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袁无敌
民族主义运动者在达成建立民族国家之目的后,民族主义并不会就此消失,而是成为国内刺激政党与政治运动的力量,通常以民族主义者或民族主义政治家形容之,使用国家主义(nationalistic)一词或较为精确。民族主义于此种意义上所从事的政治运动为:巩固国家团结,包含危机出现时拯救国家的运动。强调国家认同,受文化保守主义(cultural conservatism)及仇外(xenophobia)情绪所影响,排除外来作用。在民族的生存空间上限制他族,尤其是移民。在极端的例子中,成为种族清洗。并吞其认为属于祖国之一部分的土地,通称民族统一主义(irredentism),源自意大利沦陷区(Italia irredenta)运动。经济民族主义,即以经济政策,尤其是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与反对自由贸易,以促进国家利益。民族主义政党与政治人物通常会极其强调国旗等民族象征。民族主义一词也有延伸或隐喻性的用法,以描述某些促进群体认同的运动,特别是在美国,在文化上用于黑人民族主义与白人民族主义。此种用法或与民族主义的古典义意重叠,如黑人分离主义与泛非洲主义(pan-Africanism)。民族主义者对自己国家明显有正面看法,尽管这并不是民族主义的定义。情绪性诉诸于民族主义即使在稳定的民族国家中都清晰可见。民族的社会心理学包含民族认同(个人对群体的归属感)与民族尊严(与群体成功的自我连系)。民族尊严与民族文化与政经力量的影响息息相关,尽管其影响或言过其实。最重要的因素为共有的情绪。在民族主义与运动上,若国家队输掉比赛,全民会有共同的失落感。情绪影响亦可为全然负面:共同的危机感可巩固民族。戏剧性的事件,如战败,可影响民族的认同。德国因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凡尔赛条约的屈辱、以及经济危机与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产生极度仇外心理、复仇主义(revanchism,一种外交政策,主要动机要收回失土)、以及纳粹主义的兴起。1914年,之前以威廉二世为民族之父的坚实中产阶级爱国者,不再能有所作为。
石门小可爱
序: 罗辑思维他们公司有一条明令禁止的底线,就是不能在公开场合发生冲突。一旦交火,没有商量的余地,所有参与的人都要离开公司。我们不去评论这样的规定合不合理,罗辑思维作为现代最重视人的协作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人与人的合作、协调、沟通中难免会产生矛盾,有可能是自己的问题,有可能是对方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双方的问题,但遇到问题让矛盾激化,其实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因为它的方向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非常低级地在发泄自己的情绪。为什么说是低级呢,因为只要是动物就有情绪,就会发泄,但人的高级之处是在于具有理性思维。 当你遇到一个讨厌的人,低情商的人一般会出口伤人,而伤人先伤己,不仅失去了一份好的人际关系,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也大减。 当你遇到一件很糟糕的事,高情商的人可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怨天尤人,然后认真寻找如何走出困境的办法。 情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你的精力能否用在有效的地方。有足够高的情商,才能促使你持续不断地做出更优选择,选择把精力用在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虽然说情商的基础是智商,有一定的基因遗传因素,但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自我的修炼,一定占更大成份,也是我们唯一可以发挥的空间,以此来提高个人的情商。 提高情商首先我们得弄懂情商是什么。绝大多数人在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可能连那个东西的定义都不清楚。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大脑中没有一个概念的话,这个大脑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里空缺某个概念,那么整个民族就倾向于从未想过那个事情。如果大脑里的一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我们就没办法准确、正确地继续思考和执行下去。 在很多人对情商的错误认识中,觉得情商高的人就是能装,在别人面前虚情假意。 情商,即情绪智力,绝不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这种智力包括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和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总而言之,就是 情绪管理。 情绪,英文翻译是“emotion”,“e”表示能量,“motion”表示移动,“情绪”就是能量的移动。 基本的情绪表现形式:喜怒哀乐惊恐悲。 情绪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 本能 ,而不是说我希望自己有什么样的情绪就可以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比如,别人打你一巴掌你就会愤怒,别人亲你一口你就会很开心(当然是你喜欢的人,你不喜欢的人你也会生气)。 例如:桌上有一杯热开水,你伸手去触碰到的一瞬间就缩回来了,而这一刻你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直到过了一两秒你才意识到,这是因为太烫了。 1,这是一套预先设计好的复杂程序 这是一个预先就设计好的本能程序,但这套程序是非常复杂的,手怎么伸出去,怎么缩回来,有哪些肌肉来参与,是怎样的强度,不会反而把自己给伤了。在我们看来轻而易举的事,但其实在我们的DNA里是有一套复杂的程序。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我们看到楼梯就知道一步步上去,走在马路上看到障碍物就会躲开,我们可以一边走路一边与人交谈。 2,机器人只有运算,没有本能 这些看起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换作机器人就完全不行。机器人根本就没办法完成这些“简单”的事情,说明这些“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简单。就拿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这个例子来说,李世石虽然在这个固定的游戏上输了,但因为机器没有一个随机应变的能力,现在的围棋统一是纵横19道,人类已经下不过机器了,但如果把这个棋盘换成纵横25道,人类还能下,但机器人就不行了,因为它设计的程序就是针对这个19道的。 凡是要机器人去做那些非预先设定好的重复动作,而是随机应变地去做一些事情都是失败的。我们看那些奥林匹克健将完成的那些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其背后是千锤百炼才换来的。 3,动物的本能是怎么产生的? 那这些不简单的动作为什么我们人类就可以很简单地完成呢? 我们身上的这些本能是多少亿年,长期进化留给我们珍贵的礼物。 我们知道“刻意练习”理论,就是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想要成为一个天才的人物,必要的就是长时间的练习,经过成千上万个小时(在《异类》这本书里就直接简化为“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精深学习,你才能够达到这个领域的巅峰,成为真正的专家大师级人物。 然而动物的DNA远不止几万个小时,可能上亿、百亿个小时的磨炼,从而有了大量的本能性能力,我们有很多的能力是不需要自己控制的,比如走路、吃饭,呼吸……你如果试着去做一些控制肌肉类的事情,效果反而会更差,因为你的DNA是千锤百炼得出来的成果,你大脑进行意识参与反而是添乱。 拿前面的开水杯举例来说,用手触碰到的那一刻为什么是缩手,而不是去研究这个水有多少度,杯子有多高,容量多少等这些问题呢? 这个本能选择其实就是动物骨子里生存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基础就是好与坏。那么这个价值观的根源在哪里呢?就是要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价值不是一个事实判断,而是一个是非判断,是好与不好,好就是有利于生存繁衍,不好就是不利于生存繁衍,这是价值的根本性判断。 生物接收的信息其实是非常多的,比如说我们的眼镜,在一秒钟估计能够接收10亿个信息,这些信息它不可能都去分析,大脑也处理不过来,更何况还有听觉、嗅觉、触觉等其它信息。比如有时候你接收不到一些发生在你身上的信息,不是因为没有信息,而是被大脑自然屏蔽了,注意力在其它地方。 那动物怎么反应这些信息呢?外界信息传递到你的身上,价值体系会进行分门别类,是让你有个好的发展呢,还是陷入危险呢,要给你带来的利益或威胁是大还是小呢?这是一套价值体系。 动物会根据这套价值体系来决定他的活动,接近有利于自己生存繁衍的东西,而避开不利于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上的学习,这些学习的成果会刻在DNA里,怎么刻呢?就是通过情绪的反应。 情绪可以让行为快于大脑反应,这就可以帮助动物更快地做出一些决策。 情绪虽然是DNA留给我们的价值判断体系,但它不是一直都有用的,在很多时候都会失灵,它有它自带bug,因为它产生的环境并不是今天的环境。 比如我们在碰到一些事的时候会本能地愤怒,愤怒之后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跟人吵架,甚至打架。这就是冲动的惩罚。 既然情绪是进化而来,为了生存繁衍的这么一种产物。但人类的情绪比其它动物,甚至黑猩猩都更加复杂,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复杂。 很多时候你的反抗在原始社会能帮助让你生存下去,因为那是个非文明社会,但今天的环境已经变了,而你还在用原始的情绪来行事,来判断,很多时候就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效果。 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不理情绪,因为情绪给人造成的快乐和痛苦跟肉体是一样的。肉体上的快乐和痛苦其实都不是你本身上东西,而是大脑皮层的感觉,同样,情绪也是大脑皮层的感觉。换言之,他们在大脑的感觉这个层面是等价的,给人带来的快乐和痛苦同样也是等价的。比如,有人用枪口对着你,虽然没开枪,你的肉体是没有痛苦的,但其实在情绪上已经吓坏了;你被人拒绝的时候那种痛苦也不是肉体上的,但感觉就像被人用刀扎了一样;你得到你在乎的人的赞美,你的心花怒放跟肉体上得到的快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等价的。情绪既然有bug,又如此重要,那么,怎么来修复这个bug? 其实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能力,就是通过精准地分析外部环境,从而达到对自身情绪的一种控制。我们的情绪实际上来自于我们的爬虫脑,就是在爬行动物时代,就有这个大脑部分了,产生原始的情绪来帮助自己。然而到了哺乳动物,它的大脑额页和顶页就越发达,这些东西开始产生意识和逻辑,通过这个它可以分辨一些更精准的信息,从而压制大脑内核,压制大脑爬虫脑的一些行为,达到修复情绪bug的效果。 进化从根本上要求准确的信息处理。然而外界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面对这么大的信息量,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寻找模式,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对它们进行抽象组合 ,这样就可以把众多的事情缩小为简单的事物。 例:一亿个0和一亿个1,这可以是两亿个信息,当我们概括出来就是两个信息了。这个就是发现信息中重复的现象,然后把它们叠加起来,组成一条规律。比如派,这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我们把它变成一个数学符号之后,可以在各种地方用,而不用把这个具体数字写出来。在大自然中,规律无处不在,我们只要知道这个规律,就可以知道无数个信息。 而动物本能地就在寻找事物的规律。比如,动物在外边寻觅,如果看到一个东西,有皮又有毛,如果它不能把这个有皮又有毛的东西抽象出来,它就无法达到一个生存和繁衍的目的,因为它有可能是一个动物,那它是能吃的?还是会吃我的?它是死的?还是活的?这是种高度的抽象能力,发现模式的能力,什么样有皮有毛的动物是会吃我的?什么样的是我能吃的?什么动物等死了我就能吃它了?如果它是睡觉的时候我就得趁机跑得远一些,这些都需要一些模式化的处理,就是对一些信息的高度归纳,不能只看点线面,而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抽象概念化的处理,这是对生存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都是我们从动物进化的角度来了解情绪,通过一步步的推演,知道了情绪是什么、怎么产生的,以及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情绪存在的bug,而这个bug我们在进化的过程中也在一边修复。其实这个修复的逻辑就是情绪管理的逻辑,即对外界信息的处理寻找模式,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然后进行抽象组合。我们经常说要“控制情绪”,这其实是个伪命题,情绪是控制不了的,要么是压抑,要么是转移。最前面说到情绪就是能量的移动,当情绪出现的时候,需要用意识来判断,知道自己当下的状况,然后调用逻辑来分析它的来源,这个时候就知道当下什么样的情绪是有利于自己,什么样的情绪是不利于自己的。 关于情绪管理的方法很多的书籍和文章都有介绍,但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对情绪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知道了它的底层逻辑,也许你可以创新出更多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
奶油不够变球
我心情很低落,心情不好,很郁闷 I'm feeling really down. I’m really upset right.I'm extremely depressed. I am not in the mood. 我没有心情I am in a bad mood我心情不好I am in a bad temper 我心情不好I feel down today. 我今天情绪低落。I'm low in spirits 我情绪低落I'm in a black mood我情绪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