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pengzhen
韦奇伍德波特兰瓶-大英博物馆藏1790由于乔赛亚·韦奇伍德在陶瓷工艺领域杰出的成就与贡献,也由于韦奇伍德陶瓷精致的品质、高贵的皇家气派、优美雅致的古典主义艺术风格,乔赛亚·韦奇伍德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工业革命的伟大领袖之一”。英国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小镇与韦奇伍德博物馆韦奇伍德博物馆英国伦敦西北部有一个叫特伦特河畔斯托克(Stoke-on-Trent)的小镇,是英国也是欧洲最重要的陶瓷历史名镇。小镇的街道两边都是带有褐色砖瓦的建筑,陶瓷相关的标志随处可见。小镇的火车站被漆成红色,墙壁上装饰着几幅陶瓷壁画。被誉为“英国陶瓷之父”的韦奇伍德先生的铜像面朝着火车站的出入口,韦奇伍德博物馆就座落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英国工业革命对陶瓷工艺的影响1760年代,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是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时代的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引发了一系列生产技术革命,机器生产替代了手工劳动,使得产品加工得到规模化、批量化的飞跃。蒸汽机、煤炭和铁钢的运用成为工业革命的几个关键词。工业革命首先影响了整个欧洲,19世纪传至北美地区。韦奇伍德铜像乔赛亚·韦奇伍德(Josiah Wedgwood, 1730-1795)出生于英国陶工世家,童年失去父亲,与兄长一起在父辈留下的陶瓷作坊打工。1759年,韦奇伍德在斯塔福德郡创办了自己的陶瓷作坊,并以“韦奇伍德”作为陶瓷品牌。他首先研制了一种以铅釉装饰的米色陶器,与当时流行的锡釉陶器相比,米色陶器质地精致,坯体轻巧,成本低廉,被认为是当时英国最佳的陶器餐具。韦奇伍德瓷盘-华尔街与教堂1765年,韦奇伍德的米色陶瓷被英国夏洛蒂王后选用,韦奇伍德陶瓷因此获准称为“王后御用陶瓷”( Queen’s Ware )。1774年,韦奇伍德工厂为俄国女皇卡特琳娜制作了一组952件套米白色陶瓷餐具,这套陶器上绘制了1244幅英国风景。韦奇伍德陶瓷制品由此获得了相当声誉,法国和德国等国许多陶瓷作坊纷纷效仿韦奇伍德的米白色陶瓷。韦奇伍德瓷盘-乔治堡与纽约韦奇伍德不仅是陶瓷工艺领域的开拓者,还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企业家。17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大环境带来了各行业技术发明的气氛与环境。在此期间,英国陶瓷产业领域发生了多项技术革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印刷转移纸和石膏模具的发明及运用。印刷转移纸替代了传统手工彩绘,石膏模具的批量生产模式替代了传统手工制作,白皙透明的骨质瓷也在此时诞生。韦奇伍德陶瓷产品融入了各种陶瓷新工艺。印刷转移纸(Decal,又称贴花纸,或花纸)是一种用陶瓷颜料印制的图案纸,主要用于陶瓷表面的印刷图案转移装饰工艺。这些陶瓷材料印刷的图案转移到陶瓷坯体上再次烧制或烘烤以后颜色可以永不脱落。韦奇伍德浅绿色茶壶碧玉炻器无论青铜制造还是陶器制作,早期的模具都是使用粘土烧制的,又称“陶范”。石膏模具的优点在于精致细腻。石膏与水搅拌以后成为液体,可以流入绝大部分空隙,将十分细小的凹凸面复制出来。此外,石膏模具可以吸水。将陶瓷粘土配制成液体状注入石膏模具,约20分钟以后,粘土中的水分被石膏吸收,液态的粘土就成了固态的陶瓷坯体。韦奇伍德的陶瓷产业融入各项技术革新,企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品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特色产品就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碧玉细炻器。风靡全球两百年——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碧玉细炻器18世纪中期意大利庞贝城的发现在全欧洲激荡起复古高潮。作为一个艺术流派,新古典主义首先兴起于罗马。法国作为罗马-拉丁民族的继承人为恢复罗马帝国而心醉神迷,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新兴资产阶级极力推崇的偶像。新古典主义艺术家们在风格与题材上全面模仿古代艺术,提倡恢复古希腊艺术的朴素、庄严。新古典主义在首饰、家居、建筑等装饰与设计领域形成一种流行的艺术运动,并成为欧洲家居艺术的重要分支。新古典主义崇尚古典精神,具有严整、高贵、酷爱秩序的风格。在艺术创作领域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逐渐影响了整个欧洲,新古典主义艺术思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期。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深蓝色波特兰瓶新古典主义为韦奇伍德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韦奇伍德的陶瓷艺术设计师们直接在古希腊彩绘陶器与罗马雕刻领域中吸收了大量元素。1770年中期,威廉·汉密尔顿爵士从罗马带回一件名为“波特兰”(Portland)的墨蓝色宝石玻璃制品。这件波特兰瓶出自公元一世纪前期,据说主题为希腊英雄阿基里斯父母珀琉斯与西蒂丝的婚礼。韦奇伍德倾注了多年的潜心研究,以黑色陶瓷器物上黏贴着白色人物浮雕的装饰手法,花了十多年时间终于成功地以陶瓷工艺复制了这一世界著名的艺术品。这种无釉、质地细腻而坚硬的陶瓷,硬度与烧成温度均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被称为“碧玉细炻器”(Jasperware)。“波特兰”也成为碧玉细炻器的代表作品。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首先在材质上有所突破。炻器(Stoneware)又称高温陶,是一种介于低温陶器与高温瓷器之间的陶瓷材质,烧成温度一般在 1180-1280 摄氏度之间,宜兴紫砂也属于一种炻器。德国与日本均盛产炻器,但是之前的炻器一般质地都比较粗犷。韦奇伍德的细炻器开始以绿色为主,如同玉器一般珍贵,因此有碧玉细炻器的名称。韦奇伍德-残片断面展示韦奇伍德聘用了著名的雕刻家约翰·弗拉克斯曼(John Flaxman,1755-1826)专门为他制作各种仿古希腊、罗马与埃及的浮雕人物雕像及植物图案,并通过石膏模具翻制成白色的浮雕装饰,然后黏贴在染有色泽的坯体上。此外,他还聘用过著名画家乔斯夫·怀特(Joseph Wright, 1734-1797)、乔治·斯多比斯(George Stubbs, 1724-1806)为他设计陶瓷产品。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心形人物浅蓝盖罐碧玉细炻器产品主要是模仿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样式,款式兼有匾章、瓷板、胸像、首饰盒和各种花瓶等实用性器皿。白色的小巧精致的浮雕装饰与不同色泽器物背景相互衬托,十分高雅,洋溢着浓重的古典主义风格。这些碧玉细炻器艺术品迅速成为当时欧洲无数王公贵族追逐的收藏品。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浅紫色双耳盖瓶韦奇伍德的碧玉细炻器产品逐渐开发了淡蓝、深蓝、豆绿、黑色、米黄、粉红、绛紫等许多不同的颜色,其中最有名、最典型的是淡蓝色,被称为韦奇伍德蓝,而最珍贵的是绛紫,其烧制难度最高。韦奇伍德的辉煌与没落乔赛亚·韦奇伍德过世以后,在韦奇伍德家族的努力之下韦奇伍德产品始终保持着世界陶瓷品牌的领先地位。200多年来,英国韦奇伍德瓷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跨国公司与陶瓷业界的顶级品牌公司之一。从美国总统的白宫盛宴到英国女王加冕典礼,韦奇伍德骨瓷餐具曾经多次成为国际重大活动的见证者。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圆形浮雕人物粉红盖罐1986年,韦奇伍德与爱尔兰盛产水晶玻璃的Waterford 合并,成立了沃特福德-韦奇伍德(Waterford-Wedgwood)。2009年1月5日,在全球化浪潮与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这一拥有250年历史的世界名牌陶瓷企业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一蹶不振,并宣布破产,颇为可惜。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鉴赏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并非古玩市场的稀有品种,但是,真正大件的器物还是较为少见的。韦奇伍德产品的常见底款就是两条压印“Wedgwood”和“England”。由于韦奇伍德的产品主要通过石膏模具加工,同一模具可能在不同年代使用,因此有时候为产品的制作年代判断带来困难。韦奇伍德波特兰深蓝双把炻瓶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最重要的工艺特征就是在各种不同色泽的坯体上添加黏贴精致、薄片状的白色浮雕,因此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的坯体颜色一定是延伸到白色浅浮雕下面,在浮雕的细薄部位可以看到底色的渗透。一些低劣仿品采用注浆一次成型,将浮雕纹样的周边涂成蓝色、绿色或其他颜色。这类仿制品浮雕下方不会有其他色泽的透露,除表面染色以外,浮雕下面均为白色。韦奇伍德深红色浮雕人物执壶判断碧玉细炻器类陶瓷首先是观察器物整体及浮雕纹样的品质优劣。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的产品工艺精致,浮雕图案纹样清晰、起伏有致。碧玉细炻器工艺广泛流传,碧玉细炻器曾经被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许多陶瓷工厂仿制,仿制品良莠不齐。
lostangelus
据其描述,我查找了有关瓷款资料,认为像位于英国斯塔福德郡汉雷镇的JOHNSON BROS有限公司的产品。该公司建于1883年,现已归入英国著名的韦奇伍德公司。这家瓷器公司的款记有几种:“JOHNSON BROS”字样上有王冠图案,下有“ENGLAND”字样的款记,自1913年以来使用;王冠上有“ROYAL IRONSTONE CHINA”字样,下有卵形盾徽,左右各立狮子和独角兽相守盾徽,并有“JOHNSON BROS ENGLAND”字样的款记,为1883-1913年使用。而藏者询问的王冠上有“ROYAL SEMI PORCELAIN”字样,下方有“JOHNSON BROS”字样的横幅旗标,旗标下有“ENGLAND〃字样的款记,则自1900年起使用。所以可以认定,询问者所藏瓷盘为英国JOHNSON BROS有限公司1900年以后的产品。
小琳子雄霸天下
陶瓷是由粘土、石英及长石等天然矿物原料按不同配方配制,经加工、成型及烧成而得,其化学组成取决于所用天然原料及配方,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古陶瓷由于所用原料的不同,配方的不同以及烧制工艺的不同,其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就会有各自的特点。如果收集不同窑口发掘时有可靠地层年代的陶瓷标本进行系统地研究,把积累的数据资料如化学组成数据(包括主次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建立数据库,并用适当的处理方法,譬如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具有特征意义的规律。对要鉴定的陶瓷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其化学组成数据与已知窑口和年代的古陶瓷的化学组成数据进行比较处理,再综合显微结构、物理性能以及烧制工艺等方面的信息就可能对陶瓷作出鉴定。陶瓷是混合物,成分特别多而复杂,而且根据陶瓷的产地不同成分也不同。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硅酸铝,硅酸钙等
karenchao1983
Noritake 最早期瓷器M标。日本牌子。小盘子是Noritake最早期的M标,(初次遇见M标以为遇到假货,因为我之前收的都是N标)。纯手工绘画,有点像油画水彩画,非常精美,全新品相,无使用痕迹,太珍贵了。日本御用商人森村市左卫门在1904年创立了“Noritake”的前身“日本陶器株式会社”(Nippon Toki Kaisha Ltd),在爱知县鹰场村大字则武(现为名古屋西区则武新町)地区建起了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大型生产工厂。但是,创业开始后直到生产步入正轨经过了诸多波折,走过一段艰辛岁月。直到1911年开始向美国出口生活瓷器. Noritake则武瓷器在早期使用的印款的特点是由麦穗环绕着英文字母M,这个英文字母M代表着日本进出口商“森村”(Morimura)。还用英文书写“手绘”(hand painted),下面还用英文书写“日本”,从1911-1921年是用'Nippon', 自1922年后才在美国政府的要求下, 将厂名改为日本的正式英文名'Japan'. 这盘子写的是“Japan”, 虽是1922年后的,看瓷器和绘画风格,个人判断是二三十年代的,至少八十年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作为日本第一瓷的Noritake(则武)是欧洲传统烧瓷技术和日本精细手工彩绘工艺的完美结合。品牌后来分了两种风格,和系和洋系。和系运用传统日本纹饰,经典优雅。洋系按照欧美审美加入日本元素,甚得西方国家追捧。后因洋系的蓬勃发展,导致公司从90年代开始放弃了和系的生产和开发,故此现在很多陶瓷玩家也以能收藏到和系时代的Old Noritake为荣。这盘子应该是和系的old Noritake,很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