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泊-李伟
“少年之爱,只有眼,不用心”。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好看,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虽然说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作品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可是在我心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电影要比莎翁著作好看。
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也是很多文人学者潜心研究的重点项目。早期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被列为重点研究作品,相信在很多人的中学时期,这部小说就被语文课列为必读书目。然而,我在看书的时候只是为两人的爱情发发感慨,全书读下来我看到的是因为两个家族的仇怨导致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导致两个年轻人先后死去,是一部伟大的悲剧。
也许那个时候年纪还小,不懂情爱,但是小说读下来我的震撼是很小的。相反的是,在我看到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后,我是真情实感的为小李子哭过的。
电影版对我来说好看在于两点,第一电影选角太成功了,第二电影的视觉效果和配乐。
电影中的莱昂纳多是颜值的巅峰时期,请各位品品这位罗密欧的盛世美颜。
此外,朱丽叶的扮演者克莱尔在17岁的时候也是美的不可方物。鲜衣怒马的少年搭配明艳动人的少女,颜值就像是落入凡尘的两位主演,这个组合就让这部电影相比小说鲜活了很多,也很符合很多书粉对原著的想象。
作为经典戏剧的现代演绎,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台词几乎完全还原原著,尽管在现在看来男女主的对白和平日生活的对白格格不入。有时候男女主的对白甚至都是诗,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用的莎士比亚原对白让两个人讲起情话来肉麻又有趣。
除了演员选角的成功,电影的画面也是很唯美了。
导演用老剧本拍出现代的气息,而且非常清晰地解释了原本的情感脉络,搭配唯美爱情片的画面,绝配了。罗密欧在夕阳下一身西装的瘦削剪影和光晕中点烟的侧脸还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初遇时在玻璃鱼缸对望的画面都让人心动不已。
此外,影片中现代的配乐也丝毫没有让我跳戏,反而让这部电影有了爱情电影该有的感动,电影中用了很多摇晃而又有力量的画面,让电影不止是浪漫。现代配乐的加入也丝毫没有冲撞原著的,让人很惊喜。
电影里,莱昂纳多出场的每一秒都像是行走的画报一样帅气,配上莎士比亚撩拨人的台词简直是绝配。在我心里,电影是比小说更能打动我的,也许就像是莎士比亚说的那句:“少年之爱只用眼,不用心。”
是芬妮呀
11月25日,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厦门开幕。同时,电影《少年的你》、《我的我的祖国》、 《夺冠》、《误杀》 均被 “最佳故事片” 提名。
不过,《夺冠》的主演巩俐、《误杀》的主演陈冲,却因 国籍问题 而与“金鸡奖影后”失之交臂,都没完成提名这项操作。
据悉,金鸡奖的提名、选定,并不完全依靠演技。它有一个 独特的要求 是:
刀刀吹雪
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经典爱情悲剧,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把背景设定在现代,不同于原著的古典,电影版的设定显得更荒诞,比如浮夸穿着,街上撩妹,当街火拼,但是内核是没变的,即对悲剧爱情的歌颂,对仇恨的鄙弃,对和平的希冀。
剧情基本同原著一样,只是时代背景换成现代,但整个故事基调和气质就随之有些改变,从古典压抑变成荒诞不经,原著的封建时代的阴郁气氛使这朵细弱洁白的爱情之花生之不易;现在换成现代背景,那种光怪陆离,喧嚣和暴力,更是衬托这份超越世仇和偏见的爱的不凡与脆弱。电影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属一个城市的两大世家,这两大世家把控着政治和经济命脉,说成盘亘着的两大帮派更合适。在一群穿着暴露,配色浮夸,发型怪异,整天只知打架泡妞的帮派小弟一样的人中,罗密欧(莱昂纳多饰)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个人思索和写诗。小李子年轻时的颜值绝对是一大杀器,没有哪个少女能不溺毙在那浅蓝色的双眸中。他因为朋友们追求刺激和娱乐,而去了朱丽叶的家族派对,并迅速与朱丽叶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后面的剧情和原著相同。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两幕:罗密欧在派对后偷偷和朱丽叶幽会,二人跳入泳池,碧蓝的水光硬着夜色中的一对璧人,月明星稀,夏虫、月华和繁星见证了一对心冲破了世俗的桎梏而彼此紧贴着以同一频率跳动,隐秘而美好;罗密欧听说朱丽叶的“死讯”,冒死回到城中,突破警察的重重包围进去朱丽叶的家族墓地,来到安放着朱丽叶的陵寝,鲜花和蜡烛簇拥中的她面容姣好,气色红润,似乎只是睡着了,罗密欧躺在她身旁,凝视着身边的朱丽叶,眼神中似乎倾注了永生永世的爱,他亲吻那玫瑰般柔嫩却充满死的气息的双唇,决然喝下毒药,去追寻他的毕生所爱。
小李子的颜值绝对是很大的看点。但是这部电影比较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情节比较忠于原著。用一种荒诞的手法表现这出旷世爱情悲剧,我觉得越是光怪陆离的背景,世俗的喧嚣,激烈的冲突,夸张的人性,就越凸显这份爱情的纯粹,真诚,如梵音,亦如对这荒谬的世间的救赎。
竹径通幽处
作为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要比原著更好看。虽然莎士比亚的原著是文学史上的著作,但是莎翁作品中的古英文对于我们这种英语不是母语的外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就算是英语母语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都很难理解,而电影的改编很好的避免了这个问题,因此对于我来说我觉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要比原著好看。
首先电影对莎士比亚原著中的对白和一部分情节进行了改编,使得普通观众在理解起来要简单得多。不得不说对于大部分的观众来说莎士比亚那个时代我们是不了解的,所以原著中的很多细节我们是理解不了的,再加上古英语的使用不仅对我们很不友好,即使是译本读起来也是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而这些问题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虽然这部电影是在离我们现在二十多年之前上映,但是相较于莎士比亚离我们的久远年代,这部电影我们还是很好理解的,许多对白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既利于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又没有失去原著核心的内容,并且电影中没有莎士比亚戏剧中啰啰嗦嗦的诗句对白。但从这一方面来看,电影就要比原著好看好理解。
另外,这部电影中很好的对原著进行了解读,即使看起来好像与原著的人物不是很符合,但是电影中的人物还是莎士比亚在原著中所呈现的人物,即使有些不同,但是却没有丢掉原著中的核心性格,而且更加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观众去理解。因此这部剧在剧情和人物的改编上在原著的基础上又带有我们现代的独特风格,对于我们来说更加好看。
原著中没有的,也是观众在看电影和读原著的选择中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电影中的音效、色彩的选择以及演员的演绎。在这部电影中也做到了这三者的完美搭配。因为读书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很直观,需要自己进行对场景和人物的想象,而电影就不需要,而是把场景和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方便观众的理解。并且在这部电影中,配乐的运用也是达到了极致,跟随者剧情的梦幻场景,配合着唯美的配乐;当场景变为男女主热吻时,
音乐又随之发生变化,完美的实现了背景音乐和电影场景的配合。在这部电影中,色彩的搭配也是用了心,整部电影的色彩都是浓重的色调,在色彩中突出电影中男主角罗密欧的“热烈与冲动”,更加轻易地将观众带入到电影所营造的世界里。并且电影中男女主对角色的演绎也很到位,两个人的形象也跟原著中男女主的形象符合极了,莱昂纳多的巅峰时期,颜值就不用说了,演技也是非常符合原著中的罗密欧,而克莱尔扮演的朱丽叶也是和莱昂纳多非常的般配。电影把这三个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所以相较于原著来说更加好看。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