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86

玉蝶之梦
首页 > 英语培训 > 香港英语教学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uaziqiaqia

已采纳

并不全是。在香港,大学里面基本上都是以英语为主。学校虽然主要是以英语来授课,但是像中国语文这类学科,都是用普通话来教的。

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现在已经全球化了,学生不单可以在香港本地升学,也可以到外国去升学。即便是在香港,大学里面基本上都是以英语为主。

如果去香港读书,学生的英语就要达到正常交流的水平。相对内陆的大部分城市来说,香港的发展程度较高,所以其消费水平与学费也相对较高。

扩展资料:

1、香港高等教育就业率高。虽然近年来由于从内地去香港竞争的人数逐年增高,但历来保持着能者居上态度的香港,依然愿意向内地求学者敞开大门。香港这样的大型国际都市,拥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2、简单来说,香港对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本地产出的人才数量。加上特区政府对来港读书的内地学生的宽大政策,毕业之后可以有一年的时间在香港找工作。如果不想在香港找工作,1年的学习之后回内地找工作,拥有香港硕士学历的你,肯定比一年前刚毕业的你,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走近香港教育:普通话和英语是最重视的2个语言

香港英语教学

341 评论(15)

蒲寫未來”

现在香港的教学是2种,一个是全英语教学,一个是汉语教学,但相对于汉语的学校比较少。在小学和初中【中一到 中三】会开设普通话的学习。

136 评论(13)

樱桃小胖子O

回归以前除了中文课,其他都是英文教学。回归以后推行母语教育,改成中文教学。结果弄到中文没进步,英文退化严重。所以现在又放宽了教育的限制,好的学校实行英文教学,普通学校还是中文教学。

218 评论(9)

出格范儿

香港的大学是全英文教学,港大采用全英文授课,逾半数教授来自海外。校园里汇聚来自100多个国家的9000余名国际学生。港大的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现已于全球逾365所学校签订本科生海外交流协议,并开展科研合作。

香港大学的本科课程采用学分制,架构灵活,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有兴趣的课程,以及在学期间到海外交流学习转换学分。学生可以选择本学院或跨学院双主修,一主修一副修,或者一主修两副修,第二主修及副修不受所在学院限制。

扩展资料:

香港大学创立于1911年,是香港的首间大学,亦是香港的第一学府。港大的前身为1887年设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国父孙中山先生是其首届学生。早年香港大学的招生对象除本地华人和外国人外,还包括来自中国各地和东南亚的学生。当时很多华人也经香港移居欧洲、美国和世界各地,所以香港双语教育的影响力足以延伸到海外。

作为一所世界级的研究型综合大学,港大致力于从事卓越科研。2018年,香港大学共有114名教授获科睿唯安(前称汤森路透)评为世界首1%顶级科学家,其中15名教授更获选「最广获徵引研究人员」,彰显其在各自学术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港大共16名教授先后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受教资会资助院校之冠。

参考资料来源:香港大学官网-港大简介

174 评论(9)

花花洒洒洒

不是。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所以香港的大学大部分采用英文教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科均是采用英文,比如: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史等学科都是使用中文教学,同时也会有中文教学的选修课程。

如果去香港读书,你的英语要达到正常交流的水平。相对内陆的大部分城市来说,香港的发展程度较高,所以其消费水平与学费也相对较高。

扩展资料:

香港高等教育就业率高。虽然近年来由于从内地去香港竞争的人数逐年增高,但历来保持着能者居上态度的香港,依然愿意向内地求学者敞开大门。香港这样的大型国际都市,拥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

简单来说,香港对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本地产出的人才数量。加上特区政府对来港读书的内地学生的宽大政策,毕业之后可以有一年的时间在香港找工作。如果不想在香港找工作,1年的学习之后回内地找工作,拥有香港硕士学历的你,肯定比一年前刚毕业的你,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参考资料:人民网--35名香港大学生来汉学习普通话

350 评论(12)

丸子粉丝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香港被英国殖民99年,英语长期作为香港的官方语言,因此相应的教育体系也沿袭了英国。香港回归后,我们是把香港作为和国际接轨的窗口来定位的,因此一国两制规定了香港的运作仍保留原来的模式。这样,有一个重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国内也有类似国外的一个地方,可以非常方便的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全英文教学和其他留学美国英国的基本接轨,显示出国际化。

359 评论(12)

哆咯哆咯咯

历史上香港曾是英属殖民地,所以英语一直是香港的官方语言之一。从地址、路牌、宣传广告到商品包装,处处有英文标识,生活中离不开英语。所以香港宝宝一出生就有中文名和英文名,家里都称呼英文名。孩子从小就接触英语环境,儿歌、卡通、幼儿读物,很多都是英文的。父母在家中用英语、粤语与孩子交流,几种语言可以自由切换,正如我们在港片中看到的,Daddy、Mommy、Uncle不绝于耳。cookie(曲奇)、Cheese(芝士)、Kivi-fruit(奇异果)、cherries(车厘子)都不翻译,父母教孩子认知物品时,就直接说英文名称,接触的多了,自然都懂。其实我们大陆早期许多进口商品的翻译纯属多余,译名也是音译,却增加日后单词背诵量。以至于很多学生不知道车厘子英语怎么说。如果都像现在“WiFi”这样,直呼其名多方便。当然,香港回归后,为了汉语的文化主权,香港学校开始增加华文课的教学比重,目前的工作场所粤语、英语、国语三语同时交替使用。请采纳,谢谢!

25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