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30

JIE杰高升
首页 > 英语培训 > 共情名词英语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arenchao1983

已采纳

在20世纪,因研究“共情”而声名大震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是这样对其进行表诉的: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好像你是那个人一般。但同时,你也时刻记得,你和他还是不同的;你只是理解了那个人,而不是成为了他。共情还意味着让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了他。 另外罗杰斯在自己的文章中对于“共情”还有着 这样的描述:“渐渐地,我所理解的共情被扩大成一个咨询师的感受能力。当我和来访者共情的时候,我能感受到我体内升起一些无法言明的东西需要被表达。这可能听起来有些奇怪,也许有点让你摸不着边。但是我发现,每当我把这些无法言明的东西表达出来的时候,来访者都会从中找到共鸣,并终于为他们那些模糊的思绪和情感找到出口。”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共情”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尽可能地去“感同身受”,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来体验他人处境,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

共情名词英语

236 评论(10)

多儿的妈咪

简单分析一下,详情如图所示

161 评论(14)

缘来是你69

就是你能和别人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

190 评论(14)

cestlavie88

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移情、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共情通常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发生的一种积极的感觉能力。共情又分为广义的共情和狭义的共情,广义的共情是指所有人际场合中产生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广义的是以狭义的为基础的,因此,此外重点介绍的是狭义的共情能力。即指在人与人交流中表现出的对他人设身处地理解的能力。

243 评论(8)

爱吃之虎虎

心理学与生活_4:学会共情能力!

283 评论(11)

王豆豆228

共情(empathy),也叫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能力,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Hoffman教授认为,共情能力是一种人类生而具备且必不可少的能力。有趣的是,大多数对他人情绪敏感又反应强烈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因为太能感同身受,也就是共情能力过强。但事实上,真正的共情和上述的两种对他人情绪敏感的情况之间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共情的出发点是为他人的利益,而不是为自身的利益——共情是为了理解、体谅和缓和他人的苦难,而并非是出于自我保护。那么,正确的共情应该怎样做呢?1. 明确自己的情绪来自哪里首先,你需要觉察自己被他人的情绪影响究竟是由于感同身受,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还是仅仅只是被对方那种强烈的情绪感染了。有一个确认的方法是,在你看到他人心情低落,而自己也似乎因此变得低落时,问一问自己:我的低落是因为我尽量想象把自己放到了和对方同样的处境,所以体会到了Ta身在其中的痛苦;还是我只是看到Ta低落,觉得这种‘身边的人情绪不好’的感觉让我很紧张、焦灼,因此想让Ta恢复平静?如此一来,你能够区分自己是在共情对方,还是更多出于对自己的保护。2. “这真的与我相关吗?”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是出于害怕自己因此受到伤害,或是担心那是对自己的评价,那么,你需要明白以及去证实,他人的情绪可能与你无关。为此,你可以试着留心并记录下周围人情绪激动的时刻,克制住自己不去做出反应,比如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取悦他人。接着,你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对方的情绪是否是指向你的,是否真的预示了接下来Ta会对你造成伤害。此时你多半会发现,你并不是他人情绪的“受害者”。而如果你在得到现实的验证前已经抢先一步为了自我保护作出了反应,就会失去验证的机会,因为即使你没有被伤害,你也会归因成“幸亏我已经先有所行动了”。不仅如此,你甚至还可以在对方情绪平静下来以后直接向对方确认你的猜想和预设。3. 说服自己:我没有承担他人情绪的责任你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是为他人的共情,还是为自己的保护机制,你都用不着、也不能够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不管是多么亲密的亲人,伴侣还是朋友,你们也始终是独立于彼此的个体。因此,你在对他人的痛苦悲伤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要清晰地意识到:这是Ta的情绪,也是Ta的人生,我可以去站在Ta的角度上理解Ta现在的感受,但我不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除了情绪上的边界,行为上的边界也尤为重要。当你知道某个亲密的人陷入困境时,你可以告诉Ta你会支持Ta,可以给Ta提出一些建议,可以陪伴在Ta身边。但,你不能擅自为Ta做决定,也不能过度干涉Ta的选择,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出于“好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你不能代替他人痛苦,更无法拯救别人。

13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