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maggie
一 赞同 positive adj.肯定的,实际的,积极的,,确实的 favorable adj.赞成的,有利的,赞许的,良好的 approval n.赞成,承认,正式批准 enthusiasm n.狂热,热心,积极性 supportive adj.支持的,支援的 defensive 为……而辩护 二 否定 negative adj.否定的,消极的,负的,阴性的 disapproval 不赞成 objection 异议 opposition 反对 critical 批评的 criticism 批评批判 disgust vi.令人厌恶,令人反感vt.使作呕 warning detestation n.憎恶,厌恶的人,嫌恶 indignation 愤慨 contempt n.轻视,轻蔑,耻辱,不尊敬 compromising n.妥协,折衷v.妥协,折衷 worried adj.闷闷不乐的,焦虑的 三 怀疑 suspicion n.猜疑,怀疑 suspicious adj.of) 可疑的,怀疑的 doubt doubtful adj.可疑的,不确的,疑心的 question puzzling adj.使迷惑的,使莫明其妙的 四 客观 (即好的坏的都说,选的可能性极大) objective adj.客观的 neutral adj.中立的 impartial adj.公平的,不偏不倚的 disinterested adj.无私的 imprejudiced adj.没有偏见的 unbiased adj.没有偏见的 unprejudiced adj.公平的,无偏见的,没有成见的
么么哒ALICE
critical comment批判性的评论例句:1.Any genuinely critical comment is likely to make the employee react as my children do,with the result that critical comments are usually watered down in the final version. 任何真正批评性的评语,都可能让员工有我孩子那样的反应,结果是批评性的评语通常都在最终版本中淡化了。
康夫君和小静
李笑来在得到app的付费专栏“通向财富自由之路”上面推荐一本书《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指南》,这几天正在研究这本书。批判性思维,真的是一个不太好的翻译,一听名字就像愤青,就像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我在课上经常强调,希望同学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很多同学常会误解成要批评一切。 批判性思维的英文叫做Critical Thinking,按照英文的翻译,翻译成批判性思维,真的不太好。我从几本英文字典里面去求证了一下。确认批判性思维是一个特别差劲的翻译!批判是带有类似负面的情绪在里面的词,让人觉得在思考什么问题前,就先站在对立面,好像对方本来就错的,就要去批判。而Critical Thinking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 Wordflex上的翻译是:the objec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an issue in order to form a judgement professors often find it difficult to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their students。 这是Dictionary.com上的:disciplined thinking that is clear, rational, open-minded, and informed by evidence: The questions are intended to develop your critical thinking.从这两个翻译里面我们知道,其实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不是批判,而是基于理性、基于事实、开放地去研究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基于理性,基于事实,开放地研究问题,是做学问特别宝贵的品质,也是答好面试和申论非常重要的三个品质。 研究表明即便是理科生,自发情况下也多以感性思维为主,也就是跟着感觉走。其实跟着感觉走并没有错,因为跟着感觉走本来就是开拓思路最好的方式,跟着感觉走,是需要我们头脑里面的观念体系的。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快速地在大脑里搜寻有没有类似的经验,然后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高效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我们连是否要喝一杯水都要绞尽脑汁的话,那么我们大脑后就会变得特别累,估计没思考多久就超载死机了。所以让大脑跟着感觉,给出它觉得最合适的方案是没问题。只是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最好在执行这个方案之前能考虑一下,这个方案真的合理吗?如果能这么做的话,我们就拥有了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在前面几期的日知录里专门探讨过,这里就不展开说了。简单理解,元认知能力就是对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模式进行思考,认知我们的认知模式就是元认知。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特别不容易。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做很多抉择的时候,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相当于保持时刻的觉知和觉醒,这在佛教的角度来看,就是觉醒的人生。一念迷,就是众生;一念觉,就是佛。如此说来,拥有批判性思维,也就是相当于拥有了元认知能力;拥有元认知能力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清醒;那么,批判性思维,也是一个成佛的法门。佛教强调悲智双运,自觉觉他。不迷信的悲和智,不都需要理性之光的照耀吗? 接下来这段时间,自己会花点时间来研究和批注《超越感觉》这本书,有什么心得和感想,会在后续的理文日知录和各位分享。下面是这本书的目录体系,一共分成三篇:有机会的话,还要再看看英文原版。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