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2

街头流浪泡泡
首页 > 英语培训 > 语言乐学英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超超超级棒的

已采纳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无论秉承多么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多么丰富的教学手段,使用多么尖端的教学设施,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学不好英语。这部分学生,我们称之为英语学困生。 长期以来,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要想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抓好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面对那些调皮、自卑而又自负的、倔强而又好胜的学困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和方法呢?一、深入学生内心世界,注重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并非出自本意,他们成绩差、叛逆,甚至顶撞教师,欺负同学,肯定是有原因的。教师不能因为他们的一次半次的错误而否定他,打击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师与所谓学困生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一位耐心体贴、诲人不倦、和蔼可亲的教师,肯定为学困生所尊敬,而尊敬教师的学困生往往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这一科的学习。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多给予学困生以关心和支持。如果发现他们的自信心不强,教师要主动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关心他们。有的学困生脑子反应慢,一个简单的时态讲好几遍也不明白,教师要耐心地多讲几遍,有时要想办法变成公式和顺口溜,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直到他们听懂为止。当看到学困生在抄其他同学作业时,教师不要责备,可以主动将最好学生的作业借给他们,并嘱咐他们要一抄、二读、三背,待下一节课,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困生站起来,口头做一遍,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只要我们注意多去关心爱护他们,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就容易与之沟通,从而转变其态度和观念,促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二、关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跟普通学生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他们同样希望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教师的喜爱。作为教师,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 首先是生活上的关心,教师的声声叮咛、句句关怀、嘘寒问暖,往往会打开学困生封闭的心灵,重新开启生活的大门。 其次是学习上的关心。学困生成绩不尽人意,但他们的脑瓜未必愚笨,更多的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困生在玩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习主动,提高效率。许多学困生英语成绩一旦下滑,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上课精力不集中,而且还会捣乱课堂。为了让他们逐步喜欢上英语,教师要采取由易到难,由游戏到教学的方法,尽量用难易相当的问题去提问学困生,引导他们多开口讲英语,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三、创设英语教学情境,锻炼学困生的意志 针对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锻炼他们敢于与各种诱惑作斗争,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例如:大多数学困生背单词时,只有三分钟的热血。因为他们往往是今天背了,明天又忘了。对此,我们应该明确告诉他们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忘了很正常,不忘才反常,背单词,贵在反复。教给他们记忆单词的各种方法,和他们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坚持不懈,敢于和困难作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进步。四、反复教育,多鼓励,少批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对于英语学困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说他们的发音很标准,他们的书写很规范,他们回答问题很积极,声音很响亮,等等。转化学困生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学困生的特点是容易反复,自制力差,好一阵儿,坏一阵儿,教育之后初见成效,不加教育又回到原点。“反复抓,抓反复”是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因势利导,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要用恒心、爱心去消融学困生内心的隔阂,尽可能地利用教材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充分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真正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到那时,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就大功告成了。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长期、复杂、艰巨。不但教师要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持之以恒,反复教育,而且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用爱的阳光温暖学困生的心灵,用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成长。我们坚信,他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语言乐学英语

281 评论(14)

先锋之家

乐乐刚出生的时候,当时的同事英语老师Miss Lai推荐我给孩子“磨耳朵”。啥?那是啥?我是一窍不通。

感谢她,给我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一本《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颠覆了我对语文教育的观念,明白了孩子要从婴幼儿开始进行语言启蒙,在教学上我开窍了:儿童阅读、语言学习从听开始。

产假之后我就开始在班级中大力推广课外阅读。我在 《走上海量阅读——2014年以前的阅读史》 一文中有提及。

我也开始给乐乐读绘本、讲故事,后来发现很多APP可以解放懒妈,所以把研究了一通市面所有故事APP,乐乐也养成了极好的听故事习惯。具体参见文章 《喜阅读之玩转故事 APP》 。

至于英语启蒙,听英语童谣,读英语绘本,真是旱鸭子下水,扑腾几下就不见踪影了。

去某宝贝早教机构体验,那老师喉咙已经沙哑似鹅公,音乐声音过大显得吵杂,太差了。

乐乐三岁前,我通读了《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0-6岁:从婴儿到英语》《英语,阅读是金》《英语,孩子教我学》《我陪女儿学英语:林克妈妈的亲子英语培养手记》《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志》……大概记得这些,十来本从婴儿到成人的英语学习专著,一通阅读之后,我Get到很多英语学习窍门,也淡定了,即使啥都不管,到需要的时候让他速成也不难。

乐乐三岁到六岁之间,偶尔听英文童谣读英语绘本,看英语动画,他都会拒绝,他说:我听不懂。

我也看了叽哩呱啦、伴鱼绘本,在成人看来,设置也比较有趣、合理,可是乐乐真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乐乐体验过两次外教课,一次是单对单,一次是不班课程,都是扭扭捏捏上完课。其实幼儿园也有外教上的英语课,可是三四年学习,居然一个单词都说不出来。哈哈,怪我罗,从来不看幼儿园作业。

身边也有同事朋友给孩子上Vipkids等在线课程,我觉得乐乐性格内向,词汇量几乎是零,直接上口语课估计也很难有效果。

于是,这几年几乎是干等,乐乐的英语可谓是零基础。

今年四月,期中考试去四年级监考英语,好像八成内容是听力,而且有不少坑,真要完全理解内容才不至于绕不过弯来。

我就思考,有没有那么一个软件游戏是只“磨耳朵”的?结果一下子它就在公众号里蹦出来了。

体验一次课后,我就确定给乐乐学习这个课程。

它是傻白甜操作:听音,选择图片,反馈答案。图片上连单词都没有,纯粹听力训练,连什么有趣的游戏都没有。

花那么多钱,买这么简单的教学过程?

桥唔怕旧,至紧要受。

五月、六月,乐乐就是偶尔玩20分钟,加起来大概二十多次吧。精灵岛名词学到了199关,大概掌握了六七十个单词,黄金沙滩学到了30关,懂得了词语单复数形式,有什么和做什么以及其否定句式……

现在的程度,估计三年级英语考试听力的选图题是能做对了。

整个课程包含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名词、动词、介词,基本教材和生活中接触到所有单词和句式都会训练,另外还有取材于新概念的96个小故事和绘本故事,不过故事类都建议二级课程之后再听。

据我观测,一年训练,绝对远超一般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坚持两年吧,应该能跟大学生比拼。

最重要的是,课程从幼儿园开始也可以,小学和初中再学也不迟。

儿童语言学习是先学会听,再学会说的,然后才是阅读和书写。听说读写就是这个过程。可我们从前的语言教学都是本末倒置的,最看重书写,最看轻听力训练。

我们头脑中对英语学习的印象可能是学字母、记单词、背情境对话这些。现在不是提倡什么自然拼读么?

对,自然拼读比以前的音标学习好多了。可是,一个婴儿让他直接开始学说话,不是逆天行为么!

一个单词都不懂的孩子,学英语跟说中文母语都是一样的,绕不开听力训练。 越是厚实的听力基础,说话、阅读、写作能力越是容易提升。

我们的孩子中文是母语,虽然在小学之前已经有相当长的听力期,可是听的内容并不丰富,所以仍有大批学生学习语文时感到吃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没有提供充分的听故事机会。

我是从英语学习方法倒推领悟语文教学的。为什么大力推广阅读,更鼓励阅读之前大量听故事,皆是为了丰富孩子的语言内容。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文不好,阅读吧,阅读不好,听故事吧。

按照语言发展的路线来训练,事半功倍。跳过听故事,忽视阅读,直接进行知识积累和写作训练,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行为。

在这个观念下,我才选择给乐乐这个纯粹练听的英语课程。

在大量听的基础上,乐乐会偶尔跟读,但是不太会主动说,也没关系,这只是一段语言的沉默期,积累充分后,到了timing,孩子自然会进入语言的喷发期。

所以语言教学过程要耐得住“寂寞”,同时在沉默期更要坚持不懈加强听力训练。

乐乐在开始学习这个课程时是挺感兴趣的,很快就觉得没意思了,也怪我没有怎么跟他用英语交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两个月才练了二十多次,不过还是看到很好的效果的。

任何一个课程,不只是课程本身设置,更要考验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坚持。

这个课程是包年收费的,这样设置更加督促家长不要轻易放弃。

我真不算一个勤奋的妈妈,坚持不了亲子阅读,坚持不了睡前故事,太费力的事儿,我都做不了。

我更喜欢琢磨学习的原理,研究各种软件、方法来解放自己,正确地教育,愉快地学习,事半功倍。

257 评论(12)

来去匆匆的我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浓厚的兴趣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前提,小学英语必须坚持愉悦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一、用体态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英语教学提倡任务型教学法,但更加强调“双主”作用。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如能恰当运用体态语,便能使教学更丰富、深刻。比如教师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歌谣:A cat ,a cat,Is it thin or fat?It’s fat,fat,fat…教师可以边说边做动作,让学生跟着学,如两只手五指尽量分开,放在嘴角两边,分别向两边按节拍平拉,表示小猫;手掌平放,手心向下,上下起伏,做蛇行走的动作;手掌横立起来,划出曲线表示鱼儿在游;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竖立在头顶两侧表示小兔子等等。再比如,让学生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模拟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边说边表演,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学生就会在游戏结束后仍觉得意犹未尽,他们便渴望下一次的英语学习。教师在教句型“I like this sweater/shirt/jacket /coat/scarf…”时,露出微笑,并且手指向近处,教句型“I don’t like that sweater/shirt/jacket/coat/scarf…”时,皱着眉头,并且手指远处,便能使学生觉得特别容易理解和掌握“like”“don’t like”和“this”“that”的用法。二、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实物或直观教具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或启发学生的思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Merry Christmas一课时,教师装扮成圣诞老人背着背包,用“Merry Christmas”与学生打招呼,并启发大家说“Merry Christmas”,用此问候语与同学互相打招呼;放下背包,(作出带来许多礼物的沉重状)让学生猜其中的礼物……教师本人生动、 形象的角色扮演、制作精美的教学用具和实物,将学生带到了特定的“圣诞节”情景中,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投身语言实践的积极性。在学习Go Shopping一课时,教师可创设有关购物的情景,分别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课堂就成为了小商店,购物的情景也就应运而生。一张家庭的“全家福”可以用来介绍我的家庭成员。这样的情景设计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环境,容易让他们感到学习英语的需要和英语的运用与切身生活息息相关且其乐无穷。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来创设学习情境,如在讲“Animals”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置动物的声音和动物园的场景,带领学生参观动物园。学生仔细观察动物,教师再引出句型,学生会读了以后,自己使用句型说出其他动物的特征,继而让学生通过粘贴句子,为动物园里的动物作英文简介。这一过程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新的句型。三、让学生通过短剧表演、编故事的方法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高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教师在学完每单元之后,可根据每单元涉及到的单词、句型及文化内容,精心准备一篇小短剧,组织学生分组表演,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能积极主动地表演好自己的角色,从中也巩固了所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故事,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激发学生运用英语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在每一次的story-time,我总喜欢给学生讲他们熟悉的小故事。比如《狐狸和乌鸦》,我要求学生用英语把故事情节编出来,规定时间是六分钟。随着他们的提问,我把相关的生词写在黑板上。因为他们急于把生词应用到故事中去,竟然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掌握了十多个单词,故事情节也在他们的热烈讨论中产生: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fox. He was very hungry…接下来我便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述这个小故事,然后开始放录音,并且让他们模仿录音,故事内容再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最后我便让他们以第一人称分角色复述,并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情节上的拓展。这样学生会把故事编成不同的结局、不同的背景并把它表演出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兴致盎然地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乐于接触英语,敢于用英语表达,积极与他人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7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