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07

紫霞大官人
首页 > 英语培训 > 保护方言英语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超级飞侠包警长

已采纳

保护方言不仅是我国政策的体现,还是民族多样性的体现.方言作为各个民族与地区的传统语言,保护方言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平等的原则.同时,方言也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用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一旦消失,以后就没有了.保护方言: 1,方言的变化并非完全是因为推广了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无疑加速了方言的发展,致使方言原有的一些特点淡化而向普通话靠拢,但是这种结果并不完全是由于推广普通话而造成的。因为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演变是客观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阻挡。每一种方言都以自身的演变规律向前发展,例如方言新老语音和文白异读有很长的历史,反映了方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不是推广普通话以后才有的现象。再如方言词语演变的重要方式是新陈代谢,久而久之,表示旧事物的词语消亡,表示新事物的词语产生。某些旧风俗、旧习惯不存在了,反映这些风俗习惯的词语最终消失,想留也留不住的;进入信息时代,“网吧”、“短信”一类新词产生,想不要也无法阻挡。这都是很自然的,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不是推广普通话造成的。 方言总是要发展的,发展中肯定要受到共同语、其他方言乃至外语的影响。推广普通话,带动方言发展,这对完善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职能有百利而无一害。 2,方言无须消灭,也不可能消灭 据笔者所知,最早提出“保护方言”的是吕叔湘先生。吕先生的原意是:方言迅速变化而向普通话靠拢,要及时调查记录,为后世保存现时方言的实况,作为汉语史研究的资料。这些,都是所有方言研究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一些人提出的“保护方言”,或者“保卫方言”、“挽救方言”等等,如果是针对推广普通话而言的,那就没来由,令人费解,因为没有人说过推广普通话要消灭方言。 方言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我国丰富悠久的地域文化借方言传承;同乡之间、家人之间的亲和力,也常由方言维系。 方言不能消灭,实际上也消灭不了。像汉语这样分布地域如此广泛、承载着如此丰厚的地域文化的语言,即使普通话普及率达到100%,人们在掌握普通话的同时,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方言,因为推广普通话,是要求人们有能力使用普通话,并不是绝对不允许说方言。 总之,汉语方言不能也不可能消灭。 3,方言与普通话互补共荣 普通话以官话方言为基础,有广泛的地域优势,普通话还是书面语的基础,普通话的首要地位无可替代。方言向普通话靠拢是客观规律,大势不可逆转。但是普通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普通话过去吸收了方言中许多具有表现力的成分,在继续发展中仍然要不断吸收方言的营养来丰富自己。汉语规范化要及时总结,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方言是我国极为丰富的语言资源,在语言交际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邻里之间谈谈家长里短,说说方言何妨?地方戏曲,如果离开了方言,还能不能为人们接受?地方电台或电视台适当用点方言播音也无关大局,但是中央台要慎重考虑,因为面对的是全国听众。 人人都离不开语言,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不同的场合选择说普通话还是说方言。但是如果不会普通话,那就没有选择的余地,面对听不懂自己方言的听者,岂不会很尴尬?三个人在一起说话,两个同乡一味说方言,置异乡的第三者而不顾,起码很不礼貌。 建立和谐社会,要有宽容的心态,宽松的语言环境。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普通话跟方言互相补充、共同繁荣。

保护方言英语

358 评论(14)

先米团子

一种语言,尤其是方言,应该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如果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被社会发展所淘汰,那么社会加以保护也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方言代表的是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 具有民族性 不能说普及普通话 就要废

207 评论(12)

明明来干啥

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例如东北方言,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山西的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声调有极其复杂的变化。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这首先在于语言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它既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是特定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着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和成果,通常被当作构成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同时,语言作为其他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在中国,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存活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这些关于语言的文化价值的基本论点已经有不少文献论述,限于篇幅,此处不加详论,仅引述著名作家王蒙的一段生动的表述。王蒙曾说到维吾尔语是如何复杂难学而又曲折精妙,并进一步谈到对语言的见解:“真是怎么复杂怎么来呀!而它们又是那样使我倾心,使我迷恋。它们和所有的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联结在一起。……我欣赏维吾尔语的铿锵有力的发音,欣赏它的令人眉飞色舞的语调,欣赏它的独特的表达程序……一种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群,是一种生活的韵味,是一种奇妙的风光,是自然风光也是人文景观。”这段话是作家基于自己的直感而谈的,不是学术语言,但是其见解很接近我们对语言文化遗产的界定和对语言文化价值的理解。

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245 评论(14)

汉朝文帝

为什么要保护方言 拿我们东北方言为例 东北方言本身 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 比方说你这个人闲的五脊六兽的 哪四个字 屋脊上的六个野兽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腾蛇 勾陈 代表六个方位 这六个野兽趴那一天闲的没事 说你要找不到北 叫六神无主 就

319 评论(9)

一杯清茶NJ

Many people suggest that parents should listen more to their children, so they will understand them better, and find it easy to narrow the generation gap; teachers should listen more to their students, then they can meet their needs better, and place themselves in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students; students should listen more to their classmates, thus they will help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a friendship is likely to be formed.

183 评论(10)

搜奇猎怪

任何语言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活动空间。如果一种语言或方言的活动空间被压缩到超过语言生存所需的极限,那这种语言的生态就有崩溃的危险。曾几何时,部分人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政策的一个经典曲解就是——普及普通话必须压缩方言的使用,具体表现为:...

12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