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3

yidiandian100
首页 > 英语培训 > 巴黎协定英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丫夏夏

已采纳

是的。《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一些国家领导人和国际机构高官发表讲话或声明,对这一协定诞生表示欢迎。2016年4月22日,是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个“世界地球日”。100多个国家齐聚联合国,见证一份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的签署,这将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谱写重要一页。

巴黎协定英文

81 评论(8)

恶魔小郡主

是同一个协议的不同翻译方法产生的差异。我们常说的巴黎协定,英文写法是: Paris Climate Agreement准确的翻译是:巴黎气候协议。当然,把它翻译成巴黎协定也没有问题。这个协议是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所以翻译成巴黎气候变化协议也没有问题。

272 评论(14)

密室娱乐小伙伴

《柬埔寨和平协定》包括4个文件,即:《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关于柬埔寨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及其不可侵犯、中立和国家统一的协定》、《柬埔寨恢复与重建宣言》和《最后文件》。这些文件各有英、中、法、俄、柬5种文本。编辑本段协议大概内容4个文件中最重要的是《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该协定规定,从它生效之日起至举行自由公正大选为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全国最高委员会是柬埔寨唯一合法的机构和权力来源,在整个过渡时期体现柬埔寨的国家主权、独立和统一;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对外代表柬埔寨,占据柬埔寨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机构和国际会议的席位。 根据协定,联合国在过渡时期有很大的权力。联合国权力机构控制柬埔寨的外交、国防、财政、公安和宣传等部门。 协定规定最后裁决权属于全国最高委员会主席西哈努克,如果他提的建议符合和平协定的精神,那么联合国权力机构就应听从。 协定要求任何仍在柬埔寨的外国武装力量、顾问、军事人员及其武器装备应立即撤出柬埔寨,并且不得重返。联合国权力机构将对此进行核查。外界应立即停止对柬埔寨所有各派提供军事援助。柬各方应向联合国提供有关部队人数和装备情况的报告。协定宣告,自本协定生效之日起,停火即告生效。 协定指出,在柬埔寨境外的柬埔寨难民和流离失所者有权返回柬埔寨,享受安全的有保障的生活,应设法保证他们免受任何形式的恐吓或胁迫。 协定规定,柬埔寨人民有权通过自由公正大选产生的制宪会议决定自己的政治前途。编辑本段总结根据《关于柬埔寨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及其不可侵犯、中立和国家统一的协定》,柬埔寨要维护和捍卫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及其不可侵犯、中立和国家统一,并把永久中立写入宪法。该协定规定柬埔寨不得与其他国家缔结任何军事联盟或签订其他军事协定,必须终止与此不相符的条约和协定,不利用本国领土或其他国家领土侵害其他国家,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向柬埔寨引入或在柬埔寨驻扎外国武装力量。协定呼吁所有国家全面承认柬埔寨的主权和独立。 《柬埔寨恢复与重建宣言》指出,柬埔寨的重建和规划主要由柬埔寨人民和在大选后产生的政府负责。任何外界不得企图向柬埔寨强加某种发展战略或阻止潜在捐助者为柬埔寨重建作出贡献。宣言强调联合国系统将在柬埔寨恢复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文件》则简要地记述了柬埔寨巴黎国际会议的全过程及其成果。

148 评论(11)

月影星云

法国首都巴黎(Paris)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市区人口217万。城市本身在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兰西”这个国家,也未曾有今天我们称为“法兰西人”的两千多年前,便有了古代巴黎。不过,那时的巴黎还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岛上的主人是古代高卢部族的“巴黎西人”。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开始在此定居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座城市,名为“吕岱兹”(法语“沼泽”的意思)。公元4世纪时,为纪念此地最早的主人,将该城命名为“巴黎”。景点列表:阿尔卑斯山区 巴黎圣母院 凡尔赛宫 枫丹白露 凯旋门 卢浮宫 亚历山大三世桥 塞纳河 圣心教堂 埃菲尔铁塔 香榭丽舍大街 协和广场

137 评论(12)

司令来拉

大西洋联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的直接产物,是战后国际关系冲突和合作理论与实践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历史中,伴随着冷战进程的起落,北约组织作为西方国家战后推行其冷战政策的军事——政治工具,其发展历程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烙印。具体反映在北约建立后的发展历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北约的政策方针、对外战略以及组织机制等,都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本书叙述了自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订立后,北约组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北约组织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的冷战斗争,作为西方国家战后最大的军事——政治冷战工具,北约在贯彻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实施冷战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对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冷战中,北约组织自身也发展并形成了一整套组织机制、对外决策与实践的程序,形成了独有的军事——政治行为方式。冷战结束后,北约组织仍然存在,并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发挥作用,对此人们拭目以待。第一章 美苏冷战格局与欧洲联合第一节 冷战对峙与欧洲一、雅尔塔体系下的欧洲二、欧洲的衰落三、美苏冷战与欧洲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欧洲联合一、欧洲联合的历史与现实二、《敦刻尔克条约》签署三、“贝文计划”四、西欧联合中的合作与矛盾第三节 欧洲安全与防务联合的发展一、“里约热内卢模式”与《联合国宪章》二、美苏冷战与西欧联盟的发展三、《布鲁塞尔条约》及其作用第二章《北大西洋公约》的诞生与大西洋联盟第一节 美国对欧政策的调整与大西洋联盟的出台一、美国与大西洋联盟的酝酿 二、“范登堡修正案”三、“五角大楼协定”与“华盛顿文件”四、西欧国家与加拿大的联盟政策第二节 北约的创立与泛大西洋主义一、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二、泛大西洋主义三、北约军事——政治职能的确立及其作用 四、朝鲜战争与北约的进一步扩展第三章 北约创建时期的组织机构及其发展第一节 北约领导体制的深化 一、 北约机构的调整与职能的深化二、里斯本会议与“里斯本决议” 三、北约政治领导体制的形成与深化第二节 北约政治协商制的提出与确立一、北约成员国联合实践的深化及其存在的问题二、“三智者委员会”及其报告三、政治协商体制的确立及其实践第三节 北约安全防务体系的建设与深入发展一、北约安全防务的提出与发展二、北约盟国安全防务思想与实践的矛盾三、北约安全防务的调整第四章 冷战对抗中的北约第一节 北约的扩张一、联邦德国与北约二、《巴黎协定》三、欧洲军事、政治对抗与苏联四、欧洲军事对抗格局的形成第二节 50年代后期的冷战与北约一、《柏林宣言》 二、北约的冷战政策三、“柏林墙事件”与北约第三节 北约军事战略的发展一、“前沿防御战略”的调整二、“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延伸及其发展三、“雅典方针”与核战略第五章 北约的危机与发展低潮第一节 北约面对外来危机的困境一、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对北约的冲击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及其对北约的影响三、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四、“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与北约第二节 北约内部分歧与矛盾的发展一、英美对外战略的矛盾二、北约成员国在核事务上的分歧与斗争三、北约领导权之争与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第三节 北约边缘地带的矛盾及其激化一、“塞浦路斯危机” 二、爱琴海之争与希土矛盾的发展三、马耳他独立与北约四、北欧盟国与北约安全战略实践中的矛盾第四节 北约冷战政策的调整一、“布鲁塞尔决议” 二、“哈默尔实践”与“哈默尔报告” 三、从“大规模报复战略”到“灵活反应战略”的转变四、东西方谈判与北约新发展第六章 70年代国际缓和与北约新态势 第一节 美欧新联盟关系一、美国对北约政策的调整二、美欧关系的发展与“欧洲年”三、北约与新“大西洋关系宣言”第二节 华约和北约的斗争与角逐一、欧安会之争与北约二、“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与欧安会续会三、美苏裁军斗争与北约第三节 北约政治结构调整的延续一、“挑战现代社会委员会”与北约社会职能的扩大二、北约武器标准化运动三、“双轨制政治”决策第四节 北约对外新战略的制定与调整 一、 美国与冰岛防御协定的修正二、希腊退出北约军事防务体系与北约的战略调整三、北约新防务安全方针第七章 美苏对峙加剧与强势北约第一节 美苏军备新竞赛与北约安全战略一、苏联侵阿事件与北约二、阿拉伯海与波斯湾之争三、北约的新强势外交第二节 北约军事一政治组织的加强一、北约框架下的法国防务实践二、北约加强土耳其防务三、希腊重回北约四、北约联盟框架下的“西欧联盟”第三节 北约的新扩展一、西班牙加入北约二、北约扩展战略的新态势第八章 雅尔塔体系结束后北约及其变化第一节 冷战结束的国际局势变革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欧洲政治变迁二、北约与苏联、东欧剧变三、两德合并与北约第二节 欧洲军事对抗局势的结束一、伦敦会议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三、华约的解散第三节 北约新战略调整一、美国的“新大西洋主义”二、超越“前沿防御战略”三、“人道主义干预”方针第四节 北约联合的扩大与对外扩展一、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二、北约及其“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三、北约防务范围扩大与域外行动第九章 北约东扩的现实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北约东扩方针的确立一、《北约东扩报告》 二、马德里首脑会议三、华盛顿会议与北约东扩第二节 北约东扩实践的深入一、波兰、捷克、匈牙利与北约二、中欧、东欧等其他国家与北约东扩第三节 北约东扩存在的问题一、俄罗斯因素二、北约内部分歧三、国际和平因素的制约第十章 北约的发展与未来 第一节 北约战略调整与全球安全新定位一、北约与巴尔干冲突二、“9·11事件”与北约新安全任务 三、布拉格会议与北约的反恐战略第二节 北约与新世纪的热点战争一、北约与阿富汗战争二、北约与伊拉克战争三、北约面对多元化格局第三节 北约发展的未来一、世界新秩序下的北约战略二、北约的未来

28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