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的海
冷战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交战”双方互相疏离,不接触,不交流,老死不相往来。但是现在世界是一个融通的地球村,民间军事科技同气连枝,要想完全隔绝是很困难的。有帮助请采纳。
Meow儿儿
coldcold[英][kəʊld][美][koʊld]adj.寒冷的; 冷淡的,无情的; 失去知觉的; [艺]有冷感的,冷色的; n.寒冷; 感冒,伤风; adv.完全地; 复数:colds最高级:coldest比较级:colder
阿囧小胖只
冷的英文:cold
cold 读法 英 [kəʊld] 美 [koʊld]
词语用法:
1、cold作“冷,冷天气”解时只用单数形式,且其前须加定冠词the。
2、cold在作“感冒”解时可用作可数名词,也可用作不可数名词,在与catch,take,get连用时,不定冠词a可有可无(英式英语用catch cold,而美式英语用catch a cold),但如果cold前面有形容词修饰,无论哪个动词与之搭配,不定冠词a均不可省略。
3、cold和have连用时,一般加a,表示状态,常与表示延续时间的状语连用。
短语:
1、catch a cold 感冒
2、cold water 冷水;凉水;凉开水
3、cold war 冷战
词义辨析:
cold, chilly, cool这三个词的共同意思是“温度低,冷的”。其区别是:
1、从温度上说, chilly最冷, cold次之, cool再次之。chilly指“寒冷”, cold指“冷”, cool指“凉爽”。
2、从人的心理上说, chilly是人所不愿; cold多指人所不愿、令人不快,也可指所期望的低温,为人所愿意; cool则多指温度宜人,令人感到舒服。
3、用于人时,cool指心境平和、冷静, cold指冷落、不热情,而chilly则不仅指不热情,而且不友好,甚至“冷酷”。
示例:
Rinse the vegetables under cold running water.
用冷自来水冲洗蔬菜。
哆啦C梦的梦
冷战(1945年至1990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冷战(英语: Cold War, 俄语: 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 1945年—1990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华沙公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此外,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直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为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争端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huang8023ta
冷战(1945年至1990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冷战(英语: Cold War, 俄语: 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 1945年—1990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华沙公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此外,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现在人们常说的冷战 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僵持状态***************************************************************^__^真心祝你学习进步,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另外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千万别忘记采纳哟!***************************************************************
aimyforever
冷战(英文:Cold War)指的是从1947年至1991年之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长期政治和军事冲突。在二战结束后,原先结盟对抗纳粹德国的美苏两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但两国持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美国代表了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代表了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两方也因此展开了数十年的对立。冷战的名称来自于双方从未正式交战的特点,因为在冷战期间,美苏双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为两国带来相互保证毁灭能力。在数十年的冷战中,双方的关系和冷战的激烈性也不断变化。重大的几次冲突事件包括了柏林封锁(1948-1949)、朝鲜战争(1950-1953)、苏伊士冲突(1956)、古巴导弹危机(1962)、越战(1959-1975)、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1989)、苏联击落大韩航空007号班机(1983)、以及北约优秀射手演习(1983)等等。他们透过军事的结盟、战略部队的布署、对第三国的支援、间谍和宣传、科技竞争(如太空竞赛)以及核武器和传统武器的军备竞赛来进行非直接的对抗。美苏两方在许多第三世界的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的冲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地带。为了减缓核子战争的风险,两方曾在1970年代,试图以缓和政策减缓军事对立。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就在隆纳·里根政府的执政下,对苏联发起了一系列外交、军事和经济上的攻势和施压,再加上共产国家本身的经济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停滞,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实施了经济改革(1987)和开放政策(1985)。然而,东欧国家从苏联独立的倾向却只增不减,尤其以波兰的团结工联最为突出。种种压力累积之下,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停止了对东德的支援,导致了苏联其下的卫星国,在数周内一一脱离,令苏联最后在1991年年底彻底解体。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冷战使当时无数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都发生重大改变,留下的影响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战中的核战争和间谍战等成分也成为了大众文化常见的题材。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