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蓝调
维保合同 就是 维修保养合同一般涉及维修保养方和签订合同的另一方下面是我查到的一些资料:----------------------------------------维保合同的由来 对于电信设备而言,一般在签订设备合同的时候,都会包含一定时期的质保期,半年到一年。一般来说,质保期是根据设备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规定,通常的做法都是从PAC开始。先看一个电信设备项目的完整过程。目前,在电信业,流行一个概念叫作turnkey,也就是所谓的交钥匙工程。作为运营商,他们不愿意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不能带给他们直接利润的事情上作太多的参与,因此他们希望设备供应商直接提供一张可运营的网络给他们。就算不是turnkey项目,他们也希望尽量减少在项目执行过程让自己员工的参与进来。因此,通常,一个完整的网络项目会包括以下一些过程:在项目初期,设备供应商,诸如爱立信,西门子,诺基亚,摩托罗拉,北电,华为和中兴等,都会进行市场引导。由市场人员与局方的计划部门或者战略规划部门等进行沟通,游说。而一般来说,任何一个运营商都不愿意让一家设备供应商独家供货,这样,风险太大。一个是一旦存在某种设备故障,则可能全网瘫痪,另外一个是,如果这家企业存在问题,将直接导致运营商难以自拔。因此局方会进行公开招标。在此之前,vendor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初步的工程勘查,详细的网络设计和规划,因为标书中涉及到的文档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举例如下:1. Table of Content & Exum2. Cover Letter3. Non Disclosure Agreement4. General Response5. Technical Response6. Partnership & Commercial Response7.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Response首先局方会有自己的相关部门制作标书,其中包括一些运营商认为必须满足的一些条款和希望满足的条款,那么设备供应商必须买标书,而标书的价格也不便宜,有的单独一份标书的价格就高达10万美元以上。购买标书的Vendor(电信设备供应商)需要对所有条款进行应答,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而目前的竞争异常激烈,除非一些极端的条款,一般都会选择全部同意,否则很有可能在应标阶段就失去了机会。Vendor一般会组织售前技术支持人员、商务人员、法律人员等认真阅读标书相应章节,过多的承诺,则又可能掉进Operator(电信运营商)设置的陷进中。当所有Vendor应答完标书并提交给operator后,operator就会组织所有购买标书的vendor进行评标,也就是对要求每个vendor对其应答的标书进行宣讲,然后局方会拷问很多问题,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完成这个阶段以后,就是宣布谁中标了。一种方式是组织所有vendor到一个地方(通常是一个宾馆)进行封闭,所有参与人员在此期间不得离开封闭的场所(例如宾馆),然后局方会组织一轮又一轮的单独询价,砍价,直到局方满意为止。最后会宣布中标结果。这是用的比较多的洽谈的方式。另外一种方式是电子竞标,英文为e-aution。这种方式是所有vendor最头疼,因为谁也不知道对家究竟出了什么价,因为洽谈的方式,毕竟有一个过程,互相总是能得到一些信息,而电子竞标所有vendor同时进行,同时出价,一旦判断失误,将全盘皆输。有些operator就非常喜欢这种方式。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标前的很多工作往往又受限于时间和人力资源,因此参与投标的市场人员,售前技术支持人员,商务技术人员等,经常都会熬通宵,有时候在一些重大的项目上,甚至于领导也会亲自参与进来,以保证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宣标之后,接下来就要签订合同了。而电信合同设计到方方面面,尤其复杂,有些由于跨国运营商的关系,还会涉及到多个国家,多个地区,牵涉到不同的法律,不同的文化背景等等。这里我就不罗嗦了,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一个完整的合同会包括以下部分。我对其中几个作一个简单解释。1. Executive Summary2. SOC(statement of compliance)3. BoQ(Bill of quantity)4. System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这个文档其实展示了一个vendor的水平,vendor水平高,设计出来的网络就必然存在天生的优势,而且从网络设计中会节省出很多费用。举一个例子,同样是铁塔,如果一个厂家设计为40米高,而另外一个厂家设计为35米,但是同样都能达到要求。毫无疑问,后一个厂家就节省了很多费用。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但是实际项目中还存在非常多的因素。5.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Proposal。KPI指标,对于新兴的运营商,可能会跟vendor一起讨论来制定,而一些有经验的operator都会自己制定KPI,让vendor来满足他们的要求6. 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也是现在不亚于MBA的一个热门,而电信项目尤其复杂,甚至可能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如果项目执行不利,将不仅给供应商带来高昂的费用,也直接影响运营商的商用计划。市场机会一旦没有把握住,运营商有可能就陷入财务危机。因此,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对项目经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和黄就要对项目经理进行面试,如果供应商提供的项目经理过不了和黄的面试,有可能就直接丢单。7. Installation, Test and Commissioning Procedures8. Project Reference。这个文档要求供应商提供当前在网运行的设备信息,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运营商也不会轻易选择这个供应商。9. Supporting Brochures10. Training Plan for System Operator11. Attachments合同签订后,就是项目实施了。供应商就要开始组织仔细的工程勘查,排产,然后发货。有些运营商可能还要求厂验。由于是国际合同,必要存在清关,海运(或者空运)等阶段。接下来是分货,内陆运输到站点。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合同条款需要注意,就是交货地点,在terms2000里面有很多术语,例如DDP,DDU等,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了,当然一般是越往谁近,越对谁有利。而付款部分又会涉及到详细的付款条件和付款方式,其中用得很多的是信用证。如果采用信用证,将至少设计到四家银行。看起来都已经很复杂了。在项目实施阶段,供应商首先会跟局方有一个项目启动会,实际上包括两个会议,一个是DRM,一个是kick off,但一些小项目可能就合而为一了。在这个会议上,双方会定下相关负责人,工作界面,责任矩阵,里程碑等等。设备到货后,根据合同条款,可能是供应商清关,也可能是运营商清关,然后是项目所在地的国内运输,把货送到相应站点。在清关的同时,或者在清关之前,供应商需要和运营商一起做RFI(Ready for Installation),也就是安装环境检查。通常要做两次,以确保交流电、UPS、传输等相应资源的准备情况。接下来就是工程安装调试阶段。按顺序包括开箱验货,硬件安装,设备上电,软件安装和调试,设备联调, RFS(ready for service),设备试运行,设备初验(PAT),运营商签发初验证书(PAC),设备进入合同维护期,一般为6个月(视合同条款而定)。目前很多供应商都把工程安装给外包了,因此工程安装可能是供应商的分包商来做,那么就存在分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验收,这就是ATP,而此过程一般发生硬件安装完毕的时候。当然有些供应商可能把软件调试也外包了,那么相应的时间就推迟了。接下来局方做设备终验(FAT),终验达到要求,运营商将签发终验证书(FAC)。到此时,设备进入质保期(长短视合同而定),供应商在质保期间,安装合同的SLA和责任矩阵提供相应的服务。质保期完毕,就自动进入维保合同阶段。通常,运营商都会采购供应商的维保服务,但是其中的相应服务条款,包括责任矩阵,工作界面和服务等级,都会有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谈判过程,尤其是新兴运营商。维保服务合同大概就是这样产生的,既存在着它的必然性,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万达集团乔梦云
一、物流部仓储管理组职责
(1)负责公司物资仓储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
(2)负责公司其他部门物资仓储的业务指导。
(3)负责同公司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供应商沟通与协调。
二、物流部管库员职责
(1)负责公司物资仓储的管理。
(2)负责物流部物资的入库、出库、保管保养,仓储过程的安全管理。
仓储物流(Warehousing Logistics),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传统的仓储定义是从物资储备的角度给出的。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
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它表示一项活动或一个过程,在英文中对应的词是“warehousing”,是以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为目的。
在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运用现代技术对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动。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仓储有以下五个基本内涵:
一、物流活动
仓储首先是一项物流活动,或者说物流活动是仓储的本质属性。仓储不是生产、不是交易,而是为生产与交易服务的物流活动中的一项。这表明仓储只是物流活动之一,物流还有其它活动,仓储应该融于整个物流系统之中,应该与其它物流活动相联系、相配合。这一点与过去的“仓库管理”是有重大区别的。
二、仓储活动
仓储活动、或者说仓储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进出、库存、分拣、包装、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六个方面,其中,物品的出入库与在库管理可以说是仓储的最基本的活动,也是传统仓储的基本功能,只不过管理手段与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物品的分拣与包装,过去也是有的,只不过更普遍、更深入、更精细,甚至已经与物品的出入库及在库管理相结合、共同构成现代仓储的基本功能。
之所以将“配送”作为仓储活动、作为仓储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因为配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输,而是仓储的自然延伸,是仓库发展为配送中心的内存要求,如果没有配送,仓储也就仍然是孤立的仓库。
至于信息处理,已经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普遍现象,当然也应是仓储活动的内容之 一,离开了信息处理,也就不成其为现代仓储了。
三、仓储目的
仓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这与过去仅仅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有重大区别。谁委托、谁提出需求,谁就是客户。
客户可能是上游的生产者、可能是下游的零售业者,也可能是企业内部,但仓储不能仅仅满足直接“客户”的需求,也应满足“间接”客户即客户的客户需求;仓储应该融入到供应链上下游之中,根据供应链的整体需求确立仓储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功能。
四、仓储条件
仓储的条件是特定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与现代技术。说“特定”,是因为各个企业的供应链是特定的,仓储的场所当然也是特定的;有形的场所当然就是指仓库、货场或储罐等,现代经济背景下,仓储也可以在虚拟的空间进行,也需要许多现代技术的支撑,离开了现代仓储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技术,也就没有现代仓储。
五、仓储方法
仓储的方法与水平体现在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方面。计划、执行和控制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内涵,科学、合理、精细的仓储当然离不开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
扩展资料:
仓储物流管理办法
一、仓储的功能
调节、检验、集散、加工、配送。
二、仓储活动的意义
仓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得必要条件(克服生产和消费地理上的分离,衔接生产和消费时间上的背离,调节生产和消费方式上的差别)合理使用并保持商品原有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加快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
三、仓储管理基本原则: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服务。
四、物流企业对仓储管理的要求:
1、合理调度仓储的运作,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动态反应。
2、仓库配备先进的物流软件和硬件设施,包括立体货架,自动分拣系统。条码管理系统及流通加工设备等。
3、仓储管理方式应能适应不同客户需求。
4、在搞好仓储基本业务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分拣,配货和包装等工作,为客户提高个性化服务。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包括搞好库存控制和提高流通加工的能力。
五、流通企业对仓储管理的要求:
1、搞好商品的接运。
2、搞好商品数量和外观质量的验收。
3、分区分类和专仓专储。
4、高效包装加工作业和准确发货和及时发运。
六、仓储管理技术作业流程:
卸车,检验,整理入库,保管保养,检出和集中,出库和发运,装车。
1、入库阶段:接运和交接(接收准备,审核凭证,监督卸货,初验合格内部交接,不合格待处理),验收(进行商品和外观,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在送检),待检(合格处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则隔离),办理入库手续(记账和立卡并进行系统维护)
2、商品保管保养阶段:货位规划,分类堆码,保管保养,盘点检查。
3、商品出库阶段:出库准备,审核凭证,备货,包装,复核,点交发货。
七、仓储在物流中的作用
整合运输和配载,分拣和组合产品,流通加工,平衡生产和保证供货,存货控制
八、仓储在物流增值服务的功能
优质的物流管理不仅可以满足销售商品的需要,降低成本,更应该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服务,以提高商品销售收益。商品销售的增值主要来源商品的质量的提高,功能的扩展,及时性的时间价值,削峰平谷的市场价值,个性化服务的增值。
九、仓库结构
1、平房建筑和多层建筑.
2、库房出入口和通道 宽度和高度最低限度达到4M、铲车必须达到2.5-3.5M,大型货车通道大于3M,叉车达到2M。立柱间隔:通常7M的间隔较合适。适合两辆大型货车3辆小型货车。因托盘的种类规格不同,适合标准托盘6个为间隔。
天花板高度最低5-6M。地面:地面承载力必须根据承载物品种类或堆码高度具体计算,普通仓库地面承载为3 T/平方米。低地面比基础地面高出20-30cm高地面大货车为1.2-1.3m铁路货车站台为1.6m 。
十、库区的分区规划
按商品种类和性质分:分类同区存储和单一商品专仓专储按商品发放方式进行分区分类,按商品危险性质分区分类。
十一、货位规划管理
十二、货位布置方式
横列式,纵列式,混合式。
十三、货位编号
库房编号,货场货位编号,货架货位编号,仓间走支道及段位编号。
十四、仓库设备
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存货用具,计量设备,养护设备,通风保暖照明设备,消防安全设备 劳动防护设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仓储物流
狂想妄想不想
仓储物流部部门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
二、负责所辖仓(垛)及其附属设施、计量器具的管理及安全,正确使用,无责任事故。
三、巩固和发展“四无”粮仓,常年保持储粮100%“四无”。
四、严格执行库存管理办法,确保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
五、执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落实粮食仓储制度,全面、认真、细致、彻底地检查粮情,准确掌握粮情变化,及时消灭隐患,确保所辖粮食的安全储藏。
六、正确使用和维护微机测温系统,准确及时提供各仓检测数据。
七、合理安排粮食出、入仓(垛)作业。严格按照出入库业务流程进行单据传递,及时核对数量,核报保管损溢。
八、大力开展科技储粮活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储粮技术,使科学储粮率达到95%以上。
九、组织业务学习,开展技术攻关,进行储粮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
十、负责本部门粮食、仓(垛)的档案管理。
十一、保持本部门卫生区的清洁。
十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进行量化考核,不断加强仓储队伍建设。
十三、围绕部门及公司阶段性中心工作,精心组织本部门员工,主动加强与其它部门的协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扩展资料
仓储目的
仓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这与过去仅仅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有重大区别。谁委托、谁提出需求,谁就是客户;客户可能是上游的生产者、可能是下游的零售业者,也可能是企业内部,但仓储不能仅仅满足直接“客户”的需求,也应满足“间接”客户即客户的客户需求;仓储应该融入到供应链上下游之中,根据供应链的整体需求确立仓储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功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仓储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