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B海盗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因此,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对单词的拼读拼写能力,逐步改善学生的认知策略、增强读、写技能。如果学生掌握了学习单词的技巧,见词能读,见标能拼,听音能写,那么就能大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知识,拓展视野。所谓单词拼读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按照音标注音或按照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独立拼读生词的能力。单词拼写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按照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根据单词的读音,快速、准确地拼写出该词。在英语教学中,拼写单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又是学生最感到困难、最感乏味的学习内容之一。而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基本语言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以死记硬背的方法强迫学生记单词的话,不单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会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那么如何使这些处于英语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既能初步掌握拼写单词的能力,又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呢?我在教学中尝试一下几种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 重视语音教学,尽可能要求学生发音准确。英语是拼音语言,单词的结构与其发音有较直接的联系,发音的正确与否对单词的拼写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单词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对照录音多听多读,尽量做到发音准确。教师自己更应该做到发音准确、清晰。另外,学生在模仿发音时,一开始可能出现错误,教师要理智地对待这些错误,不必有错即纠。如果一味纠错的话,学生很快就会丧失信心。最好让学生在不断的模仿过程中自我调节,自我改进,教师适当地进行诱导,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在感受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发音。二.要坚持字母教学与单词认读相结合。坚持字母教学与单词认读相结合,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字母本身的发音,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单词进行分类认读。这里所谓的分类,是指按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来归类。比如说“i”这个字母,就可分为,如bike,kite,like,ride和pig,big,pink,pick等。这样,学生在认读的过程中了解相同的字母在不同的单词中的不同发音。通过这样的启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逐步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和单词的结构之间的关系。2、尽量选用学生学过的单词。学生对已经学过的课本中的英语单词的读音比较熟悉,这既有助于学生对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的认识,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过的单词进行复习。具有一石二鸟的效果。3、选择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必须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因此,在初始阶段我们一定要选择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单词的认读领会字母的发音规律,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听音拼写单词的能力,改变死记硬背英语单词的做法。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培养学生拼写英语单词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要多动脑筋,采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手段和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在培养学生拼读单词能力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培养学生单词拼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只有将单词的读音和词形作为一个整体来掌握,只有充分利用英语单词拼写与读音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有声地学习英语,才能提高单词拼读的能力,学生学起来才会感到轻松、容易。
霏霏永远爱来来
提升英语翻译能力的具体策略1.通过词汇、语法和阅读,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英语的学习中,提高英语翻译能力,不仅要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等的学习获取英语文化知识。首先,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中西文化知识。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基本元素,掌握词汇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词汇正确的拼写和准确的发音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恰当的运用词汇和组织词汇。因此,在背诵英语词汇意思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词汇产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了解习语、谚语和成语这一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感情色彩以及指代的范畴,另外针对一些高频词汇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的话,才真正的领悟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能够正确地运用词汇。其次,利用语法知识体会中西文化知识。语法也和英语文化知识息息相关,如果掌握好语法知识可以起到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比如属于英语语法重要内容之一的情态动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情态动词的不同使用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习惯,因此在语法的学习中应该认真钻研每一个句子,甚至分析句子背后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克服语言交流中中国式英语的出现。再次,通过阅读中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知识。在英语的学习中,语言呈现的载体就是书本材料,材料的内容也往往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涉及文学作品、新闻纪实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更详细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在阅读英文文章时不能简单地分析语言的运用技巧,更要挖掘文章中的文化领域,思考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对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品味英语文化知识的社会风俗,领悟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2.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全面了解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点 英语翻译不仅涉及中西文化差异,还需要全面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知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形合和意合上。英语语言注重形合,也就是说,英语句子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连接词来完成。汉语则倾向于意合,汉语句子一般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比如,对句子“他迟到了,母亲生病了”(He didn’t come today, because his mother was ill.)很明显,汉语中表达的含义没有使用任何链接词,而在英语翻译中,需要使用because,通过连词来连接整个句子。因此,做翻译需要翻译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基础知识以及不同的语言特点。3.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实用性的翻译技巧是翻译者的好帮手。由于翻译理论和技巧都是众多翻译者通过实践总结的经验,翻译者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水平和效率。但是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之上,翻译者还要通过大量的实现验证和巩固,并总结适合自己的翻译思路,从而真正的提升翻译能力。具体的来讲,翻译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翻译实践,首先,研究对比不同的译本。很多著名的译文都是名家翻译的,此外,也会有多位译者对同一个译本进行翻译,这些都可以当作练习翻译的教材。在翻译时,先把原文翻译完再将自己的译文和参考译文进行对比,总结自己译文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训练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