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1

万有引莉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论文40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贪吃的猫猫410

已采纳

近5年来共主持或参加项目10余个,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第一作者20篇,SCI扩展版检索论文1篇,EI检索论文7篇,ISTP检索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英文论文15篇。主要经历(1) 2003.09~2007.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攻读博士,获“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工学博士学位。(2) 2005.12~2006.07,“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外语培训”,四川大学出国培训部。(3) 2003.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讲师。(4) 1999.09~2002.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攻读硕士,获“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学硕士学位。(5) 1998.06~2003.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助教。(6) 1994.09~1998.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大学本科,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学士学位。获得奖项/荣誉/资质(1) 2007.07.05,被评为“第十七届科技报告会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组织者”。(2) 2006.12.07-08,论文——“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在GIS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在“创新与发展.2006高校GIS论坛”会议上获得优秀论文奖。(3) 2006.12,教师教学档案,经过教学评估,由学校指派的教学专家、教师所在院系以及学生对教师听课打分,最终结果:优秀;(4) 2006.12,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5-2006学年度优秀班主任”。(5) 2006.12,被评为“年终综合评定优秀”。(6) 2006.11,被评为院“优秀产学研指导老师”。(7) 2006.06,指导11402124班柴树杉同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面向教学RDBMS(MyDB)的设计与实现”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8) 2006.06,获中国地质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9) 2006.06,“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指导11402124班王宁涛同学本科生毕业论文“Study on the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Alteration Information for Remote SensingImagery with ERDAS8.7—with an Example of Zhaoyuan,ShandongProvince”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同时获“省级优秀论文三等奖”。(10) 2006.03,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经考核成绩合格,结业。(11) 2005.12,荣获“2005年度先进工会工作者称号”。(12)2005.12,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四川大学)结业证书(500076),2005年2月至2005年7月,参加四川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英语高级培训班培训。经统考,成绩合格(总分115,听力23,口语29)。(13) 2005.12,2005年上半年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5级,PETS 5)(990705100040),笔试成绩54(17)、口试成绩3;(14) 2005.11,多媒体课件“计算机图形学”,荣获“省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黄晓萍、郭际元、王琪、郑贵洲、刘福江、肖启芝)。(15) 2005.11,多媒体课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荣获“省精品课程/省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郭际元、郑贵洲、王琪、黄晓萍、张唯、刘福江)。(16) 2003.12,2002~2003年度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团干部”。(17) 2003.04.13,通过由人事部统一组织的“全国职称外语B级考试”。(18) 2000.12,“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证书”。(19) 1998.12,“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

英语论文40篇

292 评论(11)

安德鲁鱼

这些论文的通病你都犯过吗? 每年都有来自中国的大量学术文章涌向高影响因子国际期刊,这些文章良莠不齐,有的被拒,有的大修,可谓是前赴后继。这些文章中很多都犯了一些通病,直接影响了文章的收录,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些这些论文通病,希望给作者们以参考,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1、 引言解释不清,学术论文的目的就是要推进科学研究,引言部分没有清晰解释为什么这项研究值得去做,为什么选择做这项研究。 2、试验设计不当或缺少必要的统计分析,材料与方法描述不足。 2、 证明论点的试验太少,结果过于单薄。 4、论文不够新颖,论点不够突出,缺乏必要的讨论。 如何避免上述问题 1、 投稿前要仔细阅读目标期刊的投稿须知,不同期刊对稿件的要求是不同的。也要阅读该刊物的近期所刊登的文章。 2、摘要的字数最好控制在150—250字,摘要应包括:背景(1句,有时可免),试验方法(1—3句),最重要的结果(4-6句),结论(1-2句)。摘要极其重要,多数读者只读你的摘要,或读了摘要再决定是否读你的全文。 3、引言部分要清晰的说明你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要向读者解释清楚研究的价值所在。 4、材料及方法:介绍试验地区和研究所用的材料,材料与方法描述的详细程度的标准是让别人可以重复你的试验。 5结果:写作之前应全面消化并浓缩你的试验数据,从中揭示规律性的趋势。着重描述重要的结果,灵活性使用图表,文字描述中应避免重复图表中的数据。采用副标题往往有助于文章的结构与可读性。 6讨论:讨论有时可与结果合在一起。应力求把结果放在一个框架内加以讨论,并与引言里提出的研究目的或假设相呼应。讨论应以证据为基础,避免主观臆断或无边际的推测。避免重复描述结果。应突出新的结果,说明其意义。应比较和讨论主要结果与前人所报到的异同。也可以讨论试验方法或结果的不足之处,并指出继续研究的方向。最后作出明确的结论。 7、参考文献:科研文章引用文献一般以20—40篇为宜。引用他人的论点时应注明出处,但是引述常识时则不需要引用参考文献。尽可能引用权威性和最新的参考文献,如果可能应避免引用会议论文集的摘要。应严格按照刊物所定的格式引用和列出参考文献。切记阅读引用的每篇文章。 8、由于大多数国际期刊的收稿率不高,所以你要仔细阅读投稿须知及格式要求,也十分有必要对论文的语言进行检查,找专业的论文语言润色公司帮助,确保万无一失。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

154 评论(15)

翔雨lollipop

根据学术堂了解,结论是SCI论文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对研究结果有进一步的认识。有些作者对结论写作认识不清,不是把结论写出结果,就是把结论写成摘要、引言。在写SCI结论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写作内容结论的内容应着重反映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及其适用范围,并可提出建议或展望。也可指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设想。因此,在结论中一般应阐述;(1)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及所揭示的原理和规律(理论价值)。(2)在实际应用上的意义和作用(实用价值)。(3)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和发展。(4)本研究的遗留问题及建议和展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写作都要具备上述内容。作者可根据研究结果的具体情况而定.但这点应是必不可少的。二、注意事项在对结论的内容进行阐述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用语应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用“大概”“也许”“可能是”这类词语,以免有似是而非的感觉,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2.不能用抽象和笼统语言一般不单用量符号,靠谱SCI论文润色,而宜用量名称,比如,不说“T与p呈正比关系”而说“××温度与××压力呈正比关系”。3.结论不能写成对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如果得出的结果的要点在正文没有明确给出,可在结论部分以最简洁易懂的文字写出。4.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也不必自我评价如用“本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本研究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等语句来作自我评价。成果到底属何种水平,读者自会评说,不必由论文作者把它写在结论里。5.不要出现“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这样的行文总的来说,作者在写结论时,要记得把握好写作内容和注意事项。另外,在写作格式上,要严格按照内容要求分层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3)等,每条成一段。如果结论段内容较少,可以整个为一段,用几句话说明三、检查修改由于SCI对论文质量要求很高,所以在投稿前对论文进行检查修改是必不可少的。不少作者对论文的检查停留在看语病错字上,其实,论文检查修改远不止这些。一般来说,作者检查修改论文可以从文章结构、文章数据、文章材料和文章语病出发。1.文章结构我们要调整文章的结构,结构的条理要清楚,但是要尊重文章的原有结构,否则可能越改越乱。结构的修改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1)层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畅。考虑SCI论文修改时,通常可以先从主副标题之间的关系来看论文的思路和层次。如果论文没设副标题,则就需要从内容去判断。如论文在内容上是否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联系;全文的布局、层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合乎条理;层次的脉络是否分明、顺畅;各段的分论点是否明确、协调;对杂乱无章的阐述要疏理通顺;删去重复和矛盾的地方,补上缺少的部分,达到全文意思上连贯通畅。(2)完整的结构。每一篇论文都会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一篇论文要有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协调一致,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有材料有分析的论证,有鲜明有力的结尾,同时还要审视各个部分的主次、详略得当。(3)严密的结构。一篇论文分为论点与论据,大论点与小论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论文结构松散,要加以紧缩,删去那些多余的材料,删去添枝加叶、离题太远或无关紧要的句段。为使结构严谨和谐,对全文各部分的过渡和照应、结构的衔接、语气的连贯等方面,也要认真地考虑和修改。2.文章数据我们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那些表述模糊的数据和案例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如果数据不充分的话,需要寻找相关的数据进行补充。对于SCI论文而言,在论文数据中实验数据更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那么对实验数据应该如何处理呢?(1)做实验前,尤其是新实验(哪怕是实验室其他人已经做了N遍的实验)先尽可能的写清楚实验步骤(protocol),这个protocol最好用英文写,并且做成电子版,存在自己的电脑中,打印一份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中,以后再用该protocol, 只需写明:参见xx页(referPxx。这样到时候写论文时,就很方便了)。(2)新的实验结果一旦得到,要将数据尽快整理成图表,用Powerpoint做成PPT格式,质量和格式就和准备发表一样,哪怕是隐性结果,并且将实验的相关信息和参数尽量详细列出,这样以后无论是开会做presentation还是撰写论文都会方便很多。(3)如果是阴性结果,和预测的不同,分析问题的可能原因,有无别的替代方法?是否要修改原来实验方案乃至整个实验设计。(4)同样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我一般一周至少一次)查Pubmed(生物医学最著名的、最重要的摘要数据库), 看相关领域是否有新的论文发表,如果相同思路的结果已经发表,就要及时调整实验方向。3.文章材料我们要对论文的材料进行再次的整合与修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引用的材料进行整合,使其能够简练准确地支持论文的观点。对不能支持文章的观点要大刀阔斧的进行删除,博士毕业SCI论文润色,否则就会造成论文的冗长。对于证据不足的文章,要重新去寻找充分的证明材料。对于引用的数据和名言之类的一定要保证其真实性。4.文章语病写好SCI论文后,接下来就是论文投稿了。那么在投稿时,职称SCI论文润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1)应注意查询拟投稿期刊的最新要求,以便在稿件的准备中尽早开始遵循期刊的习惯和格式。(2)投稿时应严格遵循期刊的相关要求,按规定的程序填写或添加投稿信息,如投稿信、摘要、文件类型、辅助信息、图件、建议的审稿人等,以满足期刊的要求。(3)Email地址必须准确,有些期刊要求主要作者和通信作者有相互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且主要是与通信作者进行投稿及投稿后的联系,这也是在投稿时需要注意的。(4)除了Email和FTP投稿形式需要一次性投稿外,通过网页的投稿可以采取暂时保存的形式分多次完成投稿任务,在最终递交稿件前,投稿系统需要作者确认所有项目均已完成并且允许作者修改。通常情况下投稿完成以后就不允许作者对已投的稿件进行修改,除非编辑和出版商要求作者作某些修改。(5)投稿成功以后,作者通常会收到一份来自编辑或系统的确认函,SCI论文润色,作者可根据确认函提供的稿件编号跟踪稿件状态及进行投稿后的联系(如要求加快稿件处理速度),可通过投稿系统规定的渠道或Email与编辑联络。(6)当稿件需要修改时,编辑会通过邮件通知作者需要修改的细节,作者应该通过指定的方式递交修改稿(投稿系统,Email或FTP)。

207 评论(8)

huangxinru7

众所周知,词语搭配逐渐开始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如今搭配成为语料库语言学领域较为繁荣的方而。很多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有兴趣,语料库现在依赖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它可以运行数千万字的文本。现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都集中在对数量足够大的自然语言词汇重复模式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将基于语料库讨论商务英语中关键词汇的词语搭配。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将把本论文的研究背景详细阐述,同时也将明确指出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会对论文的组织结构进行概述。‘文献回顾中,总结了语料库和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的文献,提供了搭配的相关信息以及它的具体定义和关键词等。这是我们研究的基础数据收集程序。通过计算列出数据,同时处理结果,并以科学和系统的方式加以分析。词表将被计算出来后,根据结果和比较,同时确定关键字。对于选择出来的四个关键词将被讨论,集中在词语搭配方面。最后,对商务英语语料库中的关键词的搭配研究会作出一个总结,同时并为进一步研究该建议。It is well-known that collocations are gradually beginning to occupy a relatively important place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Nowadays collocations become the flouring area of corpus linguistics. A lot of researchers are interested in this field. Corpora now relies on the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which can make the running texts of tens and thousands millions words possible. Recently, corpus-based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recurring patterns of lexis by looking at cUbktbTA蛛bUCz%^Lh

16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