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了
并不是同一样水果,而是有很大区别,榴莲个小,一个只有半斤左右,有点象菠萝但样子是园形,呈浅红色。菠萝密个头很大,一般一只有十公斤左右,小的也有六、七公斤,表皮呈土堂梨色,有钉状突起,大小不均,有一般浓香味,表皮不能吃,里面是由一个个小包来组成,最里是种子,种子外包一层黄色包衣,吃的就是这层包衣。菠萝蜜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英文名:Jackfruit. 又称木菠萝、树菠萝,原产印度,引入中国栽培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分布在海南、云南、台湾等热带地区。 菠萝蜜是一种热带桑科常绿乔木,果实6~7月成熟,果实巨大,最重达40公斤,被称为水果之王;果实结於树干,内藏无数金黄色肉包,肥厚柔软,清甜可口,香味浓郁;当地年轻人约会前会将其当作口香糖咀嚼几口,可以改变口腔异味;另外还有健体益寿的作用。此树树龄愈大,果也愈大,木材也愈坚硬,堪称"老当益壮"。参考资料:(海南旅游网)
中国作家林建
菠萝蜜菠萝蜜 (英文名:jackfruit, 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又名苞萝、木菠萝、树菠萝、大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称为“频那挲”(梵文Panasa 对音),宋代改称菠萝蜜,沿用至今。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的印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现在盛产于中国、印度、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国和巴西等地。我国岭南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及福建、重庆南部有栽培。是榴莲(Durian),又名韶子、麝香猫果,台湾地区俗称“金枕头”。属木棉科热带落叶,乔木,树高15~20m,一般认为东印度和马来西亚是榴莲的原产地,以后传入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和缅甸等国,中国海南也有少量栽种。榴莲叶片长圆,顶端较尖,聚伞花序,花色淡黄,果实足球大小,果皮坚实,密生三角形刺,果肉是由假种皮的肉包组成,肉色淡黄,粘性多汁,头一次食用榴莲时,那种异常的气味可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但是,也有许多人自从吃了第一口以后,感到酥软味甜,吃起来有冰激凌的口感,就会被榴莲那种特殊的回味和质感所吸引。榴莲果肉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香味独特,具有“水果之王”的美称。中文名“榴莲”并非源于“流连忘返”,“榴莲”是外来词汇,同“咖啡”一样是音译词。让你吃完以后‘流连忘返’。
最後放縦
菠萝蜜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又名木菠萝,树菠萝,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东南部有栽培。菠萝蜜在我国茂名、湛江、海南等地产量较多。树龄约300年的菠萝蜜树,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也可作黄色染料;树液和叶药用,消肿解毒。一般4年至5年开始结果。菠萝蜜果实硕大,长椭圆形,棕绿色,一般重8千克至10千克,最大可达15千克至20千克,为水果中果实最大之王。菠萝蜜果的果实浅黄色,品种主要分为湿包和干包两大类,湿包菠萝蜜果皮坚硬,肉瓤肥厚,多汁、味甜,香气特殊而浓;干包菠萝蜜果汁少、柔软甜滑,鲜食味甘美,香气中等;成熟时,皮黄绿或黄褐色,外皮有六角形瘤突起,坚硬有软刺;肉淡黄白色,味甘甜多汁,故名菠萝蜜。菠萝蜜果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品质以干包菠萝蜜果为佳,在雷州半岛地区多为零星种植于庭院中,菠萝蜜包大味美,而闻名遐迩。菠萝蜜春季开花,果实成熟于夏秋季节,成熟时香味四溢,分外诱人;果实大若冬瓜、形如牛肚、皮似锯齿,肚里黄灿灿的果肉浓香味美!菠萝蜜的浓香可谓一绝,吃完后不仅口齿留芳,手上香味更是洗之不尽,余香久久不退。连嘴馋的小孩子都知道,偷吃了菠萝蜜,是瞒不过大人的。为此,菠萝蜜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齿留香”。 另外,菠萝蜜的树一般比较高大,老树的根茎甚至是横跨马路的,长达十几米也是正常的,并且常有突出到地面,简直可以当长凳坐。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