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林涛
按你说的应该是吴世勋了。语文、英语150分,数学148分,两分选修300分。但是,韩国教育部于2002年初实施新的高考制度。新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对考试成绩不再计算总分,而将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等级划分为九个级别,每年的等级比例根据每年的考生人数确定。各大学将根据各科目考试等级、学生手册、面试成绩、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实行等级制后,考生不会象过去那样因差一分或零点几分的差异而落榜。吴世勋是1994年出生的,除非他在8岁前参加高考。而且他最后也没参加高考,韩国高考总分也不是750分,而是400分。
jingeyijie
韩国高考难度与中国相比较而言难度低干中国高考。行过高考各科目满分人数比例可达百分之一。韩国高考,一般在每年11月份举行,考生需要在一天之内完成5门科目考试,高考分文理科,外语分为外语和外语二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国语言等。
韩国高考制度
韩国现行高考是韩国官方于1994年首次启动的。原本每年8月和11月分两次进行高考,但因两次高考的时间间隔和试题的难易度不当引发强烈质疑,所以从1995年起仅在每年年底进行一次高考。
尽管韩国大学的招生录取并非完全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但韩国各界普遍认为高考成绩将决定学生最终上哪所大学。因此,高考被韩国人称为创造或毁灭未来的一个重大机会。
正因为如此,为了上理想的大学,每年韩国高考的重考生都占到报考考生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韩国高考分文理科,又设文理科的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和任选科目,一共5科,考生要在一天内考完5门科目。2014年韩国高考从11月13日早上8时40分开始,一直到下午5时才结束,一共依次考了5门韩文,数学,英语,社会研究,科学,职业教育,第二外语,汉语,汉字,考生的精神和体能消耗可谓相当巨大。
maymay552000
9月28日下午,在北京王府学校举行的第六届“新聚合”国际教育高峰论坛上,岑建君结合自身经历发表了对教育减负的看法。他认为,落实“双减”政策,一方面需要校内教育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做好考试改革,如将外语由高考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
谈及“双减”时,岑建君指出,要进一步进行高考改革,否则学生的学业压力依然会存在。他认为,关于“一考定终生”、高考分数计算方式,以及外语是否该高考必考等方面,都有待再做进一步探讨。
岑建君举例指出,美国招生考试看GPA(即平均学分绩点,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韩国高考则是将学生各考试科目分数分成9个等级后,再综合计算成绩。“我们现在高考看总分,但总分很难看出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很难看出他各学科的平均分是多少。”岑建君说。
他还提到,“很多发达国家将外语作为选考科目,而不是必考,比如日本、英国、美国。但韩国将英语作为必考,并还多出了一个第二外语(法语)。
所以,今天韩国学生压力大,他们有句口号是‘四上五下’,即一天睡4个小时能考上好学校,一天睡5个小时可能就跟好学校无缘了。这种状况跟韩国的考试结构设计有关系。”
英语变选考,并不会对我国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经验产生不利影响:
岑建君向澎湃新闻表示,“这在我前面提到的按需选课、分类培养中有提到,即强调英语收集数据信息的功能。这类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英语选修课。对这类学生主要注重读和写的培养,不必强调对说和听的要求,也无需批评哑巴英语现象,他们的英语学习能满足吸取国外信息的需求即可。”
岑建君认为,外语教学,包括学其他技能,一定要讲实用主义,不能搞空想,否则只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谁需要某样东西,就花时间去做这件事情。就像开车一样,并不需要全国老百姓人人都会开车。
同时,岑建君强调,我国国际化人才(包括外交官)培养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在高层次国际人才培养上投入更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