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82

知足知不足m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新闻分析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achelliu1

已采纳

新闻可以没有导语和背景, 但是不能没有标题。标题对于新闻就像眼睛对于人一样重要, 它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 它用简约的文字浓缩了新闻报道中最精华、最值得关注的内容。人们说: “题好一半文”, 这正强调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如同做事, 英语有谚云: “A good beginning ishalf the battle.”一则好的新闻标题能给新闻报道锦上添花, 起到画龙点睛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作用。西方一些报纸较早重视新闻标题的使用。美国报纸在南北战争其间已经普遍采用多行标题,有的报纸关于林肯被刺消息的标题多达十七行。英国报纸学习美国报纸的编辑方法, 在报道普法战争时也已经使用多行标题, 有的报纸关于法军溃败的报道标题则有十行之多。在国际报道中, 英语新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标题又被视作英语新闻报道全文的精炼概括。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 编辑们往往采用各种手法以提升新闻标题的吸引力。而这同时也给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带来了不少挑战, 新闻翻译工作者需要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进行深层次把握, 同时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理论将原英语新闻标题的形、神、韵, 用汉语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英语新闻标题在措词、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特点比较鲜明突出。1 措词在英语中, 新闻标题称为headlines, 居于新闻报道主体内容之上, 在报刊杂志中, 其版面空间是相当宝贵的, 应当尽量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信息量, 这就对英语新闻标题的措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 英语新闻标题中广泛使用名词和简短小词(midget words) 。为节省笔墨和空间, 标题中的虚词( 又是包括系动词be) 被省去, 剩下的主要是实词, 特别是名词。而名词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 信息量大, 同时又具有广泛的语法兼容性(grammaticality), 它可以充当多种词类, 如形容词、动词、副词等的角色, 也可以以简约明了的形式和结构表达完整句法概念, 例如:The Columbine Tapes 影带惊魂The Population surprise 人口下降( the de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surprises people)Superkids? 超级儿童之谜(can supermen creat superkids?)力求用有限的文字来表达清楚新闻的内容,英语新闻标题除了使用名词之外, 还偏爱选用那些短小精悍或字母较少的词。这些短小易懂、形象生动的措词不仅能增强新闻的简洁性和可读性, 而且还能调解美化版面节约篇幅, 例如:aid = assistance( 帮助)body = committee/commission( 机构, 委员会)blast = explode( 爆炸)ban = prohibit/forbid( 禁止)end = terminate( 结束, 中止)nod = approval ( 批准, 同意)poll = election poll/public opinion poll ( 选举民意调查、民意测验)其次, 英语新闻标题中还多使用“时髦词”(Vogue Words) 。“新”是新闻的生命, 同时也是新闻语言的生命。这是由新闻的本质所决定的。新闻报道要放开眼界、与时俱进, 将一切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潮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首先就反映在新闻标题上。英语新闻中的时髦词美不胜举, 例如:Year 2000 Bug Unstoppable for some companies.计算机千年虫问题迫在眉睫。American Online: Often down, Never Out.美国在线: 屡挫不败。时髦词语是时代的产物, 是社会经济变革和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晶。一类是旧词赋新意, 如:copy( 复制) , mouse( 鼠标) , web( 网站) 等。另一类是新词, 如: com, e- mail, e- commerce( 电子商务) ,cyberbank( 网上银行) , cyberchat( 网上聊天) 等。再次, 英语新闻标题为追求简介常使用缩略语和数字, 例如:

英语新闻分析

178 评论(14)

clover2011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征及汉译方法探析

摘要: 新闻报道一般分为标题(headline)、导语(lead)和正文(body),其中,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读者阅读时的向导。有新意的标题可以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个好的标题也同时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它提纲挈领、言简意赅。英语新闻标题的文体自有其特点,本文拟就从修辞格的应用上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

关键词: 英语新闻标题文体特征修辞格汉译

新闻的标题如同一本书的书名一样,读者的第一印象即由此而来。有的标题平庸而常见,而有的却新颖独特,言简义丰。 适当地运用修辞格是使英语新闻标题独树一帜的好方法。所谓修辞,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技巧。为了达到吸引读者、概括新闻内容的目的,英语新闻标题常常采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有意识地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尽量保留原文的修辞特色。下面探讨的就是六种常见的修辞格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应用。

1、头韵(alliteration)

头韵是音韵修辞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与其他修辞手段相同之处在于它同样对语言进行提炼,以达到超出语言表层结构的特殊意境,赋予语言更丰富的内涵所不同的是,头韵和尾韵利用了发声的音响效果,表现出语言符号的深层语义。在诗歌、散文等文学语言中被广泛应用,在广告、标题等特殊用途英语中也常常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简言之,头韵是在词的开头重复相同的元音或辅音,产生音韵优美的效果。

英语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头韵的修辞手法,使得标题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以下是摘自近期英文报刊或杂志的一些头韵的例句:

Russia Rearms

Road to Renewal

Protestants Protest

Medicine for Melancholy

Undocumented and Undeterred

英语喜押头韵(alliteration),而汉语少见头韵, 倒常见尾韵(ending rhyme),各自的音韵特色在翻译时也很难转换。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英语头韵的修辞格应该如何充分翻译呢?英汉两种语言都各有特色,我们在翻译时要充分发挥这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最理想的情况是保留原语言的修辞特征和效果,如果不可行,则可适当采用汉语里的修辞手法,力求达到与原标题一样生动、形象的效果。如:

Ballots, no Bullets.(TIMES,1995)

我们可以翻译成“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样的翻译尽管没有把原来的ballot的字面意思充分译出,是一种意译。但综合整篇新闻内容,考虑到原标题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汉译时我们可以适当地采用汉语的修辞格以求最大限度地达到与原标题相当的表达效果。“要和平,不要战争”首先在结构上是与原标题基本一致的,英语标题是后半句比前半句多一个单词,中文也尽量做到后半句比前半句多一个汉字。而从修辞上讲,汉语标题也适当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要”与“不要”,“战争”与“和平”形成强烈的视觉与意义对比,同样可以达到增强语气的效果。

2、尾韵(rhythm)

尾韵,又称押韵,利用词尾读音相同,意义相辅或相悖的词组成标题,达到音韵和谐,表意鲜明突出的效果。下面几则是摘自近期英文报刊或杂志的'一些头韵的例句:

An Eye High in Sky

Young Wheelers, Big Dealers

Desperate Need, Desperate Deed

对于英语标题中的尾韵,翻译原则与英语头韵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在翻译时要充分发挥这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最理想的情况是保留原语言的修辞特征和效果,如果不可行,则可适当采用汉语里的修辞手法,力求达到与原标题一样生动、形象的效果。如:

“After the Bloom, Everything is Gloom”可翻译成“萧条不再,繁荣即来”。原英语标题的“bloom”和“gloom”构成尾韵,而汉语译为“不再”和“即来”也达到了押韵的效果。而从结构上讲,译文也与原标题一样工整对仗,不失为一种好的翻译。

3、仿拟(parody)

仿拟指的是套用那些人尽皆知的习语、谚语、典故、名诗佳句、文学名著或名人名言,以达到新奇幽默的效果。在新闻标题中灵活使用仿拟的修辞手法,不但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新闻内容,更能瞬间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注意力,让人回味无穷。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

To Save or Not to Save

A Tale of Two Hearts

Liberty Is the True Mother of Invention

They Came, They Saw, They Were Conquered

在翻译这部分英语新闻标题时要相对于上文提到的音韵修辞格的汉译要容易得多,因为大部分被使用的习语、谚语、典故、名诗佳句、文学名著或名人名言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译法,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把握好标题的内涵,把“仿拟”的具体内容以适当的方法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如:

India and Pakistan: To Fight or Not To Fight? 这个标题显然谈论的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双方局势日渐紧张,标题一目了然,直指印巴要害。英语标题仿拟的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对白“to be or not to be?” 直接译为“印度、巴基斯坦:是战是和?”就可以了。

4、双关(pun)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如:“Men Recommended More Clubs for Wives”这里的club有两个含义,一是俱乐部,二是棍棒。既可以理解成男人劝女人多去俱乐部玩又可理解为男人对女人棍棒相加,两种理解在意义上形成鲜明对比,其中体现的虚伪的大男子主义就更让读者憎恶。

双关的修辞手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字游戏,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情况下都难以全面传达双关文字的全部含义。如:Microsoft Opens a New Window. 这里的“window”就是一个双关语,既有本意,又指微软的新产品window XP.这样就只能通过直译加注的方法来解决了。

19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