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1

A+黎明前的黑暗
首页 > 英语培训 > 躁郁英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微雨燕双飞1988

已采纳

躁郁症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同义词。双相情感障碍(又称钟摆病),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中文名:双相情感障碍外文名:bipolar disorder,BP别名:躁郁症英文别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双向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是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也称双相心境(情感)障碍,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双相障碍发病以后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和抑郁交替或循环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同时出现。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见:抑郁症;轻躁狂;躁狂。

躁郁英文

126 评论(9)

穿风衣的猫2012

The more expectation, the more disappointment.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是很典型的the more……, the more……的句型。用expectation应该比hope好一点,表示主观期望。hope表示客观的希望多一些。How much hope you give,how much disappointment you receive .这个有点中国式英语了。

212 评论(14)

枫中落叶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英文:the bigger expectation, the bigger disappointment

disappointment 读法 英 [dɪsə'pɒɪntm(ə)nt]  美 [,dɪsə'pɔɪntmənt]

n. 失望;沮丧

短语:

Big Disappointment 大失所望

例句:

1、For many, their long-awaited homecoming was a bitter disappointment.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期盼已久的返乡成了一件令人伤心失望的事。

2、Despite winning the title, their last campaign ended in great disappointment.

尽管得了冠军,他们最后一场比赛却在极度失望中完结。

一、disappointment的词义辨析:

disappointment, despair, desperation, depression这组词都有“绝望、沮丧”的意思,其区别是:

1、disappointment 多指愿望或期望的落空。

2、despair 普通用词,指因灾难等因素而丧失希望和信心,陷入沮丧,绝望的境地。

3、desperation 语气强烈,指因绝望而使人采取无所顾忌的疯狂行动。

4、depression 侧重指因遭受重大失利或挫折而产生的低落情绪。

二、disappointment的近义词:depression

depression 读法 英 [dɪ'preʃ(ə)n]  美 [dɪ'prɛʃən]

n. 沮丧;忧愁;抑郁症;洼地;不景气;低气压区

短语:

1、tropical depression 热带低气压;热带气旋

2、freezing point depression 冰点降低

3、manic depression 躁郁症,躁狂抑郁状态

4、depression area 沉降区

5、prosperity and depression 繁荣与萧条

267 评论(14)

一个人淋着雨

the stronger your wish(hope or desire) is ,the stronger disappiontment you'll get 就是那个 wish(hope or desire) 自己根据语境选吧我本人认为 desire 比较好

185 评论(12)

我知道你会

躁郁症 ,又名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P),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百度百科)如果把躁郁症当作抑郁症,那么就是对两者的误解了。躁郁症患者不仅有与抑郁症患者相同的“抑郁发作”的症状,还有“躁狂发作”的症状,患者会时不时地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症状,甚至会混合发作。 抑郁发作时,会出现同抑郁者患者同样的症状,情绪低落、自我否定、有自杀倾向;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难以与他人相处、丧失生活期望;嗜睡、食欲降低。 躁狂发作时,与抑郁发作时判若两人,情绪高涨、乐观热情、积极向上;思维敏捷、创造力十足,激发天赋;言语变多、喜好分享,对生活充满希望;睡眠少但精力充沛,有时易怒。 而在两种症状的间歇期,患者恢复平静稳定,成为一个正常人。 两种极端的症状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患者的情感就像“冰与火”的跷跷板,时而抑郁,时而躁狂,少有平静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于2018年11月9日在日本上映,关根光才导演,趣里、菅田将晖主演,豆瓣评分7.4。 电影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中的宁子就是躁郁症患者,与男友同居三年的她被病症困扰,嗜睡使其难以迈出家门,只能依赖男友津奈木,但情绪不稳定的她,对男友充满了抱怨和不满。 宁子找到一份兼职工作,决定改变的她充满了对生活的期望和对旁人的感激,但又突然陷入了痛苦与悲伤之中,哭泣着逃走。 男友追上了宁子,逐渐恢复平静的两人相拥而泣。《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改编自荣获希子获芥川奖和三岛由纪夫奖双提名的同名恋爱小说,聚焦于躁郁症患者宁子与男友的生活,但影片没有过多强调“躁郁症”,不期望观众把影片当作“病人”的生活纪实, 而是讲述躁郁的人的故事,讲述在压抑社会中挣扎的故事。 宁子躺在床上艰难的睁开眼,她和电话那头的姐姐问早,尽管此时已是下午4点。房间里衣服、食物等物品杂乱的摆放着,宁子的生活也杂乱无章、毫无目的,而睡觉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  “抑郁”伴随着宁子大多数时间,根本无法正常生活,嗜睡、不出门、不工作、挑剔男友、因跳闸暴躁、想给男友做饭的她备受打击只能坐在地上哭泣、打工时甚至端不好盘子... 我们不能责备宁子不坚强,因为在疾病面前,谁都有可能被轻易击败。 光是活下去就已经耗费了绝大部分的精力,即使拼尽全力也难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在这样的处境下,光靠坚强是远远不够的。 按着小说原作者与影片导演的本意,我们可以将“抑郁”时的宁子扩散到每个在社会中苦苦支撑的人。 宁子的男友津奈木原本想成为作家,却意外在报社报道“情色八卦新闻”,同事早些的报道还害女明星自杀,就连揭露奥运会腐败真相的新闻也被上司压下来,当现实与理想越来越远,津奈木在每日加班的忙碌中,也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乐趣。 “我受不了了,我果然做不到啊,我真的好累啊,光是活着就心力交瘁了。” 津奈木吐露了自己在努力过后的无可奈何,也道出了生活重压下人们的百般无奈。现在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脆弱,未赶上的早班车、失手掉到地上的手机、领导否决掉的策划案,都能够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倒不是因为我们太脆弱,而是压力太大。 津奈木喜欢上宁子的那天晚上,宁子的头撞破了,鲜血直流的她却选择奔跑,在夜色的衬托下,随风起伏翻动的蓝色裙摆格外吸引人。 当“躁狂”占据宁子的生活时,生活中处处是乐趣,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津奈木的前女友百般刁难,为其强行找了个兼职时,宁子没有恼怒,而是将其当作新生的机会;当老板、老板娘把宁子当成家人时,她的兴奋与幸福溢于言表,喋喋不休地将自己的秘密抖出... 宁子充满干劲与期望的样子,像极了有时候的我们, 在淋浴喷头下,接受最神圣的洗礼,想要一次性与过去浑浑噩噩的自己道别;为了明天的工作,定了几个闹钟提醒自己早起;在得到同事一点点的鼓励后,工作时也忘记了辛苦;老板的一句“当作自己的亲人”,已经足以将自己全盘托出...“躁狂”宁子像是一面镜子,清清楚楚的照亮每个初入社会的人,每个怀揣期望与梦想的人。 在报社报道“情色八卦新闻”的津奈木曾经想要成为作家,而漫画家是同事最初的梦想,但不可否定的是,他们都曾做好了准备,也都为理想拼尽全力。 最终实现梦想的人好像都是“天才”,但他们也是“疯子”。 梵高、贝多芬、舒曼尼采、歌德这些人,大概就是所谓的“左手疯子,右手天才”。“躁狂”所带来的灵感、动能、创造力足以支撑人们完成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但高亢兴奋的状态伴随着迅速大量的消耗,大部分人都未曾达到梦想的彼岸。影片最后,丢掉工作的津奈木与痛哭逃走的宁子在天台相遇,在两人将自己最深处的秘密都吐露后,也都恢复了平静,相互依偎着,也相互依靠着。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开,可我一辈子都无法和自己分开。” 津奈木是个无趣的人,对于宁子更多的是“无趣”的应和和顺从,不曾进一步的询问宁子抑郁或躁狂的理由。宁子迫切地想要津奈木了解自己,但也不想再拖累对方,但在津奈木说出,封闭的自己喜欢宁子的勇敢、向前奔跑时,两人也逐渐归于平静,相互陪伴已经是两人对彼此最好的爱。 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开一个人,那就是自己,与其说宁子想通过津奈木的了解而得到认可,倒不如说,宁子想要与并不那么好的自己和解,与有些累赘的自己和解。 宁子没有到医院确诊过病情,“抑郁”也只是从她的口中说出,在周围人眼中,她只是拖累男友的“废物”,是在侮辱努力辛勤工作的人;“躁狂”在一些时候给了宁子生活的期望,她也兴致勃勃地努力过,也感谢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她一次次在挣扎中醒来,在一次次懦弱中勇敢,在两种极端情况反复的折磨下,宁子也终于探得了平静的奥秘,也终于可以体会“正常”所带来的安逸。 “抑郁”和“躁狂”是一个人极端的两面,但“平静”下来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不会因为生活中遇到的挫折而头也不回地走向低迷,也不会因为对梦想盲目的追求而过度消耗自己,保持“冰与火”跷跷板的平衡,在生活的两个极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维度。 意气风发的少年充满理想、斗志昂扬,但压抑的现实,让其逐渐冷静,并不得不向生活低头,向现有的生存法则顺从,在背离理想与压抑现实的双重压力下,深陷郁郁寡欢。 正如本片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这是讲述躁郁的人的故事,是在压抑社会中挣扎的故事。 他发现震后日本社会趋向“顺从化”,大家相互依偎维持着一种”和谐“的秩序携手共进,好像只有这么做才能活下去,而恰恰相反,导演意识到必须跳脱这种“常规”,去质疑,社会和人才能前进,而宁子就是这样的人。影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里是@哇噻电影,在这里,看电影,品生活。 写作不易,辛苦读者朋友点个关注,点个赞!

15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