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y0603
西藏在英文里面叫做Tibet来源于阿拉伯语 Tubo (土蕃,念做bo)。在汉民族已经使用1000多年了,唐代就叫做土蕃,反而西藏这个叫法是最近300年的事情,清朝把那一块叫做西边的藏区,来自于满文。Tsang. 翻译成Tibet同其他欧洲语言对应,至少1000年,翻译成西藏 Xizang,反而没那么古老。
我是搬砖来的,自己 再看看把,感觉这个最靠谱
搬砖地址:网页链接
飞翔25874325
Tibetan/Tibet Autonomous Region
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扩展资料
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是长袖、宽腰、长裙、长靴。这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穿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作棉被抵御风寒;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
所以,脱掉一只袖子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藏族服饰多姿多彩,其特点还突出地表现在色彩的搭配和构图上。文艺表演和节庆活动时,各式色彩明艳的藏族服饰都会成为焦点;而藏族民众日常的服装则以蓝色、白色为主,配之以艳丽的腰带或花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族
偶是吃货范范
唐朝,西藏人自称为“博”,吐蕃一词最早见于新唐书吐蕃传。开始是指现今的西藏地区,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扩张,青海西康等地区也成为吐蕃的一部分。“博”一方面代表地方名字,另一方面也代表民族的名字。唐代,吐蕃王朝把现今西藏地方成为“博隅”,拨把吐蕃统治下的整个青藏高原成为“博布青”,把吐蕃统治下的人民成为“博巴”。 现在西方一般把西藏称为“吐蕃特”,如英语中的“Tibet”,这是从阿拉伯文“Tibbat”演变而来的。公元九世纪中叶,唐朝后期,一位叫苏雷漫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回去后,于公元851年写了一本“东方旅行记”,在那本书中,他把吐蕃拼写为“Tibbat”。日本出版的东洋史讲座一书指出,阿拉伯人把西藏叫做Tibbat,显然是受唐朝叫“吐蕃”的影响。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把吐蕃称为“Tibet”。这是目前流行的西方文字西藏的称谓。马可波罗游记的法文法翻译者沙里农在注释中说:“Tibet一名,无疑是古代阿拉伯旅行者由中国学得。”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