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蓝色的蝎子
关于几个概念-地铁、城铁、轻轨 因为看到很多人,尤其是北京人(不带个好头)对北京地铁的名字乱叫,对地铁、城铁、轻轨的概念不清。所以才想起来写这样一篇日志的。 首先要说明一点,北京地铁公司已经统一把所有修建的线路统一命名为“北京地铁”即Beijing Subway。这样的命名是有依据的,是正确的。而很多无知的人对其的名字一直保持一个错误的叫法,而且多经纠正不知悔改,这里包括很多交通协管。他们不知道误导了多少外地人,如同在西直门站找了半天“城铁13号线的人”最后自己转出了站还多花了钱之类的事情比比皆是。 下面我给出这三个正确的概念: 1.地铁 又名地下铁道,英文Subway。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建隧道,铺设轨道,以电动列车运送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简称地铁。地铁主要是由线路、列车、车站等组成的交通体系。此外还有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照明、排水等系统。地铁线路由路基与轨道构成。轨道与铁路轨道基本相同。它一般采用较重型的钢轨,多为混凝土道床或碎石道床。轨距一般为1435毫米标准轨距。线路按所处位置分为地下、地面和高架线路3种。地下线路为基本类型;地面线路一般建在居民较少的城郊;高架线路铺设在钢或钢筋混凝土高架桥上,避免与地面交通平交,并减少用地。地铁列车均采用由电力动车组成的动车组。地铁车站是列车到发和乘客集散的场所,一般建在客流量较大的集散地。 这也就是说明北京在建和已经建成的1,2,4,5,6,8,9,10,13,八通都属于地铁。 2.城铁 又名城市铁路,或者城际铁路。是连接城市之间的铁路,其运营能力远大于轻轨和地铁。其轨道与地铁相同,一般采用较重型的钢轨,多为混凝土道床或碎石道床。轨距一般为1435毫米标准轨距。如天津到北京的城际铁路。 3.轻轨 轨道交通中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1.5——3.0万人次的成为轻轨铁路。若采用大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的统称为地铁。 当然,地铁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如建于地面上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之为轨道交通);而轻轨铁路同样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两者区分主要视其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 中等载客两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如莘庄——闵行轻轨铁路即是。而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10人/辆(超员为41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如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8号线、9号线即是。 目前,上海最大的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明珠线的客流量为:建成期日客流量为72.9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为2.04万人次;远期(至2020年)的日客流量为91.4万人次,即高峰阶段每小时单向客流量为5.15万人次。列车编组为6辆,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初期为5.5分钟,远期为2.1分钟。因此,轨道交通明珠线严格地说,不应称之为轻轨铁路,而应属于地铁制式轨道交通。 但愿不要再发生错误的称谓,一来被人耻笑,二来误导外地人关于机场线可以这样计算:4编车,天竺车辆段一共有车10辆。全程(从东直门出发到东直门结束)84分钟。1小时能运送60/84*10=7车的人。但具体每车装多少人我不清楚。按照大客流量计算的话,可以加车。
难得明白
UITP的广告 广告英文内容:Um,Mummy,why did you say that we need to think about the way we travel?Because it is hurting the world.And if we carry on travel on our own, things could get worse and worse,But, my teacher also says, if we travel together, things could get better and better.Choose public transport, and help to reduce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contribute to climate change, the world is your home, look aft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