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啃丸子:)
古董的英文:antique; curio; old fogey。
双语例句:
1.这不是真正的古董——你上当了。
This isn't a genuine antique ─ you've been done.
2.他们在设法把那张普通桌子当真正的古董推销出去。
They were trying to palm the table off as a genuine antique.
3.古董的价值依它们的保存状况和稀有程度而定。
The value of antiques will depend on their condition and rarity.
4.无价之宝的古董在大火中焚毁。
Priceless antiques were destroyed in the fire.
5.房间里摆放了古董。
The room was furnished with antiques.
6.他从事古董家具买卖已有25年。
He has been trading in antique furniture for 25 years.
正能量装饰
中国在一直使用古物和文物两个名词,不特别正式的场合也用“古迹”(约等于不可移动文物)。最典型的是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古物保存法》,1982年和200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两次公布《文物保护法》。从定义上看,国际社会在1972年界定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与我国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概念更为接近, 而“可移动文物”在西方往往被视作艺术品。也许是因为“文化遗产”和“文物”的概念并不相同,“文化遗产”一词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使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新世纪,2005年12月的国务院文件将原来的“文物”这个词用“文化遗产”来代替。一些高校院系、科研机构名称(比如XX大学考古系、XX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英译文(甚至中文本身)也由“文物”(cultural relics)而变更为“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文化遗产”理念早晚将会普及,如同当年“文物”取代“古物”的概念一样。另外,日、韩的对应于文物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文化财”,而不是文化的な遗物。对应于我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是文化财保护法,文化财既包括有形文化财(相当于文物),也包括无形文化财(相当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发明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是通行的文化遗产概念的重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