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78

smoothyear
首页 > 英语培训 > 被送上门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千针坊丶

已采纳

DDU/DDP 就是A发货给国外B,当中的所有运输清关等事情都是由A来负责(A可以委托货代来负责),区别就是DDU是不包括税金的,也就是货值的百分之多少,税金会在B收货时交付。DDP当然就是所有费用都是A支付。

CIF很简单,A发货给B,A只要负责从家里到目的港的码头,也就是船到港后将货物卸下来就没有A的事情,之后的清关,提货及送到B家里的事情都是B自己去做。

1、DDU本术语的英文为"Delivered Duty Unpaid(…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 即"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

由卖方将货物直接运至进口国国内指定地点, 而且须承担货物运至指定地点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不包括关税、捐税及进口时应支付的其他官方费用),因此《2000年通则》要求买方承担可能发生的,因其未能及时办理进口结关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和风险。

同时2000年通则建议在与办理进口结关困难和费时的国家进行交易时,为避免因买方未能及时办理进口结关而影响交易的进行,卖方还是不要使用DDU为好。

2、DDP 英文全称Delivered Duty Paid(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中文名称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办理完进口清关手续,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与买方,完成交货。

卖方必须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交纳的任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EXW术语下买方承担最大责任,而DDP术语下卖方承担最大责任。若卖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取得进口许可证,则不应使用此术语。

但是,如当事方希望将任何进口时所要支付的一切费用(如增值税)从卖方的义务中排除,则应在销售合同中明确写明。 若当事方希望买方承担进口的风险和费用,则应使用DDU术语。该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但当货物在目的港船上或码头交货时,应使用DAP术语。

3、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其原文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

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保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必须以合同货币投保。

扩展资料:

贸易术语(Trade Terms)也被称为价格术语(Price Terms),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示成交价格的构成和交货条件,确定买卖双方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

作用:

1.有利于买卖双方洽商交易和订立合同。由于每一种贸易术语对买卖双方的义务都有统一的解释,有利于买卖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早日成交。

2.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价格和成本。各种贸易术语对于成本、运费和保险费等各项费用由谁负担都有明确的界定,买卖双方比较容易核算价格和成本。

3.有利于解决履约当中的争议。由于贸易术语由相关的国际惯例解释,对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争议,可通过国际贸易惯例解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贸易术语

被送上门英文

321 评论(13)

小夕玲儿

Remember that those sent to someone would not be cherished

160 评论(9)

咪咪妈咪贝贝哄

You remember, to send the door is not to be cherished.百度翻译可能会有些小偏差,见谅。求采纳,谢谢!

94 评论(15)

乖乖纯00

DDU,DDP和CIF有3点不同:

一、三者的概述不同:

1、DDU的概述:由卖方将货物直接运至进口国国内指定地点, 而且须承担货物运至指定地点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不包括关税、捐税及进口时应支付的其他官方费用)。

2、DDP的概述: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办理完进口清关手续,将在交货运输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货物交与买方,完成交货。

3、CIF的概述: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

二、三者的相关规定不同:

1、DDU的相关规定:卖方必须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除进口手续和关税以外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卖方必须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除进口手续和关税以外的一切费用包括:运费,保费,出口税还有相关费用+适当的利润+生产成本。

2、DDP的相关规定:卖方必须承担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包括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在目的地应交纳的任何“税费”(包括办理海关手续的责任和风险,以及交纳手续费、关税、税款和其他费用)。

3、CIF的相关规定: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

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保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必须以合同货币投保。

三、三者的注意事项不同:

1、DDU的注意事项:

如买方没有履行B2规定的义务,则必须承担由此而发生的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额外风险。如买方未按照B7规定通知卖方,则必须自约定的交货日期或交货期限届满之日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但以该项货物已正式划归合同项下,即清楚地划出或以其他方式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为限。

2、DDP的注意事项:

(1)在DDP的交货条件下,卖方是在办理了出口结关手续后在指定目的地交货的,这实际上是卖方已将货物运进了进口方的国内市场。如果卖方直接办理进口手续有困难,也可要求买方协助办理。如果卖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取得进口许可或办理进口手续,则不应使用DDP术语。

(2)如果双方当事人愿从卖方的义务中排除货物进口时需支付的某些费用,如增值税,则应就此意思加注字句,如“完税后交货,增值税未付(插入指定目的地)”,以使之明确。

(3)买方负责在指定目的地将货物从到达的运输工具上卸下,但卖方要保证货物可供卸载。卖方在签订运输合同时应注意运输合同与买卖合同相关交货地点的协调,如果卖方按照运输合同在指定目的地发生了卸货费用,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卖方无权向买方要求偿付。

(4)由于卖方承担在特定交货地点交货前的风险,买卖双方应尽可能清楚地订明指定目的地的交货地址,最好能具体到指定目的地内特定的点。如果没有约定特定的交货点或该交货点不能确定,卖方可以在指定目的地选择最适合其目的的交货点。

(5)卖方对买方没有订立保险合同的义务,但由于整个运输过程的风险要由卖方承担,卖方通常会通过投保规避货物运输风险。

3、CIF的注意事项:

(1)装卸问题:按CIF术语成交,卸货港(目的港)时合同的要件,因为它关系到进口方的利益,如果出口方违反 了,进口方有权撤销合同。

(2)关于风险划分的问题:CIF术语费用和风险的划分地点是相互分离的(它不同于 FOB 术语, FOB 术语费用和风险的划分都是同一地点。)费用的划分——指定的目的港。风险的划分——装运港船舷为界。

(3)关于保险费问题:CIF术语项下,出口方虽然负责保险,取得保险单,并支付保险费,但是这是属于代办性质 ,就是进口方代办。 因此进口方签订合同时要特别谨慎。

(4)有关单据的重要性:CIF术语是很重要的项下很重要一条是“凭单交货,凭单收取”,交单和付款是对流条件。单据齐全内容正确,就可以及时的收取货款;反之单据不全,内容有毛病,尽管货物是好的,合格的,也结不了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U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DP(贸易术语缩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if(成本费加保险费加运费)

354 评论(10)

疯*草莓

如果是出口的话一般都都用CIF,很少用DDU/DDP,CIF越过船舷风险转移,DDP/DDU都需要卖方熟知对方目的港的清关手续及各项可能产生的费用,货物到达对方指定目的地风险转移。。。

230 评论(14)

特别爱吃大蒜

我来简单的和你说下吧DDU/DDP 就是A发货给国外B,B只要呆在家里看电视,货会自动送上门,当中的所有运输清关等事情都是由A来负责(A可以委托货代来负责),区别就是DDU是不包括税金的,也就是货值的百分之多少,税金会在B收货时交付。DDP当然就是所有费用都是A支付CIF很简单,A发货给B,A只要负责从家里到目的港的码头,也就是船到港后将货物卸下来就没有A的事情,之后的清关,提货及送到B家里的事情都是B自己去做。再和你说FOB吧,A发货给B,A只要负责从家里运到启运港码头放到码头的堆场里,之后就没事了,B会让他们自己的货代将货物安全运输到B的家里,期间的运费,提货,清关,运输都由B来负责

196 评论(13)

happyzhang123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旁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此故事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原来的经验;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示例】: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编辑于 2020-02-20

17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