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磨牙
1、改变粉尘治理方法,从除尘到抑尘,从有组织到无组织。
2、从除尘到抑尘。
抑尘技术从源头治理,抑尘就是抑制粉尘,从源头抑制粉尘的发生,那么就自然而然地省却了粉尘发生后再来“除尘”的这一过程,这个理念来源于柏美迪康。
3、从有组织到无组织。
有组织排放多存在于建设较为完善、规范的作业现场;无组织排放则在我国大气排放污染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所以我们要转变治理方式,无组织治理可以采用现BME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湿式收尘技术、BME无组织排放技术等。
5、加大对资源的节约和宣传保护,引导身边的每一个人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每个人都为环保做出一份贡献,这样能量聚集起来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扩展资料: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吃出新味来
在我国,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133.32 Pa、常压下沸点在50~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固体或液体。VOC的定义分为二类,一类是普通意义上的VOC定义,只说明什么是挥发性有机物,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是挥发性有机物;另一类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也就是说,是活泼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非常明显,从环保意义上说,挥发和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这两点是十分重要的。不挥发或不参加大气光化学反应就不构成危害。这也就是欧洲将溶剂按光化臭氧产生潜力来分类的原因。根据WHO定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指在常压下,沸点50℃—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VOC按其化学结构,可以进一步分为:烷类、芳烃类、酯类、醛类和其他等。目前已鉴定出的有300多种。最常见的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三氯乙烷、二异氰酸酯(TDI)、二异氰甲苯酯等。甲醛也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但甲醛易溶于水,与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所不同,室内来源广泛,释放浓度也高。因此,常把甲醛与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别阐述。除甲醛以外,绝大多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般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室内它们各自的浓度往往不是很高,但是若干个VOC共同存在于室内空气中时,其联合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它们种类多,单个组分的浓度低,常用于TVOC表示室内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量的。TVOC是衡量建筑物内装饰装修和家具等室内用品。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室内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来源与室内甲醛类似,且更为广泛,主要来源有:1、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和生活及办公用品。例如:有机溶剂、油漆、及含水涂料;2、家用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人体排泄物;3、室外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等;影响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的主要因素影响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室内温度、相对湿度、材料的装载度、换气次数(室内空气流通量)等因素有关。
michelle850322
粉尘排放种类一般分为: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所谓无组织排放即凡不通过烟囱或排气系统而泄漏烟尘生产性粉尘和其他有害污染物均称为无组织,反之称之由组织排放。至于治理方法 要看 是什么种类的粉尘吧,一般金属粉尘,其比重大,可以自然下降,收集起来当做一般固废处理。若是其余的粉尘,在污染工位上设置一个集气罩,通过专用管道向楼顶高空排放,或者是买个吸尘器,在其岗位上放置收集。
luanqiqing
粉尘(Dust)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粉尘的种类——
根据大气中粉尘微粒的大小可分为:
根据专业术语:
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粉尘的治理——工业粉尘:一方面是改进工艺,减少工业粉尘产生量,另一方面就是增加粉尘收集效率。
1) 喷雾降尘系统
2) 转载点抑尘方案
3) 智能无尘装载系统
4) 喷雾装置/雾化炮
终极尐壊疍
1。粉尘排放分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种方式2治理方法生物纳膜抑尘方法。生物纳膜抑尘技术,又称生物纳米抑尘技术,是一种优于布袋除尘、密闭除尘、喷水除尘等传统技术的新型工业粉尘治理方式,在海外已有不同的应用。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多省市的工业及矿山企业中也开始逐步应用。生物纳膜抑尘技术是在源头抑制粉尘产生,通过生物纳膜抑尘机,生成精确配比的生物纳膜,喷附于物料之上,通过生物纳膜的吸附性,将小颗粒粉尘团聚成大颗粒,使其自重增加而不能飘散在空中形成粉尘。生物纳膜抑尘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有组织及无组织粉尘,除尘率可到95%以上,效果稳定。生物纳膜制剂不影响成品料品质且对环境无二次污染。除此之外,生物纳膜抑尘技术还能有效防治PM2.5、PM10细颗粒物污染。方法三:喷雾除尘方法 喷雾除尘是除尘技术领域一种传统的湿式除尘方式。传统喷雾除尘,是用雾作为除尘的介质,通过传统喷雾喷嘴形成水雾,包裹物料,达到除尘的效果。喷雾除尘在矿山、采石场、钢铁厂等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有一定的除尘效果,但该技术的弊端是会弄湿物料,影响成品质量,而且湿的物料会黏粘,对生产设备会造成较大磨损,此外还会产生水污染,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喷雾除尘表面上见效较快、花费少,但综合使用成本和管理成本以及对环境的破坏,这种除尘方式的代价是很高的。近年来传统喷雾除尘也开始逐渐被云雾抑尘技术所取代。方法四:云雾抑尘方法云雾抑尘技术是通过高压离子雾化和超声波雾化等技术,产生1μm~100μm的超细云雾;超细云雾颗粒细密,可充分增加与粉尘颗粒的接触面积。云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云雾抑尘技术所产生的云雾颗粒,30%~40%粒径在2.5μm以下,对大气细微颗粒污染的防治效果明显。由于云雾颗粒极细,对粉尘的吸附性好,大幅提高除尘效率,且不会沾湿物料,避开了传统喷雾技术的弊端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