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辉之恋
跑姿/Form:跑步时的身体姿势。
足部触地/Foot Strike:跑步时脚触地的方式。一般有前脚掌着地、全脚掌着地和脚根着地。多数人认为前脚掌着地更好,但目前并无定论。
配速/Pace:一般指跑步时每公里的用时。例如在一次五公里跑步训练中全程用了“五分钟每公里”的配速匀速跑完,则全程用时 25 分钟。
跑前热身运动/Warm Up:跑前 5-20 分钟的热身运动可以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环,减少受伤的风险。具体的活动可以是快走、慢跑或者动态拉伸。
跑后缓和运动/Cool Down:跑完后的放松活动,帮助身体恢复常态。
步频/Cadence:步伐的频率,每分钟的步伐数。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步频是 180 步。
5K/10K:五千米、十千米的缩写。K 指千米 / 公里。
Mile:英里,英美等国使用的长度单位。下次再看见英里时只要记住 1 英里约等于 1.6 公里就行了。
马拉松/Marathon:这个没人不知道吧。具体长度 42.195 公里,或 26.2 英里。
法特莱克训练法/Fartlek:看上去很高端,实际并不复杂。Fartlek 是瑞典语中变速跑的意思,指在一次跑步训练中交替使用快、慢的速度。如果觉得大量的匀速跑非常无聊,可以尝试这种方式来提高速度和耐力。
轻松跑/Easy Run:不记时间、距离的轻松的跑步。
恢复跑/Recovery Run:在完成一项艰苦的跑步活动后(如参加一次半马)的同一天进行的恢复性的跑步。
推进速度/turn over run :主要为了提高轻松跑的速度。增加两腿交换的效率。20-30米冲刺跑10趟,100米跨步跑12趟或200米快速跑八趟,一个礼拜最少练一次,可于轻松跑后做。但是不要在强度练习后或者LSD的同一天做。
变速跑/间歇跑SI/Speed Intervals:由瑞典人古斯塔夫•迈赫尔所创,又名“法特莱特跑”。训练时运动员利用自然环境,交替进行行走、慢跑、快跑,同时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决定加速、减速的时间和距离,适合体质较好或者有一定基础的长跑爱好者,通过变换速度,不仅可以加强人体耐力,而且能显著提高速度,对人体机能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最大有氧跑/VO2 max:顾名思义VO2 MAX是提高最大吸氧容量的练习,一般来说全力奔跑3-5公里距离时的速度是最大有氧跑,对于10公里或更短以内距离赛事的帮助效果特别显著。而5公里、10公里的速度是直接反映在马拉松成绩上的。
上坡跑/hill run:练习上下山坡,慢或快速交叉进行,能增强四头肌、小腿部、臀部、屈肌和臀肌肉的使用技巧和力量,在保持跑步速度上效果显著。
节奏跑/乳酸门槛跑/tempo run:乳酸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会使肌肉呈酸性,最终导致疲劳。节奏跑是采取合理的速度奔跑,使身体恰好处在一个临界点上,有乳酸产生,但是量很小。这样长时间的配速训练会有效提高身体去除乳酸的能力和效率,意即乳酸门槛提高了,这也就意味着下次以相同速度跑步时,将不会有那么多的乳酸堆积在肌肉当中,运动员得以在疲劳前跑得更快更远。节奏跑最大的特别是均匀的速度,均衡有力,以最省力的方式达到最高效率,从而取得最好的成绩。
长距离慢跑LSD/Long Slowly Sistance:一般是指20公里或以上的距离,是一种全程保持匀速,感觉比较轻松的训练方式,全程马拉松目标在三个半小时以外的跑者,以比赛速度进行即可,而目标在三个小时以内的跑者,每公里用时一般比正式比赛时慢20-50秒,训练目的是提高肌肉力量、耐力和有氧跑步能力,可以培养对长距离的耐心、勇气和信心。某种程度上讲,LSD的心理作用甚至比生理作用更大。
PB/PR:Personal Best/Record,个人最好成绩。没有什么比创造PB更让人兴奋的了。
兔子 /Rabbit:跑步赛事中的领跑员。一般是志愿者,他们对自己速度和节奏控制较好,在赛事活动中起到领跑的作用,可以帮助参加者提高成绩。一次马拉松赛事里可能会有三小时,三个半小时,四小时等不同时段的兔子。
净成绩 /Chip Time:跑步赛事中参赛者都会配戴记时芯片。净成绩即指芯片记录的成绩。为何很多时候净成绩会和比赛成绩不一样?因为跑步活动一般参加人数众多,比赛成绩起始时间以枪响为准,而每个人通过起点线的时间却是不同的。
Taper:在参加大项赛事前的几周,跑者会减少训练量,得到更好的休息,为比赛储备更多的能量,这就是 Taper。
醣原负荷法/Carbo-Loading:参加比赛前,即在 Taper 阶段,饮食中增加含糖更高的食物,为比赛储备能量。
霸跑者 /Bandit:因为没报上名,Bandit 们决定在比赛中混进人群照样参赛。
分段 /Splits:将一次长跑划分为数段,每一段就是一个 split。negative splits(后段加速)指比赛的后半段比前半段更快,一般认为这样更好。
波士顿资格 /Boston Qualifier:简称 BQ,指参加波士顿马拉松的资格。能获得 BQ 对于每一个跑者都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因为 BQ 的要求实在太高!
心率/BPM:Beats Per Minute。跑步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最大摄氧量/VO2MAX:衡量有氧能力的标准,指身体能够获得的最大氧气量。
内旋 /Pronation:跑步时脚掌内旋的程度。有正常内旋(normal pronation)、过度内旋(over pronation)和内旋不足(under pronation)三种。
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在从事有氧活动时,为了得到心肺最大的锻炼效果而需要达到的心率范围。这个范围一般是能达到的最大心率的 65%-80%。
无氧阈/Anaerobic Threshold(AT):更通俗的名称是乳酸门槛。指长跑中有氧活动转变为无氧活动,乳酸开始堆积的时候。通过合理的训练可以提高无氧阈,减少乳酸的形成。
磨损/Chafing:跑步时由于出汗而造成的衣物与身体的磨损。
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在长距离跑步 24-48 小时后的肌肉酸痛,在上下楼梯等时候更明显。
跑步膝/Runner’s Knee:在跑者群体中最常见的劳损,由于过多的训练造成。
外胫夹/Shin Splints:常见跑步伤痛之一,由于跑步造成的围绕胫骨处的疼痛。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训练过量造成的脚底的疼痛。
髂胫束综合症/ITBS:髂胫束指腿上从膝盖外侧大腿外侧臀部下,到在膝关节外侧小腿上的部位。ITBS 则指这段部位的损伤、疼痛。
个人最好成绩PB/Personal Best:只要你有成绩,就是那个最快的成绩,不管你是在那个比赛中跑出来的,甚至可以是你在幼儿园跑出来的。
赛季最好成绩SB/season Best:本年(赛季)内你的最好成绩,不管你是在大冬还是在三伏天跑出来的。
赛会最好成绩CB/Course Best:同一比赛可能跑了很多次,成绩最好的那次。
肖小月半仔
兔子,别称配速员、定速员、领跑员、pacer等,开创大型马拉松赛事“官兔”先河的是1999年的巴黎马拉松,组委会聘请的定速员和参赛者们一同起跑,并依照固定的配速前进,帮助跑者了解自身速度,不至于过快或过慢于预设时间。现在,国际上很多大型马拉松赛事,都不惜重金聘请品质优良的“兔子”,增加比赛的竞争性,特别是在柏林、东京等大满贯的马拉松赛事当中,组委会都会为了冲击世界记录或者赛会记录而重金邀请优秀的选手担当兔子。无论是世界知名赛事比如大满贯还是小到我国某一个小县城的半程甚至十公里的跑步赛事,兔子已经是赛道上不可获取的角色,并作为赛事重要组成元素而存在。尤其是现在中国(大陆)马拉松大爆发,各种兔子的招募、纷争的话题已经相当多了,这个群体也在逐渐扩大。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国内(大陆)马拉松当中的兔子,也即是我们在赛道上看到的半马200、230、300和全马300、315、400、500、600等“官兔”。
龙真妈妈
马拉松中的兔子是指那些控制速度节奏能力强的人,在大型比赛都会请这样的人来带领大家,引导气氛。
国际田联标牌赛事是世界各国赛事标准的风向标。对办赛城市而言,进入国际田联标牌赛事体系,是对马拉松赛事标准、水平、国际化的认可。
在深圳马拉松之前,我国内地已有北京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厦门马拉松、重庆国际马拉松、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兰州国际马拉松、广州马拉松、衡水湖马拉松、扬州国际半程马拉松、太原马拉松等10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其中,衡水湖马拉松、太原马拉松都是今年新增的金标赛事。
截至2018年,在国际田联标牌赛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金标赛事数量,中国都位居首位。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赛事积极参与到国际田联的标牌赛事申报当中。
在日前举行的2019国际田联路跑会议上,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楠介绍,自1981年首次在北京举办马拉松比赛以来,中国路跑运动已经历了39个年头,
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97年之前为第一阶段,彼时中国路跑基本是为竞技体育服务,大众参与度低,每年全国马拉松赛事不超过10场。从1998年至2013年为改革期,比赛关门时间延长,赛事逐步向大众开放,全国赛事数量增长到近39场。
此后至今为第三阶段。2018年,中国共举办800人以上的路跑赛事、300人以上的越野跑及其它规模赛事1581场,同比2017年的1102场增加479场,增长率达43.46%。路跑运动俨然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最喜爱的运动方式之一。
狮城*青云
forerunner领跑者回答者:叶武秋风 - 助理 二级 7-2 09:53leader回答者:chenyanfei - 经理 五级 7-2 09:53running leader回答者:落泪之雁 - 江湖新秀 四级 7-2 09:59Leader或forerunner回答者:翼神牙 - 魔法师 五级 7-2 10:01forerunner回答者:chaoji838 - 探花 十级 7-2 10:03
老猫啊老猫
马拉松术语——入门版知识全马/半马跑友们都习惯把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简称为全马和半马。全马距离为——42.195公里。半马距离为——21.0975公里。没有接触过马拉松比赛的朋友,真得很有可能当成是一匹马或半匹马~抽签由于马拉松比赛实际报名人数远远超过了比赛限定人数,这时就需要采用抽签制确定参赛名额。目前大部分采用抽签制的马拉松赛事基本都是拼运气。每次中签结果公布的时候,有些跑友因为中签很兴奋,而有些跑友却因为没有中签而失落。步频步频是指在某一单位时间下跑步迈步的频率,迈出步伐的速度越快,即步频越高。一般来说,正常走路时步频为95-125步/分钟,跑步时步频180则说明每分钟迈出180步。步幅步幅是指每迈一步的距离,以两脚中心的距离为计算,迈出的步伐越远即步幅越大。成人走路时正常步幅约在65厘米左右,普通慢跑者的步幅在0.8-1.4米。对于长跑者而言,步幅过大容易受伤,应当专注在增加步频,从低步频向高步频转化。配速配速这个词来自英文单词pace,用来表示跑步的速度,常见单位是多少分钟/公里。例如在一次五公里跑步训练中全程用了“五分钟每公里”的配速匀速跑完,则全程用时 25 分钟。兔子提到马拉松兔子,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那些赛场上衣着光鲜,佩戴有特殊明显的标志的领跑员们。他们一般都会绑着不同颜色的气球,或是穿着特定颜色的衣服,并且表明他们代表的比赛配速。参赛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跟跑哪个兔子。LSDLSD是英文词组Long Slow Distance的缩写,即译为长距离慢跑。LSD一般是指20公里或以上的距离,是一种保持匀速,比较轻松的训练方式。训练目的是为了提高肌肉力量、耐力和有氧跑步能力,可以培养对长距离的耐心、勇气和信心。撞墙撞墙是指在跑马拉松过程中遇上了跑步的极点,身体器官机能产生了暂时的失调,感觉无法再前进。造成撞墙的原因极其复杂,除了涉及能量代谢,它还涉及神经的保护性抑制、中枢疲劳、肌肉的兴奋收缩偶联功能下降等等多种变化机制关门马拉松比赛除了重点的关门时间,也有不同分段的关门时间。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参赛选手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地点的话,那这名选手就会被拒之门外,无法继续参加比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关门时间指的是枪时,而并非是净时。马拉松术语——进阶版知识330/430当你第一次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全马成绩是330或者是430,你是否一头雾水呢?是否当成了330分钟或430分钟呢?其实这只是对于马拉松成绩的简称而已。比如你跑完全程马拉松用时四个半小时,那么你的成绩就是430,三个半小时就是330,2小时40分就是240。Sub300对于每一个热爱马拉松的跑者来说,跑马成绩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仅看中成绩的整数小时,也各位看中半小时档。他们往往将自己期望的成绩作为核心目标,来激励自己平时的训练。于是,就诞生了Sub X的说法。比如,全程马拉松你想跑进3小时,那么就是Sub3或者Sub 300。PB人们常说的PB,其实是英文词组Personal Best的缩写,即个人最好成绩。刷新自己的PB,相信是每一个跑友都会追求的小目标。对于很多跑友来说,没有什么比创造PB更让人开心的了。PW与PB正好相反,是英文词组Personal Worst的缩写,即个人最差成绩,跑是跑完了但是成绩是最差的一次。即使你跑出了PW,也没必要沮丧失落,找出原因下次继续努力就可以。SB马拉松成绩中说指的SB,是英文词组Season Best的缩写,即赛季最好成绩,对于普通跑者来说,每年可能会参加很多比赛,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好成绩就可以称作为SB,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限。净成绩/枪时成绩现在基本所有的马拉松赛事方都会给参赛者提供记时芯片,而净成绩指的就是芯片所记录的成绩,也是最终的比赛成绩。鸣枪时的枪时成绩一般都比净成绩时间长,因为比赛参加人数过多,通过起点线总有先后,一些大型比赛从第一位过起点到最后一位经过,可能会长达半小时。心率心率即跑步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分为安静心率和运动心率。安静心率是指人体在未进行体育锻炼状态下的正常心率,即日常心率。正常人的安静心率一般在60~100次/min之间。运动心率即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保持最佳运动心率对于运动效果和运动安全都很重要。如果心率过高,会对身体健康不利,导致恶心、头晕、胸闷等,甚至还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最大摄氧量人在跑步的过程中是需要氧气参与能量代谢,强度越大所需要的氧气就越多。所吸收的氧气会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从而参与能量代谢。但是会在某一个时刻,无论怎么张大嘴巴,加快运动节奏或是加大运动强度都无法利用更多的氧气。这时血液利用的氧气数量就是最大摄氧能力。霸王跑霸王跑是指一些因为没报上名,在比赛当天强行混进人群参赛的人。他们没有号码牌,没有计时芯片,自然也没有成绩。同时,他们并不受组委会的安全保障,这是很危险的行为。所以,各位跑者千万不能进行霸王跑哦。马拉松术语——高阶版知识BQ相信跑马拉松的朋友们,都可能听过BQ这一说。那么BQ到底指的是什么呢?BQ其实是英文词组Boston Qualify的缩写,即波士顿马拉松报名门槛。举世闻名的波士顿马拉松因其极为严格的报名门槛,是全世界很多跑步爱好者心中的向往。除了赞助商和慈善名额,只有达到BQ成绩门槛的跑者才能参加这个殿堂级的马拉松。BQ按照性别年龄划分,比如18-34周岁的需要达到3小时05分(男性)、3小时35分(女性),完成该成绩要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几年前跑出的不算。同时,上述的比赛是波马组委会认可的资格赛事,而非资格赛需要组委会额外审核。WMMWMM是World Marathon Majors的缩写,即世界马拉松系列赛,这六场比赛代表了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马拉松运动的最高水准,它们分别是波士顿马拉松、伦敦马拉松、柏林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纽约马拉松和东京马拉松。WMCWMC是World Marathon Challenge的缩写,即世界马拉松挑战赛,有人也叫它为“777挑战”:即用7天时间,在世界的7个大洲,完成7场全程马拉松。也就是168个小时内,你要马不停蹄换乘飞机到达世界7个大洲的某地,然后在关门时间内跑完一场全程马拉松无氧阈无氧阈更通俗的名称是乳酸门槛。主要指长跑中有氧活动转变为无氧活动,乳酸开始堆积的时候。通过合理的训练你可以提高无氧阈,减少乳酸的形成,这样你就可以跑得更加轻松。节奏跑节奏跑最大的特别是均匀的速度,均衡有力,以最省力的方式达到最高效率,从而取得最好的成绩。这种跑法要求跑者按照中上强度和一定的速度,通过均匀的速度,跑10K~30K不等的距离进行训练。间歇跑间歇跑与节奏跑相比,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种训练方法更适合想提高成绩的高阶跑者,需要强大的毅力和执行力。这种跑法往往分组进行,比如亚索800训练法,按800米X10组来进行,训练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时间,强度非常大。排酸跑排酸跑也被称为恢复跑,排酸跑一般是在参加长距离比赛后,如全马、超马等,体内积聚下来的乳酸一时消除不了,当天又很累,于是第二天进行小量慢跑,帮助排酸,缓解疲劳。
卢卡与凯丽
“兔子”的学名叫配速员(pacemaker),也叫领跑员。最初源自狩猎活动里用来被追逐的猎物,可怜的兔子们其实是人类放出去供猎狗追逐的对象,不知这个说法可不可靠,不过画面感倒是十足。最初的兔子,是在专业运动员小范围内,队友间为了相互保驾护航而设。一个团队在不同的比赛阶段会安排速度稳定的选手领跑,其他人的任务就是跟住他的步伐,节省思考和变速的力气,保存实力为最后冲刺。兔子们最早带着不同颜色的气球,后来则因气球容易被路边树枝戳破而换成彩带,也有的比赛用刀旗,或是手举时间牌,以便大家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认出他们。现在,国际上诸如纽约、芝加哥等大型马拉松赛事,兔子队伍甚至达到上百人的规模,国内的北上广深等地的马拉松比赛兔子团队也越来越成熟,他们的职责就是带领数万名业余选手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赛。当然,这些兔子大多数也是从经验丰富业余选手里挑选,他们不为奖金,更多的是为了帮助业余选手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一般兔子可以分为三种:1.场地兔子:主要是在商业比赛的场地中长跑项目中领跑。2. 路跑精英兔:只为马拉松赛中的专业选手冲击好成绩带节奏。3. 路跑业余兔:他们在马拉松赛中带领业余跑者,一般各个速度级别都会设立一定数量的领跑员,一般来说配速团的人数和完赛时间的长度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