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的夏天xia
1、在汉语中,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2、在英文中,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 root; 在这一点上,显得汉语比英语的逻辑性强多了,因为在英文中,根号2 叫 square root 2,教学中的口语,直接叫 root 2。3、在中文中,望文生义的翻译,会把方程的解,翻译成 solution,有点 差强人意。英文中的 solution 是指解题的全过程,这个 solution 是 名词,不是动词。未知数 = unknown,变量 = variable,参数 = parameter,方程 = equation,恒等式 = identity,公式 = formula,不等式 = inequality,函数 = function。
小熊de爱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对于方程: 1)先找出所有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2)再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对于不等式:不能随意消去含有未知数的分母。 对于代数式:只能通过约分的方式,才能消去分母。折叠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折叠运用方程
笨丫头19868
去分母是指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举个例子(x-2)/3=(2x-4)/2要想去掉左边的分母必须乘3,(想三分之多少乘3是不是就可以去掉分母了)但是这个时候右边也应该同时乘以三才能保持两边的平衡,可是右边的是2分之几所以乘2才能去掉分母.所以第一步要想同时把分母去掉必须两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比如刚刚这个题,分母2 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应该左右同时乘6即6(x-2)/3=6(2x-4)/2看是不是可以约分啊所以2(x-2)=3(2x-4)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化系数为1就可以了这是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复杂一点的(x+2)/4-1=(3x-1)/3这时候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两边同时乘12
zhangyekiki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对于《一元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方程的解也叫方程的根。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f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扩展资料:
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方程的解
你瞅谁啊
分子:numerator;分母:denominator。
numerator
英 [ˈnju:məreɪtə(r)] 美 [ˈnu:məreɪtə(r)]
n.(分数的)分子
denominator英 [dɪˈnɒmɪneɪtə(r)] 美 [dɪˈnɑ:mɪneɪtə(r)]
n.<术>分母;共同特性
例句:
Common fraction: a fraction having an integer as a numerator and an integer as a denominator. (分数:一个有整数分子和整数分母的分数。)
And I've reversed the fraction here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sign here.(我交换了分子和分母,因为这里有个负号。)
扩展资料:
denominator用作名词 (n.)
(1)The first step is to rationalize the denominator of a fraction.
第一步是使分数的分母有理化。
(2)The second term in the last-written denominator can be dropped.
上式中分母的第二项可以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