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花生
01 将自己的母亲杀害 弑就是“杀”的意思,弑母就是将自己的母亲杀害,形容一个人残忍,没有人性。 弑母是什么?残忍的将自己的母亲杀害。 4月25日,福州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人处获悉,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已经被抓获。吴谢宇于4月21日在重庆江北机场乘机时被抓。身上带了30多张身份证,通过网络购买,三年来一直在国内活动。 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发布了一则悬赏通告。2月14日情人节,警方发现一名女子谢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内,其22岁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悬赏万元缉捕。犯罪嫌疑人吴谢宇就读于北大,作案后封死了住处,将尸体用塑料布层层包裹,还放入了活性炭吸臭。弑母后,还以母亲名义贷款。 北大学子吴谢宇精神有病吗?有暴力倾向吗? 从他的同学们和邻居所有的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他精神没有问题,人很和善,根本就没有暴力倾向,至少从来没有表现出来。 感谢重案组37号公号独家采访了吴谢宇的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以及老师。在他们眼里,吴谢宇是一个成绩优异,待人友善的人。 “神一般的存在。”这是多位同学不约而同的评价。从小,谢天琴便以儿子为荣:中考第一、北大学子、GRE成绩全球前5%……福州警方人士透露,作案现场布置缜密,涉嫌杀人后还曾以母亲的名义借债一百多万元。 发出悬赏通告,距离尸体发现,已过去了19天。知情人士告知,谢天琴遇害,是在7个月前。知情人提供的在逃人员信息登记表显示,2015年7月11日,嫌疑人吴谢宇涉嫌在其母亲谢天琴住处,因琐事口角与母亲发生纠纷,随后涉嫌杀死谢天琴后脱逃。 2015年5月16日,吴谢宇在北京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3位创始人,最后一次见他。三位创始人回想起一个细节,在吴谢宇领取奖学金之前个把月,他曾提出提前支取奖学金急用。 “当时,以为他为了出国。”三位创始人有些懊悔,“出了这样的事儿,无论如何都是令人扼腕的……我们错过了与他最后一次的沟通。” 与母亲关系一直很僵吗? 谢天琴遇害那年49岁,是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的历史老师。 一位2008年毕业的女生称,高一时谢天琴曾经是她班主任。她称,谢老师平时话不多,挺内向的,很疼爱学生,“我想家,她还带我去她家吃饭,很细心。” “她很疼爱她的儿子,从他儿子小时候起,就以儿子为荣。”这位女生记得,谢天琴丈夫在几年前因病去世,当时,吴谢宇还在上初中,此后只剩母子俩相依为命。 吴谢宇高中同桌王华东(化名)记得,高中时,吴谢宇几乎每晚都和母亲通话。大学期间,两人曾一起住过几晚,他也每晚必和母亲通话。 吴谢宇初中老师记得很清楚,每逢三八节、教师节,吴谢宇即使上了大学,也会发去短信祝福。“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孩子,不然不会这么惦记老师。” 弑母是有预谋的吗? 犯罪嫌疑人吴谢宇作案后,封死了教职工宿舍,并将母亲尸体放在床上。尸体用塑料层层包裹,并在每一层缝隙中,放入了活性炭等吸臭。此外,他还在房间内安装了监控,并且连接了电脑。“弑母后,他又用母亲名义贷了款。” 接近福州警方人士还对媒体表示,“凶案用的摄像头、活性炭都是网购的,淘宝物流、现场指纹等都指向了吴谢宇作案。” 警方还透露,吴谢宇此前曾伪装其母亲口气到处发QQ借钱,借了100多万元。从作案后的冷静、周到看,嫌疑人是预谋作案无疑。 吴谢宇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现在爆出的有限信息分析,嫌疑人无疑透露出是一个冷静、冷酷、高智商的性格,塑料层层包裹、活性炭吸味、视频监控尸体、7个月后发案、网购30张身份证,这些情节无一不通露出此人躲避惩罚心思缜密,对母亲的死亡没有丝毫内疚。涉嫌杀人后还曾以母亲的名义借债140多万元,说明毫无廉耻,为自己及时行乐、长期潜逃做资金准备。他是一个法盲吗?都读到中国的最高学府了,法盲说的通吗? 残忍的手段,周密的计划,高智商犯罪,给这个极端的案件带来诸多疑团。太多问题没有答案,太多谜底未能揭开……当吴谢宇掌握着大量信息的人被抓消息传出,人们仿佛找到了一个久违的出口:激动?焦虑?心痛?遗憾?我们的心里可谓五味杂陈。 审讯还需时日,且耐心等待。只是在这些答案出来之前,我们依旧可以思考一些问题,探讨这起“完美犯罪”的失败之因。 出了什么问题?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并不仅仅只有智商,还应该有情商,有处理一些无法用公式、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在这起案件中,吴谢宇并没有选择其它“迂回”方式处理其与母亲的“矛盾”(案件尚未真相大白之前,我们姑且这样认为),代之以极端的方式,这并非一个正常人的选择。 导致吴谢宇出现这种处事方法的重要原因,无疑是教育结出的果。当我们的教育一味强调成绩,唯“分数”论时,势必也会让部分学生将“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人的唯一目标。时至今日,这个案件发生将近4年,我们谈论起吴谢宇时,依然将“学霸”、“北大”、“第一名”等置于最显眼的地方。成绩成了吴谢宇最引人注目的点,也成了他身上最醒目的符号,掩盖了其他的一切。 只是,教育的目的并非培养高智商的人,而是为了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格是怎样的?健全人格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格的正常和谐的发展,是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端倪:吴谢宇的父亲2010年因肝癌去世,谢天琴坚决拒绝了学校给她的抚恤金,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抚养好儿子。吴谢宇的学校在得知了他父亲病故的消息后,也想给他发一笔助学金,也被吴谢宇拒绝了。 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表露任何的“弱点”的吴家母子,都很要强,但在这要强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母子之间的矛盾呢? 从吴谢宇在弑母后以母亲的名义向亲友借款140万元来看,他对金钱的渴望并非如母亲表现的那样“抗拒”,甚至和母亲的态度相反。 管中窥豹,日常生活中,吴谢宇在做一些决定时,母亲的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猜测:极度克制自我的母亲,一直压抑着吴谢宇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始终无法找出一个可以释放的出口,更无法做最真实的“自我”,时间越长,矛盾越深,“别无选择”的吴谢宇有通过最残忍的手段让母亲消失,从而获得“自由” 但是,这种“自由”的代价太大,太过惨烈。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家庭悲剧,也是一个社会悲剧。 但愿这仅仅是个案。
伊斯坦布尔之夜
在弑母事件发生之前,吴谢宇一直都是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学习成绩优异,听话,懂事,在教育他的过程中父母很少操心,也很享受别人对儿子的夸赞。从小到大,吴谢宇最出众的就是学习成绩,始终保持班级前几名。中考名列前茅,高考更是直接跳过,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即便是到了人才济济的北大,吴谢宇的学习成绩依然十分出色,更获得了大量的奖学金。而且还为出国留学积极准备着,即便是参加出国英语培训,也能获得奖学金。由此可见,在学习方面,吴谢宇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是学习成绩好就代表一切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弑母的原因是帮母亲“解脱”?吴谢宇归案后,大家都很好奇他究竟是出于怎样的动机才能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下狠手,而且还是蓄谋已久。在庭审中,吴谢宇说出了事情背后的真相。他说,他想帮母亲“解脱”。父亲离世后,吴谢宇的母亲状态很不好,很多事也不愿主动和吴谢宇分享。尤其是2015年寒假,有段时间,他的母亲生病,胃口又很差,吴谢宇认为母亲这种状态很难受,于是便产生了想帮母亲“解脱”的想法。同时最开始,他还打算母亲离世后自己也随她而去,然而当他按照计划执行后,却被母亲的惨状所吓倒,失去了轻生的勇气。2021年8月,吴谢宇案件在福州中院审判,结合吴谢宇的种种罪行,最终决定判处死刑,并处罚金10万3千元。虽然早有预料,但是当死刑的判决结果传到吴谢宇耳中时,他还是怕了。他没想到自己这一生会是这样的结局,他心有不甘,同时也心有悔意。只是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后悔药,也不可能时光倒流。吴谢宇亲笔信曝光:我真的不甘心,我才27岁审判结果公布后,吴谢宇决定上诉。而近日为他进行二审辩护的律师新增加了一位:徐昕。为了能够让徐昕答应为自己辩护,吴谢宇写了一封亲笔信,而信中的部分内容也被公之于众。吴谢宇表示他真的不甘心,他不想这一辈子就以这样一个罪人收场。他认为自己才27岁,还有很多事可以做。之前年少无知,如今已经改过自新,所以他想能够获得机会重新做人。从吴谢宇的亲笔信中能够感受到他的求生欲望很强烈,字里行间透露出不想死和心有不甘。然而最终他能否经过二审获得转机,还得等待二审的进行。结语吴谢宇事件的发生,着实让人震惊。同时也让更多的家长开始审视自己,过度关注孩子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方式究竟对不对?好不好?吴谢宇学习成绩十分出色,但最终却从天子骄子变成了“恶魔般”的人物,这其中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关系。而这个例子也确实值得家长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