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75

淡粉浅蓝
首页 > 英语培训 > 形而上学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加菲慢半拍oO

已采纳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也叫玄学。该词原为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该著作系亚里士多德死后200多年由古希腊罗得岛的安德罗尼柯把他专讲事物本质、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编集成册,排在研究事物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physica)一书之后,并名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希腊文是,去掉冠词就成了拉丁文,meta这个前缀有之后、超越、基础的意思。这正好和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being as being",即一切存在背后的存在)的概念相符合。

形而上学英文

296 评论(8)

autumngold

请问楼主,形而下学是什么东西?

251 评论(14)

酸奶娃儿

形而上学简单的说,就是在研究物质的表面形态,以及他的一些原理的基础上,再向她的这个更根本的根源,这里面去寻找答案,就叫形而上学

318 评论(15)

西兰花007

指同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哲学理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的。

310 评论(10)

水乡的风光

形而上学(亦可简称为形上学)英文是metaphysics,它源于希腊文,字根为meta及physica,字面意思为「物理学之后」(after physics)。它的缘起如下:当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死后,他的后学编辑他的遗集时,将他讨论所谓「第一哲学」(first philosophy)的著作置于所谓「第二哲学」(second philosophy)之后,而后者又称为物理学(physics),它的意义比今天的一般用法广泛:泛指对一切可经验事物的整体之研究;因此,相对而言,形而上学便指对经验以外或以上的事物的整体之研究。另外,由于有些哲学家相信哲学研究的对象(事物的终极真相)往往不在经验层面而在于超经验层面,因此,他们以为哲学的研究范围与形上的重迭。当代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James)便曾于其《若干哲学问题》(Some Problems of Philosophy)一书中说形上学即是哲学。不过,今天一般学者多数以为形上学只是哲学的其中一个部门,此外,哲学尚有知识论、道德哲学、语言分析等其它部门。自古希腊迄今,形上学家最感兴趣的超经验事物为我们所面对的整个宇宙实体,尤其是它的两个面相:它的存有(being)或即实在(reality),以及它的起源(origin)和生成变化(becoming)。因此,形上学便发展出两大部门:存有论(ontology,又可译为本体论),以及宇宙论(cosmology)。前者以研究宇宙的存有为主,后者则以研究宇宙的生化为主。 综合上面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界定形而上学: 它是研究宇宙的终极真相的一门学科,包括宇宙的存有(存有论)和宇宙的生成变化(宇宙论)。

185 评论(14)

无奇不爱

形而上学,英文Metaphysics,希腊文ta meta ta physica,拉丁文metaphysica ,哲学术语。该词原为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该著作系亚里士多德死后200多年由古希腊罗得岛的安德罗尼柯把他专讲事物本质、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编集成册,排在研究事物具体形态变化的《物理学》(physica)一书之后,并名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希腊文是,去掉冠词就成了拉丁文,meta这个前缀有之后、超越、基础的意思。这正好和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being as being",即一切存在背后的存在)的概念相符合。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而来。13世纪起被作为哲学名词,用以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神、灵魂和意志自由等)的学问;或用作哲学的别称,意指建立一个观念体系以对实在的性质作出判断,或以一种方法去把握所知的实在的性质。 在黑格尔提出辩证法以后,它又被用以指非辩证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

248 评论(13)

喊姐姐~给糖吃

就是phisics 翻译的问题罢了 metaphisics 就是超越物理学的意思 形而上就是唯心 形而下就是唯物 唯心主义者认为 意识高于物质 所以他们研究的是上学 而科学家以及唯物主义哲学家研究的是下学

8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