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嘎嘎2222
包括英语在内,欧洲许多语言的格律诗大多起源于意大利,十四行诗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种。十四行诗原本是一种“诗节”(组成较长诗歌的格式相同的段落),但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却很早就被用来写作独立的抒情诗。严格的十四行诗由一个八行诗节和一个六行诗节组成,每行均为抑扬格、五音步诗行。需要注意的是,英诗从意大利学来的还有一种叫做“三韵诗(terzarima)”的诗节,每一诗节12行,但丁的《神曲》就是用它写成的。雪莱五首《西风颂》主要部分也用这种诗节写成,然后以一个对句结束,这样每首诗便有14行。三韵诗的韵式是“ababcbcdcded”,雪莱《西风颂》第一首就是如此,读者不难看出它是三行一“旋回”,“旋回”间且有依次导出的关系。由于交替使用了不同的音,整个诗节读起来显得有规律而又有变化,不呆板。结束每首(或者每章)的对句,意思上似乎可看作该首的“小结”,而在格律上也自成单元。对句是最简单、仅由尾韵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诗行组成的诗节,通常不单独成诗。在英国著名诗人里,大概只有18世纪的蒲柏(AlexanderPope,1688-1744)写过这种仅有两个诗行的“对句诗”,言简意赅,常常被引作“警句”。意大利十四行诗分为两段,先八后六。前八句韵牌是abba,abba。后六句有两种,cdecde,或者cdccdc。第九句不止改韵牌,很多时候题目或感觉也不一样。
小琪1128
英文诗歌也有节奏。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但有重读轻读音节之分,其节奏是通过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表现出来的。某种固定的轻重搭配叫“音步”(foot),最常见的音步类型有以下四种:(一) 抑扬格(二)扬抑格(三) 抑抑扬格(四) 扬抑抑格英文诗歌中的音步类型有十几种之多,常见者即此四种,第一种则最常见。此外诗句中也常有抑抑格(pyrrhic[/peirik]和扬扬格(spondee[/sp :ndi])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音步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上,一首诗仅用一种音步类型写,这种情况极少见,大多是以某一种为主,同时穿插其他类型。如果一首诗只含有一种音步,就会显得非常单调机械。一首诗只要是以某种类型为主的,尽管有其他类型穿插其中,也称此诗为某某格。如,以抑扬格为主要节奏写成的,就称此诗为抑扬格诗。现代兴起的一些自由诗(FREE VERSE),不受这些格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