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盈路
格陵兰——“绿色陆地”的由来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介于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面积达217万多平方千米,相当于其宗主国丹麦领土的50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格陵兰有84%的地区被重重冰山和道道冰川覆盖着,这里无论是高山还是平原,都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但是它的名字却十分美丽动人。“格陵兰(Greenland)”的英文之意是“绿色陆地”,追溯其由来有着这样一个典故:据古代北欧传统记载,公元982年,挪威有一个海盗,叫埃里克·德雷德,他从冰岛出发,独驾扁舟,远涉重洋、在浪迹天涯中发现格陵兰南部一个小山谷里、有一片方圆不到一平方千米的水草地,于是他回到冰岛就大肆宣扬他发现了一块“绿色陆地”。由此,这“绿色陆地”就作为世界第一大岛的名称流传至今。“格陵兰岛”与其名称极不相称,这里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严酷,一年四季、风暴凛冽,冰雪难以消融,岛上的降水也以降雪为主,格陵兰岛只是在周围沿海地区有一条狭窄地带没有冰雪,属无冰区,最大的无冰区不是在气候较温和的南部和西部,而是在气候酷寒的北部佩里兰德地区,那里气候干旱,雨量稀少,风暴怒吼,到处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有“北极撒哈拉”之称。岛上的植物非常稀少。绝大部分地区寸草不生,只是在气候较温和湿润的西部和南部,生长一些极低等的植物如地衣、苔藓等,在东南部的一些深山峡谷中,有少量的灌木丛和草地可供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放牧。南部的一个深谷中生长着寥寥无几高不过四五米的白桦树和柳树,被称为格陵兰唯一的“森林”。格陵兰并不是开天辟地就是如此酷寒的,据考证,远古时代,格陵兰和北冰洋地区气候非常温和湿润,那时,岛上树繁叶茂,群莺乱飞,呈现一派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景象,那时的格陵兰可谓是一片真正的“绿色陆地”。现在,人们在这一地区覆盖着冰块的海岸峭壁上,还时常发现热带和亚热带的动植物遗骸,如犀牛、野马以及银杏树等,就是一个生动的明证。只是经过大约1000万年的变迁,才变成如今这样严寒的气候。随着地球的日益变暖和大陆飘移,可以预见,在地球下一个温暖期,格陵兰真的会变成一块阳光灿烂、满岛春色的“绿色陆地”,重返昔日的光彩。 格陵兰岛既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84%)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或称冰盖)的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其冰层平均厚度达到2300米,与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差不多。格陵兰岛所含有的冰雪总量为300万立方公里,占全球淡水总量的5.4%如果格陵兰岛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而如果南极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就会上升66米。 在格陵兰岛那深广无边的白色寒冷世界里,降雪无法融化,于是年复一年地积累起来。新雪轻松柔软,每立方米重100公斤。实际上,新雪直接飘落冰面的机会并不多。由于常年狂风大作,六角形雪花在风中飞舞碰撞,渐渐磨去棱角,变成水泥粉一样的积雪,随风掉落在冰面,形成风积雪。风积雪的密度比新雪大,每立方米重400公斤。降雪一层覆盖一层,随着深度和压力的增加,新雪渐渐变成由细小雪晶粒组成的粒雪。到70~100米深时,雪晶体互相融合,雪晶体颗粒之间的空气被压缩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气泡,变成白色的气泡冰,或称新冰,新冰的密度达到每立方米820公斤。当埋藏深度超过1200米时,巨大的压力使新冰中的气泡消失,气体分子进入冰晶格,细小的冰晶体迅速融合扩大成巨大的单晶(最大直径可达10厘米),最终形成蓝色的坚硬老冰,也叫做蓝冰。被覆盖在白色新雪、粒雪及新冰下面的蓝冰,构成大陆冰盖的主体。而且,越是深层的冰,形成的年代越古老。据估计,格陵兰冰盖最深处冰层的年龄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100万年以上。 格陵兰岛现有居民约60000人,其中90%是格陵兰人,其余主要为丹麦人。最大的群岛则是加拿大的北极群岛,由数百个岛屿...这些巨大的河流不仅向北冰洋注人大量富含营养盐的淡水,也为北极地区的采矿业、加工工业及居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 格陵兰岛沉睡在丹麦慈爱的怀抱中,这里的土著人依然沿袭他们传统的生活习惯。丹麦官方的政策是禁止外界打扰土著...除油气资源外,北极地区还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煤矿以及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石棉矿、钨矿、金矿、金刚石矿、...

2岁半的猫
丹麦王国。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全岛面积约为216.61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比西欧加上中欧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格陵兰次大陆。
格陵兰岛既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约84.7%)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或称冰盖)的面积达183.39万平方千米,其冰层平均厚度大概是2300米,与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差不多。
扩展资料:
格陵兰岛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陆上和近海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仅格陵兰岛的东北部就蕴藏着310亿桶的石油储备,这几乎是丹麦所属的北海地区储油量的80倍。
格陵兰的铅、锌和冰晶石等矿藏具有经济价值。1970年代勘探出的铀、铜和钼矿前景看好,1989年又发现了特大型金矿,因气候和生态方面的顾虑未采取过度的矿产资源的开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陵兰岛
悠闲小猫
网上资料未必可信,下面是一段真实的故事。在十六世纪,一伙海盗经常经常出没在大西洋北部海域,他们为存放自己的“战利品”需要有一个岛屿作为根据地,于是便在两个岛屿之间进行选择,并为它们起了名字,这两个岛屿就是今天的“格陵兰”和“冰岛”。但是他们为什么选择了面积较小岛屿并名之为的冰岛呢,原因是冰岛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自然条件优越,但海盗们不愿意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所以就把这个满是温泉的小岛起了一个令人万望而生畏的名字——“冰岛”。他们也为附近的一个大岛起了一个充满是一的名字——“格陵兰”意为绿色陆地。以后的探险家们多次实地考察,才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但是“冰岛”和“格陵兰”的名字却流了下来。
迷路的豆豆
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丹麦语作:Gronland,格陵兰语作Kalaallit Nunaat)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平方千米,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千米,最宽处约有1290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 丹麦属地,首府努克(Nuuk,又名戈特霍布〔Godthab〕)。
霸气甫爷
关于格陵兰岛(Greenland)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代,大约是公元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到家乡以后,他骄傲的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的回来了,我还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Greenland)变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
人艰不拆XP
截止2008年:
216万平方公里(2008年1月)
格陵兰岛(丹麦语:Grønland;格陵兰语:Kalaallit Nunaat),是丹麦属地之一(另外一个是法罗群岛),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2,166,313.54 平方千米,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地处于北美洲与欧洲的交界处,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西部与加拿大隔海峡相望,北部濒临北冰洋,南部濒临大西洋,东部通过丹麦海峡与欧洲的冰岛隔海相望。
扩展资料:
格陵兰岛的天然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但包括石油、天然气、黄金和钻石在内的资源都埋藏在北极圈厚厚的冰层下面,开采不易。但美国专家认为,当全球气候变暖令巨大的冰层开始融化的时候,开采格陵兰的天然资源将变得更加容易。
据说因努伊特人以加拿大极地的岛屿作跳板,自北美渡海到达格陵兰西北部。他们多次迁移,从前4000年一直延续到1000年。每次大迁移都带有不同的因努伊特文化,已知的有约前1400年-前700年的萨夸克文化、约前800年-1300年的多塞特文化,还有邓达斯(即图勒)和因努苏克文化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陵兰岛
私人发艺工匠
您好,如果您指的是丹麦王国的海外属地(全境大部分处在北极圈内)与王国内的自治体“格陵兰”,那麼它的英文名为 Greenland,又译为格林兰。虽然它大约81%都被冰雪覆盖,但它的名字“格陵兰” (Greenland)的意喻为「绿色土地」。如果您的中文名字为格陵兰,那麼请参考以下翻译:「格陵兰」的英文名翻译写法与拼音一样是写作:Ge, Linglan 或 Ge, Ling Lan一般英文介绍自己是先说名「陵兰」再说姓氏(格」:Linglan Ge 或 Ling Lan Ge现在在护照翻译上多数将两个字的名字「陵兰」拼在一起所以常见到的正式翻译是:Ge, Ling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