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Kitty
上世纪20年代,贵州茅台酒已经走向世界,当时使用的是威妥玛拼音,还没有现代汉语拼音,贵州茅台酒就是KWEICHOW MOUTAI。
而直到1958年2月1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此后,在中国大陆地区,威妥玛拼音系统逐渐被现代汉语拼音所取代。
但是由于贵州茅台酒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所以继续沿用KWEICHOW MOUTAI这一拼写。因此茅台的拼音是MOUTAI
扩展资料:
贵州茅台的历史
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茅台酒之所以被誉为“国酒”,是由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是三代伟人的厚爱和长期市场风雨考验、培育的结果。亦得到人民群众在实际的生活品味和体验中的赞誉之声,因而当之无愧。
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
汉代,今茅台镇一带有了“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武帝,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这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
唐宋以后,茅台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
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茅台春”、“茅台烧春”、“同沙茅台”等名酒声名鹊起。“华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清《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
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一九五一年,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queeniechen2007
GB/T 26760-2011 酱香型白酒【标准编号】 GB/T 26760-2011【标准名称】 酱香型白酒【英文名称】 Jiang-flavour Chinese spirits【出版单位】 中国标准出版社【中标分类】 X 食品 > X60/69 食品发酵、酿造 > X61 蒸馏酒【ICS 分类】 67.160.10【代替标准】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单位】 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 草 人】 季克良、冯永渝、田志强、寻思颖、蒋英丽、王莉、钟方达、汪地强、孟望霓、刘宇驰、粟周伟、张倩、杨国先、肖阳【起草单位】 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日期】 2011年7月20日【实施日期】 2011年12月1日【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
smoothyear
查阅现有史料发现,酱酒的起源应该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史记》记载: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其中的“枸酱”指的就是酱酒最早期的雏形。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从古至今,白酒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好喝的酱酒也深受老酒友的喜爱,像坤酱台酱香酒,这也算是老百姓的口粮酒了。坤酱台的产地是茅台镇,贵州遵义的茅台镇可是酱香酒的天堂,大名鼎鼎的茅台就来自于此,这里依山傍水,风少湿润,酿酒微生物皆在此繁衍聚集,辖区内的赤水河素来有“美酒河”的美称,用来酿造白酒再也合适不过,更别提辖区内生长的优质糥红缨子高粱,更是全国最适宜酿酒的高粱,坤酱台的原材料选择的就是此种红高粱,颗粒饱满且完整,酿出的酒非常香醇。
Antares米罗
酱酒的起源应该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史记》记载: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其中的“枸酱”指的就是酱酒最早期的雏形。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但是酱香型的确立还是有一段故事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振兴酿酒工业,轻工业部在1952年的时候举办了第一届评酒会。这次的评酒会虽然给酒行业带来了荣耀和声誉,但是因为当时对酿酒没有科学深入地研究,只能根据“品德优良”、“广受好评”、“历史悠久”等条件来评选名酒。到了第三届全国评酒会(1979年)的时候,按照糖化发酵剂和将白酒分为5种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不属于前4种香型的白酒都统称为其他香型。中国白酒从此开始有了香型的划分,并确立了各香型的风格特点。由此“酱”和“酒”跨越千年的爱恋终于“修成正果”。
嘻哈精神9999
酱香型白酒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故名。但是酱香型的确立还是有一段故事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振兴酿酒工业,轻工业部在1952年的时候举办了一届评酒会。这次的评酒会虽然给酒行业带来了荣耀和声誉,但是因为当时对酿酒没有科学深入地研究,只能根据“品德优良”、“广受好评”、“历史悠久”等条件来评选名酒。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提升研究人员发现,虽然都是白酒,但是由于原料、工艺、发酵设备、不同产出的白酒的差异很大,为香型的确立打下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由李兴发带领的工作组,分析出了茅台酒的三种典型香气,分别是:“酱香”、“醇甜”、“窖底”。到了第三届评酒会(1979年)的时候,按照糖化发酵剂和将白酒分为5种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不属于前4种香型的白酒都统称为其他香型。中国白酒从此开始有了香型的划分,并确立了各香型的风格特点。由此“酱”和“酒”跨越千年的爱恋终于“修成”。
catebutslim
1965年,被后人誉为“酱酒之父”的李兴发,发现并命名了茅台酒的“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体。同年轻工部正式肯定了茅台酒的三种典型体和酱香型的命名。1979年,在全国第三次评酒会上明确白酒划分为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及其他香五种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