓灰质炎、非典型肺炎应按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上报。 ( √ )
3.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进行危险性评估1次。 ( × )
4.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 )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至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 ( × )
6.首针麻疹疫苗在接种对象满8月龄时,在其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注射。( × )
7.每一次孕期随防服务时需对孕妇进行包括B超检查在内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 × )
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评估共分5个等级。 ( × )
9.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 ( × )
三、单项选择题(35分)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 B )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 (B )
月龄 月龄 周岁 周岁
3.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 A)
A.首诊医生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 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 A )
A.无害化处理 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 D.有偿处置
5.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 B )
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6.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 ( D )
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 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 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7. 2011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是 ( C )
元 元 元 元
8.以下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B )
A.艾滋病 B.鼠疫 C.狂犬病 D.麻疹
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 ( D )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0.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 ( C )
11.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 ( A )
A.月收入 B.家族史 C.既往史 D.药物过敏史
12.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 B )
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D.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13.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 ( B )
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B.卡介苗、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肝疫苗 D.肺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14.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 ( D )
A.数据表示不一致 B.数据名称不一致
C.数据含义不一致 D.以上均是
15.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 B )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16.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 D )
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
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
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17.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时间是 ( A )
A.出生、1、6个月 、2、6个月
、2、5个月 、3、6个月
18.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报告时,非必须报告的信息是 ( B )
A.波及人群 B.原因
C.发生地点 D.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19.以下关于甲乙丙类传染病数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B.甲类3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D.甲类3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20.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是 ( D )
个月 个月 个月 个月
21.糖尿病典型症状不包括 ( D )
A.多饮 B.多尿 C.多食 D.眩晕
22.母亲是HIV感染患者时应 ( D )
A.提倡人工喂养 B.提倡母乳喂养
C.避免母乳喂养 D.避免人工喂养
23.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描述,错误的是 ( C )
A.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B.自知力基本恢复
C.社会功能处于较差状态 D.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24.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 ( A )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空气飞沫传播
25.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1级为 ( A )
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B.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26.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 ( C )
A.户籍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B.户籍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C.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D.辖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27.以下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年度更新的是 ( B )
A.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B.健康体检表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28.丙类传染病不包括 ( D )
A.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流行性腮腺炎 C.风疹 D.梅毒
29.传染病人留观的隔离原则是 ( D )
A.传染病人可多人同室
B.传染病人和非传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C.传染病人必须单间隔离
D.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收住在单独房间,确诊病例可同室安置
30.以下选项不属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是 ( B )
~36个月儿童 B.青年人 C.孕产妇 D.老年人
31.不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 ( D )
A.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B.定期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C.定期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D.免费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
32.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当及时报告并协助调查的机构是 ( A )
A.卫生监督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上级医疗机构
33.以下关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描述正确的是 ( A )
A.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患病率)×100%
B.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患病率)×100%
C.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100%
D.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100%
四、多项选择题(30分)
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较2009年版增加了哪些专项规范 ( BD )
A.电子健康档案管理规范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规范
C.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D.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2.以下属于非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常规检查项目的是 ( AD )
A.身高 B.体质指数(BMI) C.眼底 D.皮肤
3.以下哪些是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 ABCD )
A.血常规 B.心电图 C.空腹血糖 D.肝功
4.健康教育的考核指标有哪些 ( ABCD )
A.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B.音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C.宣传栏设置和更新情况 D.举办健康教育讨论和咨询活动的次数和参加人数
5.以下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 AD )
A.麻疹 B.手足口 C.流感 D.乙肝
6.以下属于一类疫苗的有 ( ABC )
A.卡介苗 B.流脑 C.乙脑 D.肺炎
7.以下属于3-6岁儿童健康检查内容的有 ( BCD )
A.脉率 B.体重 C.视力 D.血红蛋白值
8.以下属于孕产妇健康管理考核指标的有 ( BCD )
A.高危妊娠管理率 B.早孕建册率 C.孕妇健康管理率 D.产后访视率
9.以下不属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体检内容的是 ( BC )
A.血压 B.肾功能 C.尿常规 D.血糖
1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内容包括 ( ABCD
A.组织管理 B.资金管理 C.项目实施情况 D.社会效益和综合情况
Mr。。伍
一、单项选择题
1、“十一五”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极不平凡、十分关键的5年。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有学上。义务教育普及及巩固水平进一步提高,()年全国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4%。
年
2、长沙市将在去年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全免学杂费的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对城区学生义务教育也将实行()收费和杂费全免政策。
A.“一费制”
3、2010年,四项国家资助政策,其中,():助学金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
B.高校
4、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借款学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来解决在学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的困难,毕业后()偿还。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
D.分期
5、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及其他任何费用。
C.借读费
6、“十一五”期间,农业富余劳动力向()转移就业近4500万人,比“十五”时期增加500万人。
D.非农业
7、政府制定了非常优厚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除了享受国家政策的优惠外,政府又专门确定了多个项目,提高这些项目的生活补贴标准,并规定服务期满后报考当地公务员的给与()。
B.加分
8、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障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最低生活保障线即贫困线。
A.最低
9、2010年,中国最低工资是人均()的25%,世界平均值为58%;中国最低工资是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值为5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
B.劳动
二、判断题
11、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此全国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12、绿色通道是指,国家教育部为保障贫困学生顺利入学而制定的政策,即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无论有没钱,先到学校报到,安排宿舍,先入学。√
13、大学生村官是在大学毕业生中挑选优秀者,到农村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或其他职务。×
14、政府购岗就是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购买一批福利性岗位,安置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
15、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蓝图中,改善民生是最绚丽的亮点。√
2012年3月10日《《建设幸福中国》》读本小学生组竞赛试题
本份竞赛题源自相应读本:第三篇,第四篇
一、单项选择题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以上的城乡人口有了基本医疗保障,这些都让人民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
2、药品“电子眼”就是一个()。这个“电子眼”很厉害,通过电子监管网,药品监督部门可以实时查询每一批药品的生产、经营、库存以及流向情况,确保药品的安全生产、流通和使用。
C.监管码
3、2010年,90%的地区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工资的6倍;大多数地区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也达到了可支配收入的6倍。
A.平均
4、()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城市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增进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D.社区
5、“预防针是孩子打的第一针,接种证是孩子的第一份证件”。()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6、城镇企业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调整,2010年全国人均达到每月近()元,比“十五”期末增长近1倍。我国社保基金规模也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加。
7、“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C.居家
8、我国正在进一步健全孤儿救助制度。从2009年起,教育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积极发展儿童福利机构孤儿的()教育,保障孤儿从6周岁起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D.学前
9、老年社会福利院是享受国家(),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C.经济补助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五月()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每年助残日活动都围绕一个主题来开展,如“走进每个残疾人家庭”“保障残疾人权益,共建和谐社会”……
B.第三
二、判断题
11、药品零差价是指,医疗机构或药店在销售药品时,以购入价卖给患者。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使虚高的药价降下来。这些医疗机构或药店都会受到政府的补贴。√
1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13、轻度铅中毒的儿童,尽可能采用非药物治疗,如食物疗法等,并加以适当的饮食调理。×
14、由国务院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障遭受工伤的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的重要立法。√
15、2007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为广大农村贫困人群拉起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
优质职业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