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我家小乖
IPO概述 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首次公开募股) 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 对应于一级市场,大部分公开发行股票由投资银行集团承销而进入市场,银行按照一定的折扣价从发行方购买到自己的账户,然后以约定的价格出售,公开发行的准备费用较高,私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部分规避此类费用。 这个现象在九十年代末的美国发起,当时美国正经历科网股泡沫。创办人会以独立资本成立公司,并希望在牛市期间透过首次公开募股集资(IPO)。由于投资者认为这些公司有机会成为微软第二,股价在它们上市的初期通常都会上扬。 不少创办人都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而受惠于认股权,雇员也赚取了可观的收入。在美国,大部分透过首次公开募股集资的股票都会在纳斯达克市场内交易。很多亚洲国家的公司都会透过类似的方法来筹措资金,以发展公司业务。IPO特点优点:募集资金 流通性好 树立名声 回报个人和风投的投入缺点:费用(可能高达20%) 公司必须符合SEC规定 管理层压力 华尔街的短视 失去对公司的控制IPO程序 首先,要公开募股的公司必须向监管部门提交一份招股说明书,只有招股说明书通过了审核该公司才能继续被允许公开募股。(在中国,审核的工作是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接着,该公司需要四处路演(Road Show)以向公众宣传自己。经过这一步骤,一些公司或金融机构投资者会对IPO的公司产生兴趣。他们作为风险资本投资者(Venture Capitalist)来投资IPO的公司。(风险资本投资者并非想入股IPO的公司,他们只是想在上市之后在抛出股票来赚取差价。)其中一个金融机构也许回被聘请为IPO公司的承销商(Underwriter)。有承销商负责IPO新发行股票的所有上市过程中的工作,以及负责将所有的股票发售到市场。如果部分股票未能全部发售出,则承销商可能要买下所有未发售出的股票或对此不负责任(具体情况应该在IPO公司与承销商之间的合同中注明)。IPO新股定价属于承销商的工作,承销商通过估值模型来进行合理的估值,并有责任尽力保障新股发行后股价的稳定性及不发生较大的波动。IPO新股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其次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体现市场的供求,并最终确定价格。美国IPO的准备过程: 建立IPO团队 CEO、CFO、CPA (SEC counsel) 、律师 挑选承销商 尽职调查 初步申请 路演和定价IPO招募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IPO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 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业属性、成长性、财务特性决定了上市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模型。目前较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收益折现法与类比法。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等。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即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P/B即股价/每股净资产),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价值,一般都采用预测的指标。市盈率法的适用具有许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要稳定,不能出现亏损等,而市净率法则没有这些问题,但同样也有缺陷,主要是过分依赖公司账面价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场价值。因此对于那些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如银行、保险公司比较适用此方法。在此次建行IPO过程中,按招股说明书中确定的定价区间1.9~2.4港元计算,发行后的每股净资产约为1.09~1.15港元,则市净率(P/B)为1.74~2.09倍。除上述指标,还可以通过市值/销售收入(P/S)、市值/现金流(P/C)等指标来进行估值。 通过估值模型,我们可以合理地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但是要最终确定发行价格,我们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方式,以充分发现市场需求。目前常用的发行方式包括:累计投标方式、固定价格方式、竞价方式。一般竞价方式更常见于债券发行,这里不做赘述。累计投标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新股发行方式之一,是指发行人通过询价机制确定发行价格,并自主分配股份。所谓“询价机制”,是指主承销商先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区间,召开路演推介会,根据需求量和需求价格信息对发行价格反复修正,并最终确定发行价格的过程。一般时间为1~2周。例如此次建行最初的询价区间为1.42~2.27港元,此后收窄至1.65~2.10港元,最终发行价将在10月25日前确定。询价过程只是投资者的意向表示,一般不代表最终的购买承诺。 在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价格并不事先确定,而在固定价格方式下,主承销商根据估值结果及对投资者需求的预计,直接确定一个发行价格。固定价格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但效率较低。过去我国一直采用固定价格发行方式,2004年12月7日证监会推出了新股询价机制,迈出了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于1994年11月发表了《关于招股机制的联合政策声明》,自此,香港的大型新股发行基本上采用累计投标和固定价格公开认购混合招股机制。 发行方式确定以后,进入了正式发行阶段,此时如果有效认购数量超过了拟发行数量,即为超额认购,超额认购倍数越高,说明投资者的需求越为强烈。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主承销商可能会拥有分配股份的权利,即配售权,也可能没有,依照交易所规则而定。通过行使配售权,发行人可以达到理想的股东结构。在我国,目前主承销商不具备配售股份的权利,必须按照认购比例配售。据报道,此次建行在香港交易所发行H股,截至公开招股截止日(10月19日),共吸引了760亿美元的认购资金,超过拟发售数量近9倍,而向香港公众公开发行部分更是获得了近40倍的超额认购倍率,其中国际发售部分将由联席账簿管理人根据多种因素决定分配,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原则上严格按比例分配,但分配基准可能会因为申请人的股份数目不同而分组决定,但也不排除可能会进行抽签。 当出现超额认购时,主承销商还可以使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又称“绿鞋”)增加发行数量。“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赋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可以在股票上市后的一定期限内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一定比例的股份,在此期间内,如果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直接从市场购入这部分股票分配给提出申购的投资者,如果市价高于发行价,则直接由发行人增发。这样可以在股票上市后一定期间内保持股价的相对稳定,同时有利于承销商抵御发行风险。如此次建行招股说明书就规定了可由中金公司及摩根士丹利添惠代表国际发售承销商于股票在香港联交所开始交易起30日内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以要求建行分配及发行最多合计3,972,890,000股额外股份,占全球初步发售股份的15%。
沐沐渔的天堂
1、Abigail 希伯来语 我父亲的快乐 2、Abina 未知 星期二出生 3、Acacia 希腊语 天真 4、Ada 日耳曼语 快乐 5、Adalia 德语 高贵 6、Adelaide 德语 高贵、善良 7、Adeline Adele 法语 贵族 8、Adelle Adelaide 德语 高贵、善良 9、Adonia 希腊语 美丽 10、Ady Adelaide 德语 高贵、善良 11、Agatha 希腊语 美好 12、Aggie Agatha 希腊语 美好 13、Agnes 希腊语 贞洁 14、Ailis Alice 爱尔兰语 真理 15、Alicia Alexander 希腊语 诚实 16、Alysa 希腊语 公主 17、Amber 英语 琥珀、宝石 18、An 汉语 和平 19、Angie Angel 希腊语 天使 20、Ann Anna 希伯来语 优雅 21、Anna 希伯来语 优雅 22、Anne 希伯来语 优雅备至 23、Antonia 拉丁语 无价的 24、Aure 希腊语 微风 25、Aurora 拉丁语 黎明 26、Autumn 拉丁语 秋天 27、 Beatrice 拉丁语 带来快乐的人 28、Beatrice 拉丁语 带来快乐的人 29、Bella Belle 拉丁语 美丽 30、Belle 拉丁语 美丽 31、Bena 希伯来语 聪明 32、Bertha 盎格鲁撒克逊语 华丽 33、Beth Elizabeth 希伯来语 奉献给神的 34、Bette/Betty Elizabeth 希伯来语 奉献给神的 35、Bianca 意大利语 白色 36、Bliss 盎格鲁撒克逊语 快乐 37、Blossom 英语 像花一样 38、Caltha 拉丁语 黄色的花 39、Camille 拉丁语 无邪 40、Canace 希腊语 风之子 41、Carly 拉丁语 小巧的,女性的 42、Iona 希腊语 花的名字 43、Ipo 夏威夷语 甜心 44、Cindy Cinthia 希腊语 月亮 45、Damara 希腊语 温柔的女孩 46、Danica 斯拉夫语 晨星 47、Daphne 希腊语 月桂树 48、Dara 希伯来语 睿智 49、Dawn 英语 黎明 50、Debbie Deborah 未知 蜜蜂 51、Delfina 海豚 52、Edana 希伯来语 快乐 53、Efia 加纳语 星期二出生 54、Eilene 爱尔兰语 光明的携带者 55、Eirene 希腊语 和平 56、Elaine 法语 光 57、Elana 未知 一种数 58、Eleanor 希腊语 光 59、Elina 希腊语 纯洁 60、Fawn 拉丁语 小鹿 61、Fawziya 阿拉伯语 成功 62、Faye 法语 仙女或者精灵 63、Felcia 波兰语 幸运的 64、Felicite 法语 幸运的 65、Fern 希腊语 蕨 66、Feronia 拉丁语 春天与树林女神 67、Galatea 英语 奶白色 68、Galina 俄罗斯语 欢快的,聪明的 69、Gamila 阿拉伯语 美丽 70、Gella 快乐 71、Gelsey 茉莉 72、Genet 非洲 伊甸园 73、Georgia 男孩名George的对应女孩名 希腊语 农夫 74、Haidee 希腊语 谦虚 75、Haile Haley 英雄 76、Halima 非洲语 温柔的 77、Halona 美国印第安语 幸运的 78、Hana 日语 花朵,盛开的 79、Hana/Hanaa 阿拉伯语 快乐 80、Hanna 希伯来语 生命女神 81、Harmony 希腊语 和谐 82、Ilona 匈牙利语 美丽 83、Ines 西班牙语 温柔的 84、Ingrid 日耳曼语 英雄的女儿 85、Iola 希腊语 紫罗兰色的 86、Iolanthe 法语 紫罗兰
大琳琳666
IPO知识介绍大全
IPO = Initial(首次)Public(公开)Offering(募股)= 首次公开募股,它代表着一家公司从完全私募股权走向公募股权的转折点。通常,IPO 和上市代表同一个意思。
什么是 IPO?
如果一家公司想要在公开市场上,通常来说也就是股票市场上进行募资活动,它首先应该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从这个概念上理解,上市就是 IPO,IPO 就是上市。IPO 代表着这家公司,从私有的、隐秘的状态,也就是其运营情况(比如营收、亏损、内部利益分配、董事会席位变化和股东增减等)不需要公众知晓的状态,变为公开的状态,也就是上述情况需要对公众开放知晓权的状态。
私有(私立)公司可以拥有股东,但通常数量较少。处于私有状态的公司不受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在中国,监管机构是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美国的话则是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处于私有状态的公司可以随自己(管理层、股东)的心意进行金融活动,而处于公开状态的上市公司则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得到审批之后才可以进行金融活动,比如披露财务报告、增发股票和回购股票、分配股利,甚至私有化退市。
但是,IPO 并不是从这家公司的股票正式在股票交易所开始交易起算的。事实上,IPO 通常需要 IPO 各方,包括私有公司、IPO 承销商、监管机构等进行长达数个月(通长三到四个月)时间的来回磋商、审批以及金融活动和运作才可以完成。也即意味着,IPO 的进程,从这家公司股票开始交易的三到四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为什么要 IPO?
IPO 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给公司的股东赚钱。IPO 对于公司和公司股东来说目的很单纯,主要是为了在公开市场上融到更多的钱来运营和发展,或者通过 IPO 出售手中持有的股权来实现套现,一般来说只有这两个目的。在阿里巴巴本次 IPO 当中,除了软银之外的其他主要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套现,其中雅虎将出售所持有所有股票当中的 1/5,套现近数十亿美元。外界普遍评价雅虎「赚短线熟长线」,但对于手里现今已经不多的雅虎来说,如此规模的套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IPO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也是证明其在行业和市场上的存在感和地位的一件事。
对于公司的成立和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通常是公司高管),只有通过 IPO,这些高管手中持有的股权才可以被按照股票价格换算成现金。因此,IPO 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种激励政策,代表着公司对于持股人为公司做出贡献的最高表彰。
IPO 之后,股票也可以被用作收并购行为当中的支付方式。(当然,在私有状态下公司也可以使用股权来支付收并购,但如上一个章节所说,现在进行这种金融活动需要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批。)
怎样启动 IPO?
通常来说,一家公司如果要 IPO 一般会选择一家或几家投行(投资银行)作为承销商。当然,公司完全可以自己运作 IPO,但现实中这种事情从来没发生过——投行在金融市场上的经验和运作能力太重要了。
承销商投行可以单独工作,或者一同协作,但通常所有的承销投行当中将有一家作为主承销商。
所有的承销商将聚集一系列银行和机构投资者来分散销售工作。通过分散销售工作,承销商也分散了风险。准备上市的公司选定了承销商之后将会和这些投行签订承销协议。承销协议当中基本已经定下了公司即将发行多少股票,募集多少资金,投行赚多少钱等具体细节。
美股的几大投行大家基本看新闻也都知道了:高盛、大摩、巴克莱、美银美林、瑞信、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其中巴克莱就是本次阿里巴巴 IPO 的做市商,但巴克莱并不在阿里巴巴 IPO 的承销商之列,属于阿里巴巴特别选定的做市商。做市商的意思就是在纽交所内部协调场内交易员,连接阿里巴巴和市场上的其他银行、共同基金等投资人进行双向报价工作的人,通常也是大型投行。
然后呢?
当准备上市公司和承销商签订承销协议之后,承销商起草并将向监管机构递交上市文书。
上市文书当中包含很多有关于该公司的重要细节,比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管理层情况、有否任何可能导致情况出现的法律问题,以及本次上市融资的相关情况,比如融资的用途,以及公司在上市前的股权情况。
监管机构将会严格审查上市文书中所提及的'情况,确保所有该呈之情况已呈,已呈之情况属实。
接下来,如果监管机构认为上市文书没有问题,可以准许上市,则会和公司一起敲定一个 IPO 时间。同时,承销商将会起草一个用于让社会公众了解准备上市公司的所有财务细节,以及包括本次 IPO 的股票发行量、定价、已有股东是否准备出售股票套现、套现多少等问题的答案——招股书。
承销商怎么挣钱?
之前提到过,承销商会负责为 IPO 发行的绝大多数股票找到买家。其实,承销商在准备上市的公司正式登陆交易所、其股票在公开市场开始交易之前就已经「买下了」所有的股票。之后,投行将以中间商的身份,将这些股票按照市价转卖给其他机构投资者、或者股票经纪人所代表的散户投资者,而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承销商的利润空间。
尽管现在像阿里巴巴这样体量的公司上市绝大多数情况都会找到多家投行作为承销商,但投行之间的竞争仍然是十分激烈的。就像招投标的过程一样,承销商在给准备上市公司进行报价的时候,除了申明自己能够提供的服务有多么的专业之外,还要考虑自己准备在这一单当中赚多少。而最后「中标」的投行通常在提供服务专业性和「佣金」的多寡上找到了平衡。
什么是 IPO 路演?
并不是公司设定了股票总发行量,设定了大概的发行价格,就有买家追上门要买了——对于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说,他们需要承销商帮助自己把招股书以及其他所有的需要呈现的资料推介给潜在的投资者,连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都不会例外——这个过程就叫做路演(Road Show)。
为什么叫路演?因为通常这个推介会要在一到两个星期内在全球各地上演多场,满足全世界各地投资者,比如美国、香港、新加坡、欧洲等重要投资者的需求。整个过程就像明星参加巡回演出一样,基本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演出。称其为路演十分恰当。
路演通常来说是为了大型的机构投资者准备的,比如养老基金、互惠基金、其他投行以及公募领域的基金准备的,较少有散户投资者会前来。
阿里巴巴路演引起了全世界投资者的关注,据外媒报道,在阿里巴巴全球路演纽约站的举办地点华尔道夫酒店,到会人数远超预期,「酒店大厅的电梯口都排起了长龙。」「排队差不多拐了十八个弯。」「有一千人来看路演,电梯等了 40 分钟。」……很显然,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没有那么多代表可以派出,阿里巴巴的路演吸引了非常多的散户投资者或者代表他们的投资经理前来观看。
IPO 发行价格怎样决定的?
IPO 定价基本水平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可能包括公司的经营业绩、发展潜力、公司所处的行业特点、IPO 的发行数量,以及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状态。
IPO 定价的确定工作由承销商和计划上市公司一同完成。
比如一家公司在私有状态下完成了数轮融资,融资额是多少?持有股权分配情况如何?公司估值几何?这些都是决定 IPO 定价基本水平的重要因素。Facebook 2012 年上市时,根据以上的情况基本确定了 IPO 发行价的区间在 38 到 40 美元左右。
计划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在临近 IPO 日期基本确定发行价格区间。然后 IPO 当天敲钟后则会根据做市商、承销商的累计订单水平进行多轮询价。询价的作用是确定开盘价格,而非发行价格。比如阿里巴巴本次在纽交所上市就经历了十轮询价,开盘价格从 80~83 美元不断提高,最终确定为 92~93 美元。
怎样确定在哪个交易所上市?
对于中国公司来说,上市有两种选择:境内上市和境外上市。国内的绝大部分公司都会选择在 A 股上市,而境外上市则可以选择香港、新加坡、伦敦交易所或者德国的德意志、法拉克福交易所、以及我们最近经常看到的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
在 A 股上市,股票可以供国内股民购买。而在境外上市则可以更方便地供应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者进行购买。当然,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国内的科技创业公司,而这些公司当中很多都接受了美元基金的早期投资,而且按照 VIE 制度在境外设立了实体,给境外上市,特别是在美上市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2012 年,阿里巴巴宣布在港交所退市,外界曾经风传马云对于上市融资没有好感,仍然希望自己把控公司。但实际上来说,阿里巴巴在港股退市有非常多的考虑隐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港股市盈率不高,无法体现 B2B 业务的实际价值。
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对于美国公司来说是必然的选择,而对于中国公司来说则是一种实力的象征、成功的代表。中国的三家互联网巨头公司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腾讯(0700:HK)选择了港股上市,百度(NASDAQ:BIDU)和阿里巴巴(NYSE:BABA)都选择了美股,其中百度选了纳斯达克;而阿里巴巴顶着进不了标普 500 指数的遗憾,在纽交所上市,创造了全球最大 IPO 的神话。
其实,对于在美上市来说,选择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阿里巴巴上市前一周金融界风传阿里巴巴「没有最终确定纳斯达克还是纽交所」,而我也以此为题在 TECH2IPO/ 创见 写过一篇报道。实际上这个传言应该没有太大的可能性,因为阿里巴巴在纽交所的交易代码已经确定,如果临时决定更换纳斯达克的话,未免太过仓促了。
那么准备上市的公司究竟应该选择纳斯达克还是纽交所呢?纽交所在国内有一个昵称叫做「大蓝筹」,属于经营业绩较好,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能力的公司;而纳斯达克的昵称叫「美股创业板」,曾经是科技公司和高增长公司的天然上市地点。这是两家交易所目前所有的上市公司风格决定的,并不是由交易所自己决定的。事实上,两家交易所的风格正在彼此交错。阿里巴巴选择在更加稳定的纽交所上市,证明了这个变化。
为什么说纽交所「稳定」,这还要从 2012 年 Facebook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悲催首日说起……简而言之,Facebook IPO 由于受到了金融界高度关注,IPO 首日当天交易量过大,一度导致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交易服务器宕机,交易产生严重的延时。阿里巴巴没有选择纳斯达克,或许跟这个情况有关。
对于阿里巴巴这样体量的 IPO 来说,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谁拿到了「这单生意」,就能够在今后更加扬眉吐气地对犹豫不决的计划上市公司发出邀请。
说到这里,其实计划上市公司要对潜在投资人路演,而交易所也要对计划上市公司进行「路演」。公司会根据交易所的「推销」表现决定在哪家交易所上市。
投资者怎样参与到 IPO 当中?
对于小型投资者,比如基金规模较小的投资机构或者散户投资人来说,直接参与到 IPO 发行申购当中几乎没有可能。这个逻辑很好理解——这些投资者的订单量太小了,而卖家通常会首先考虑大宗订货商。
除非投资者在承销商和做市商投行中拥有私人账户,则一般没有机会参与到 IPO 当中。
通常来说小型投资者也没有必要努力试图在第一时间抢购 IPO。逻辑也很好理解——就像小买家永远竞争不过大买家一样,大买家可不是直接在公开市场上竞买,比如对冲基金等可能早已通过承销商的关系在股票还未正式开始交易就已经抢到非常大量的股票了。交易开始之后,大买家通常会买到发行量当中非常高比例的股票,导致市场上的股票供不应求,股价飙升——很显然,小型投资者没有必要硬拼。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票在第一天都会暴涨,这是正常现象。在数个交易日之后则会慢慢回落到正常的价格水平,而通常这个时候市面上流通的股票也逐渐变多,小型投资者如果一定要持有 IPO 公司的股票,则可以选择在此时进场。
IPO 之后公司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家公司将完全从私有公司变为上市公司,也即一家需要对外界完全公开重要的财务和公司运营计划和事件的公司。如之前所说,无论公司想要增发股票、回购股票、分配股利,还是增减董事会成员、指定新的公司管理层人员、公司内部持股者需要出售股票套现,都需要向监管机构递交申请,经过审核后方可执行。本次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对阿里巴巴进行监管的监管机构就是之前提到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
通常来说,监管机构会要求上市公司按照公司自定的财务季度 / 年度划分,按时披露季度 / 年度财报。每次披露财报时必须召开股东大会,通常需要通过线下举行股东大会,并且提供公开的会议直播电话号码以供无法参加股东大会的持股者收听。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