崎岛莫奈子
word文档,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从它一开始被发明创造出来以后,它就一直是我们最为重要的办公软件之一。或许大家会觉得word文档很简单,没有不会的。话是这样说没错,但“会”和“精”又是两个概念,这其中差别就是我们对快捷键的熟悉程度了。下面就由我为您提供更多的技巧,希望能帮助您。
Word基本操作教程
1、WORD的启动与关闭
启动:开始→程序→MicrosoftWord
关闭:文件→退出、关闭按钮
2、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
3、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视图”菜单→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
4、文本的基本制作
1)选择汉字输入法:
方法 一: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En”图标→选择汉字输入法
方法二:Ctrl+Shift组合键选择
2)中英文切换的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3)汉字输入方法:(智能ABC输入法)
输入完整汉语拼音;例如新世纪:xinshiji
输入声母。例如计算机:jsj
输入词组前一字完整的拼音和后一字的声母;例如信息:xinx。
用数字键选择汉字;第一字词用空格键选择;用“+-”键翻页。
拼音中ǔ用v代替;如女同学:nvtongxue
输入大写的一、二……一○等:io+数字
重复输入:先输入要重复的文字→将插入点移到适当的位置→按F4或CTRL+Y。
4)标点符号的输入:
中西文标点选择:,.和,。
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顿号、—书名号《》—<>
特殊标点符号的输入:右击输入法状态栏右边的软键盘图标→选择标点符号。
5)关闭软键盘的方法:单击软键盘图标。
6)保存文件:文件→保存(另存为);
“常用工具栏”上“保存”按钮。
7)打开文件:文件→打开→查找范围、文件名→打开。
5、上机操作:输入下列文字。
首届世界华人学生 作文 大赛 启事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向我们走来。
在以往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学生‘丑小鸭’作文大赛”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将扩大竞赛范围,面向海内外所有的华人学生。本届大赛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国写作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1世纪学生作文》杂志社共同举办,旨在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在生活、学习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活跃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展示华人学生的精神面貌。
第二节文本的基本编辑
教学目的:学习文本编辑的方法,掌握文字段落的设置与修饰。
教学重点:文本编辑的方法;文字的设置与修饰;段落的设置。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1、文本编辑的方法
插入文字:①用键盘移光标到插入文字处;②在插入文字处单击鼠标光标。
输入特殊符号:①插入→符号;②右键→快捷菜单中“符号”
删除不需要的文字:按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按Backspace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选定一段文字:单击段首选中当前行;双击段首选中当前段;三击段落任意处选中当前段。
移动或复制一段文字
移动:选定文字→剪切→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复制:选定文字→复制→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按ctrl键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6)查找或替换某些文字
查找:编辑→查找→查找内容→查找下一处
替换:编辑→替换→查找内容、替换为→查找下一处→替换(全部替换)
2、文字的美化
改变字号、字体和颜色:单击工具栏上的字号、字体和颜色按钮。
改变文字的格式: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边框、字符底纹、字符缩放
使文字产生特殊效果:格式→字体(字体、字型、字号、着重号、效果)→动态效果
改变字间距:格式→字体→字符间距
改变文档中文字的方向:常用工具栏→更改文字方向(格式→文字方向)
3、简单排版
调整段落的对齐方式:格式工具栏→居中、右对齐、分散对齐
改变行距:选定段落→格式→段落→行距→确定
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和左右边界: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
改变段间距:定位段落→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间距(段前、段后)→确定
上机操作: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
瑞雪
大雪 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几乎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要求:
在C盘上新建一文件夹,取名为自己的名字
利用WORD输入上面的 文章
标题:黑体、小一号、拉宽150%、加粗、使用“礼花绽放”效果
第一段:隶书、小四号、加下划线
第二段:宋体、小四号、“蓬松松”加边框
第三段:楷体、小四号、斜体
第四段:仿宋体、红色、小四号,“瑞雪兆丰年”5个字加着重号、“俗话”加底纹
正文行距为1.5倍行距,段前5磅、段后5镑
将该文件以文件名“瑞雪.DOC”保存在要求1中新建的文件夹下。
第三节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教学目的:学习表格的制作,掌握表格的基本编辑。
教学重点:表格的制作;表格的美化与编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建立表格的三种方法
1、制作简单的表格
在“常用工具栏”的“插入表格”按钮上,用鼠标向下拖动。
2、手工绘制表格
右击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绘制表格”按钮,在文本面上画出矩形框,表格内部画出直线和斜线。单击“擦除”按钮,可以擦除线条。
3、使用菜单命令建立表格
用光标定位表格位置→“表格”菜单→“插入表格”→选择行数和列数以及格式→确定
二、表格的美化与编辑
1、表格的美化与修饰
1)单击表格中的任何一个单元格→”表格”菜单→“表格自动套用格式”→选择格式→要应用的格式→将特殊格式应用于→确定
2)“视图”菜单→“工具栏”→“表格和边框”
利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来设置表格格式:字体、底色、字体颜色、对齐、线条粗细、边框颜色、边框设置、底纹。
鼠标右键单击表格,选择“边框和底纹”也可设置
2、表格的编辑
1)增加行、列
定位→“表格”菜单→“插入行、插入列”
2)删除行、列
选定行或列→“表格”菜单→删除行、删除列
3)移动行或列的位置:选定→剪切→定位→粘贴
4)单元格的拆分和合并
选定→“表格”菜单→拆分单元格(输入行数、列数)、合并单元格
5)绘制斜线表头:表格→绘制斜线表头→表头设置
6)调整行高和列宽
手工调整行高和列宽:用鼠标拖动
调整整个表格底行高和列宽:选定行或列→“表格”菜单→平均分布各行、平均分布各列
7)表格与文本的相互转换
选定区域→“表格”菜单→将表格转换为文字、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择“文字分隔符”(选择列数、分隔文字的位置)→确定
冲哥是个姐
1、图像导入
在erdas的Import/Export模块中,分别导入TM图像的第1、2、3、4、5、7波段,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 点击import模块,打开对话框
②选择type类型为TIFF
③ media为file;
④ 然后选择输入、输出文件名路径和文件名
⑤ 分别对123457波段进行导入;
⑥在此之前可以选择session->preference,选择输入、输出主目录。
2、图像波段合成
在erdas的interpreter模块中将单波段影像进行合成,生成多波段文件,具体操作步骤为: interpreter->utilities->layer stack,
①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import框中依次选择需要合成的波段,每选择输入一个波段用Add添加一次;
② output file选择导出文件路径及命名文件。
③ Data type 设为 Unsigned 8 bit;
④Output option 设置为Union ,选中 ignore zero stats;
⑤进行操作。
3、用shape文件进行图像切割 3.1 Shape文件制作AOI文件:
① 在ERDAS中点击Import图标,出现Import/Export对话框
② 选中Imput,Type栏选择Shapefile,Media栏选择File,在Input File(*.shp)中确定要转换的shape文件,在Output File(*.arcinfo)中确定输出路径及名称,单击OK按钮,出现Import Shapefile对话框,单击Import Shapefile Now。
③ 注意此步骤中输出路径及输出名称均为英文字母
④ 建立拓扑多边形
⑤ 在 Arcgis 中打开 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Topology—>Build,双击Build,出现Build对话框,在Input中填入*.arcinfo文件的路径,Feature选择Poly
⑥ 单击OK按钮。
⑦ 在ERDAS中打开一个viewer窗口,打开arc coverage文件,新建一个aoi层(New—>AOI Layer)
⑧ View—>Arrange Layers Viewer打开Arrange Layers Viewer对话框,在Vector图层上单击右键,选择Show Properties,打开Properties对话框,选中Polygon,点击Apply按钮。
⑨ 在View窗口中打开AOI工具栏,先选中内部区域,再点击 ,产生aoi,选中该aoi,单击File—>Save—AOI Layer as,保存为aoi文件。 3.2 用AOI文件进行对遥感图像切割 在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中单击Data Prep图标,Subset,打开Subset对话框。在Subset对话框中需要设置下列参数:
⑩ 输入文件名称(Input File)
⑪ 输出文件名称(Output File)
⑫ 单击AOI按钮确定裁剪范围
⑬ 打开ChooseAOI对话框
⑭ 在ChooseAOI对话框中确定AOI的来源为File(或Viewer)
⑮ 如果选择了文件(File),刚进一步确定AOI文件;否则,直接进入下一步
⑯ 输出数据类型(Output Data Type)为Unsigned 8 Bit,输出文件类型(Output Layer Type)为Themetic
⑰ 输出象元波段(Select Layers)为1 :6(表示选择1-6六个波段)
⑱ 输出统计忽略零值,选中Ignore Zero In Output Stats复选框
⑲ 单击OK按钮
4、图像预览
在开始进行分类之前,需要先仔细查看合成后的图像,确定卫片所覆盖的地理区域及海拔范围,确定主要的地标性元素。由于卫片原始数据的差异,同样的地表覆盖物斑块在不同时期的卫片中或不同地区的卫片中显示的颜色都可能不同,所以在预览中,还要熟悉整个范围内的地表覆盖类型和不同地物之间的变化。
①打开显示窗口,加载裁切后的6通道的图像(4,3,2)或者(4、5、3)、(7,4,2); ②把图像缩小至适合窗口,浏览图像,注意河流、城镇、植被、水体、土壤的分布;
③选择特定区域放大,查看各种不同的地表覆盖物类型的分布及色调变化;根据经验,在4,3,2(RGB)的波段组合下,各种地表覆盖物类型的特点如下:
a.森林——森林显示出棕色、红色、褐色等一系列多变的色调。在高海拔地区,成熟针叶林为很浓的棕色或暗红色;在中低海拔地区,森林的颜色多变,从棕色到红色到暗绿色都有,部分落叶林在冬季呈现出锈黄色;
b.灌丛和草甸——相对于临近的森林斑块,灌丛和草甸呈现出明亮许多的红色到浅红色。在高海拔地区,大片的草地在夏季可能为浅红或锈红色,而冬季则呈现青绿色; c.湖泊、河流——湖泊通常为边界清晰的黑色斑块,河流则显示为黑色或深蓝色。在冬季,水面结冰或覆盖有雪则显示出不同深浅的紫红色;
d.城镇——很明显的比较亮的灰色或青灰色斑块,通常可见有规则的灰色线条(公路)穿过;
e.农田——颜色多变的绿色、灰色、淡紫色、浅红色斑块,通常沿河谷两侧不规则分布,在平原区则大片分布。河道边的水田往往显示出富含水分的青灰色。
希望可以帮到你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