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普诺斯0907
我是本科来自杭州某双非财经院校金融学(浙财),每年成绩也一般,50排10几的样子,无省级获奖,无科研,唯一优点是英语基础好,四级630,六级546,数学也一般,2017年全国一卷数学109。
我考研初试成绩417分,其中政治79,英语一81,数学三138,专业课考了119,顺利被第一志愿录取。
关于择校
第一选择其实是复旦的专硕,但是因为学费228W又要自己租房子,会给父母一定压力,再加上家人更倾向于学硕,所以就决定考学硕。浙大的经济学专业课感觉都是书上的在能大范围内,再加上地域原因,选择浙大。
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参照浙江大学“801经济学综合”考试大纲指定参考书目为:
①《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美)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美)曼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微观经济学教程》,李建琴、史晋川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④《宏观经济学教程》,叶航、何樟勇、李建琴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考研经验
专业课
6月20号到7月15号
要求:看一遍红宝书,理解一下资本主义,做两遍计算题,社会主义直接看红宝书,看一遍就好了。勾勾画画。 首先7月开始背诵:7月15号到9月15号 要求:背诵第一遍,不按照曲线来背,就正常往前面背,两天一小复习,五天一大复习,(复习并不是说就要重新背,就是保证熟悉)在背诵的过程中主要是找逻辑,去理解一下大段大段的话,理好一章的框架,方 便第二遍背诵。
9月15日左右到10月15日
要求:一个月的时间背诵第二遍,第二遍应该会轻松一些,但是也不会轻松很多,你第一遍找好了逻辑,第二遍会快一些,再去巩固你的逻辑,不管是关键词还是你总结的什么帮助你背诵的东西。我这个时候尽量为快,没有再往前复习了,直接背着走。
10月15日到11月5号
要求:20天的时间背诵第三遍,这一遍应该明显感觉轻松很多,20天或者半个月就能背完一遍。
Ps:在背红宝书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在背真题的政治经济学作为补充了,大部分真题都在大纲里面背过了,就是补充背诵一下就可 以了!
11月5号到11月20号:
要求:红宝书应该可以背诵两遍,很快速,这个时候还要兼顾到热点,将热点与红宝书进行整合,整合起来背;热点的第一遍应该还是比较痛苦,但是要有舍得去背,背重点,但是我去年为了保险,是在11月把整本十四五规划都背了,结果论述题考的这么简单,无语了哈哈哈哈,但是保不齐今年还这么简单哈,所以还是好好准备;
11月20号到12月26号
反复背吧,背自己不会的那几章,反复背单独背,反复反复,而且这个时候能够让你大把背政治经济学的时间也不是很多了,因为政治大题应该也要在这个时候提上日程了,所以合理分配比较重要哈。
政治:7月中旬-12月
7-9月徐涛强化课搭配肖秀荣1000题,先不要写在书上,准备一个刷题小本子(我买1000题的时候送了一本),然后刷完一遍刷错题。一天大概1-2 小时,强化课可以两倍速。
9-10 月 腿姐技巧课+腿姐 30天70分(难度稍微偏大一点,心态要好,不会的知识点可以找本小本子记一下,有空拿出来看看),然后刷错题。一天大概1-2小时。
11-12 月写每个老师,例如徐涛、腿姐、肖秀荣、米鹏……市面上能找到的模拟卷的选择题部分,每天可以写两张左右,除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八套卷,其他都可以用电子版(但我也买了腿姐和徐涛的,准备看看大题,但是没看),一天大概1-2小时。
12月看腿姐冲刺课和押题班,选择喜欢的老师的背诵手册,我背的是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也可以背徐涛的小黄书,差别不大。肖秀荣八套卷只读了几遍,四套卷和腿姐押题班背了大概四五遍。一天大概3-4 小时。
英语一
5-7月背背单词,不推荐看词汇课,太浪费时间。每天一小时7-9月当时实在不知道怎么准备,就看了经验贴说可以精翻,于是买了于慧100 篇,每天翻译一篇,对着参考翻译修改,一般都是买黄皮书,看个人选择。(感觉做精翻的好处是不用管后面翻译了,因为已经锻炼怎么翻译)然后稍微看了看唐迟的阅读课,感觉对自己帮助不大。 每天2-3小时。
10月看宋逸轩的新题型课,英一看了感觉有一点帮助,但是英二听我同学说没有必要。继续刷真题,刷到看到题就能想起文章内容知道选什么,就差不多了。每天 1-2小时。
11-12 月看了刘晓燕的英语作文班,感觉会多一点话讲,然后看了王江涛的作文书,背了一些作文,自己整理了一份模板,考研的时候几乎是照着模板套的,因为自己每次作文都丢好多分,没有什么大参考价值。然后为了保持手感和语感,刷了张剑的模拟题,有好几十篇,心态要好,题比较难,每次都大概5错3或者2的样子。主要是为了保持手感,不要较真,每天2-3小时。
英语准备的资料只需要真题。有很多同学会同时买英一英二的真题,把另一份作为补充的题库,其中英语一难度要稍高于英语二。但是由于我的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只买了英一20年真题。
强力推荐两个课程:①唐迟阅读强化课(配上一本书《阅读的逻辑》);②刘晓艳作文/新题型保命班(这个系列还有阅读、完形填空、翻译等,我因为没时间准备作文和新题型,所以只用到了这两块)
单词和阅读
想要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单词绝对是基石,否则连题目都看不懂。我也尝试过用所谓艾宾浩斯曲线直接背红宝书、用软件背单词、抄写单词等,但是真的坚持不下来,一是实在太枯燥了;二是这样的办法对我来说效果并不好,只要停下来就很容易遗忘;三是最重要的一点,有很多单词是一词多义或是熟词僻义,即使知道常见的用法也没用,把所有的意思硬背下来又需要很多精力,退一万步说,即使背下来了,看阅读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用。所以我完全抛弃了单词书,选择和高中一样,在阅读中学习单词。
有很多人说单词量需要达到xx,考研英语才能拿到xx分。要达到75分以上,有人说要6000词汇量,也有说需要8000,甚至还有人说需要一万往上的。实际上根据我自己的体验,考研英语想达到75分,只要在高中3500个单词基础上再学习800-1000个左右新单词就足够用了。虽说考研英语大纲单词总数超过了5500个,但是有千余个单词20年来都没有出现过一次,而有许多高频词是反复出现的。同时,想看懂阅读、做对题目根本不需要把一篇文章里的每个单词都看懂,只要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读懂几个关键句就行了。而这些关键句里的单词,八成以上是高频词。因此我打印了一份约总结了1000个高频词的资料(网上有很多,搜索英语一高频词即可)作为辅助材料,并且只背这1000个高频词。
一份英语一试卷的题型组成是:完形填空10分,阅读四篇共40分,新题型10分,翻译十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其中,阅读+作文绝对是重中之重,是拉开分差的主力军,需要优先准备,也是接下来着重讲的部分。
三小门(完型,翻译,新题型)需要花费的时间不需要多,也拉不开差距。真正决定英语分数的是阅读和作文,在这两者之间又优先阅读,因为阅读比作文难。只要突破了阅读正确率这关,英语分数就能有质的飞跃。
单词必须要从考研开始背到考研结束。但是,早中晚各抽半个小时拿着厚厚的单词书背诵,我实在坚持不下来。我的做法是,把背单词的时间替换成:
每天早上起来+晚上睡前,各抽40分钟时间打开音频,大声地跟着音频朗读。不需要对文章完全地了解,只要打开中英文对照,跟着速度读下来,并且标记上生词就行。
此外,每天再用一个小时时间做1-2篇阅读。我把英一真题分为了两个部分,00-09年的真题用来音频跟读,10-21年的真题用来做题。
作文
因为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阅读,所以作文一直没有写。到后来时间越来越紧张,加上我自己又有畏难情绪,所以一直在拖延,迟迟落不了笔,感觉一个单词也写不出来,简单来说,就是清醒地看着自己拖延症发作的过程。到了考研前12天,我在万般无奈之下去找了刘晓艳老师的作文保命班。事实证明,没有时间准备作文的同学一定要听这个课程!它几乎能在一个星期里迅速拯救大小作文。我真的很感谢这个课,因为实在没时间准备作文了,最后花特别短的时间拿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此外,送给各位同学一句话:无论还剩下多少时间,都不要放弃希望,因为你可以学到进考场前最后一秒钟。一定要坚信时间是足够用的!
三小门
最后说说三小门的准备情况(我是放到11月份,阅读稳定下来之后再准备这三门的):
【完形填空】十年前的完形填空很难,我做一篇错10个以上都是家常便饭,很打击自信心,但是近几年的完形填空变得越来越简单,感觉除了个别单词外和高考难度差不多。在完全没练的情况下,近五年的完型真题我平均每篇只错了两个。今年初试我的完型也是错了两个。所以完型可以放到最后练,甚至没时间也可以不用练。
【新题型】新题型的篇幅比阅读长,但文章难度并没有更简单,甚至有些文章比
阅读还要难,所以新题型绝对不是需要逐字逐句看懂的题型(我一开始走入了这个误区,有强迫症一般非要把文章完全看懂),感觉它是“两分考单词,两分考行文逻辑,六分靠直觉”。新题型一定要在阅读正确率稳定下来之后再去准备,这样会容易许多。刘晓艳老师的“双向对对碰”原则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用,我在练习时,不是全对就是错两个。今年的初试新题型很简单,但是我错了一个,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翻译】翻译得分率好像是所有题型里得分最低的一种。和新题型一样,也建议在阅读正确率稳定下来以后再来准备。对翻译的练习我很佛系,首先一定要去了解翻译的技巧和规则,再根据技巧与规则去用真题进行练习。在初试前我只练习了四五篇,最终拿了一个平均分。我的翻译方式很简单:把一个长句切成几个小段,先逐段翻译,再调整语序和个别词汇的意思,把它整理成中国人说话的方式。最后,再运用几个小技巧如主动改为被动、从句的拆分等,把这个句子修缮好。
王江涛老师
数学三
5-7月一轮复习,用的是张宇的30讲,李永乐的线代,余丙森的概率论,其实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老师也就可以了,我只是比较善变。记得千万要边看课边刷题,刷的题是汤家凤的1800题,否则你看了一遍后就不知道你会什么了,刚开始学了忘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否定自己。每天 2-3小时。 8-9月强化看的是张宇的 18 讲,李永乐的线代,余丙森的概率论。写汤家凤1800的错题。因为我字比较丑,写了一遍书自己就懒得看了,就写了张宇的 1000 题,看到有朋友把错题记在word 里一个个搞懂,自己比较粗枝大叶就没有。只在错题本上记了错的比较多的题目。每天2-3小时。 10月 每天8:30-12:30写真题,记得留一两份以后模拟(英语也一样),零几年的都比较简单,后面17、18 等等会比较难一些,做好心理准备。每天3-4 小时。 11-12 月每天8:30-12:30 写模拟题,写市面上比较好的老师的模拟题,模拟题大多数偏难, 有时做到心理崩溃是很正常的事情,调整好心态,不会的题可以和同学讨论,当时我隔几天就把错题拿出来和朋友一起讨论,感觉挺有作用。每天3-4 小时。
考研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坐久了腰酸,学多了头疼情绪崩溃等等情况是很经常出现的,我室友就因为后期头疼间接放弃了考研,我朋友也三天两,头因为生病去医院,我自己后期也去了不少次,所以保持良好作息,每天坚持锻炼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考研心态要好,会有很多次崩溃,不像高考旁边所有人都在冲,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一开始就和你走上的不是一条道路,但是你选择了这条路就要顶住质疑的目光,扛住身边人换学校找到工作的压力。每天学不完的知识,看不到的头,需要耐住寂寞,不光是学给别人看,更重要的是学的进去,学不进去可以停下来休息休息,没有效率就停一会儿。
虽然寂寞是多数情况,但是人是群居动物,最好还是找一个研友,每天喝喝奶茶,拿外卖一人去一次,一起讨论讨论难题,回去的路上一起抽一抽政治,对自己很有帮助。每天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一句话都不跟别人说,就会自闭。很庆幸我们学校分考研教室是把一个班分在一起,没时间出去吃大餐都可以点外卖到教学楼四五个人平摊。但是玩是次要的,"还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考研上岸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曾经也这么想,但是坚持下去或许也不难,一总有人会成功,不如拼劲全力试一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想,只有问题;做,才有答案。愿我们终将上岸!
学生和赞美诗
1、道阻且长
意思是:前行的道路充满阻碍,并且又远又长。
出自:先秦的《国风·秦风·蒹葭》。
原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2、行则将至
意思是:只要坚持不懈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抵达目的地。
出自:战国《荀子·修身》
原文: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译文: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扩展资料:
《荀子·修身》中的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
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
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为其封建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培养人才。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秦风·蒹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修身
开心的疯子陈
本人山东某双非大学,化工专业,考研考入天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复试没有发挥好,总成绩并不靠前,但鉴于我执着的写经验贴愿望以及在复习过程中的试错经验,斗胆在这总结我的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少走弯路,保持最好的效率。
关于择校与选专业
我是在三月末四月初开始选学校的,当时满腔热血,壮志凌云,除天大外的候选学校还有清华、复旦、浙大等。清华大学的化工专业需要考数学一,复旦每年化工专业的招生人数不会超过三人,浙大的物理化学专业课出题方式几乎没有规律,并且有许多开放性题目,不容易拿到高分。而天津大学的专业课是我做过所有院校中最基础的,并且出题的内容非常固定。(虽然题量很大,但是简单啊!)综合地理位置、招生人数、门槛、命题风格还有备考的绝望感,最后选择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专硕)工业催化方向。
天津大学的化工学院是天大的王牌专业,在就业方面,我从天津大学官网上看到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去了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等等。在专业上,化工学院有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化学机械、材料与化工(专硕)。天津大学的材料与化工(专硕)从2020年就一直在扩招,今年专硕的招生人数超过了二百人,最低分数只有336分。在专硕中的这些方向,工业催化方向的招生人数是15,招生人数不是最多的,但这个方向的分数是最低,并且每年都招不满(也就是说能进复试基本上就录取了)。工业催化方向是新型催化材料的制备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在未来有非常大的就业与研究前景。
同一个学校同样的考试科目但是不同的学院复试分数线能差30分左右,有些专业专硕320左右就能上,有些学硕需要380+。因此,在选择专业方面一定要慎重考虑。大家选学校可以参考最新一轮的化学或者化工专业排名,然后从自身水平、地域城市、考试科目、招收人数、报录比、题目难度、压分是否严重等多方面考虑。去年,有的学校更改了考试大纲,那么今年改动的可能性就很小。同时,不考数学的学校,考两门专业课可能会面临改成四大化学的考验,如果考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也不要觉得很难,虽然考查科目增多,但是考的不会很深很难,如果某个专业招的人很少、压分很严重或者报录比很高,就要慎重考虑。
2、考试内容。天津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课从2010年开始,命题规律一直是一样的。第一道大题是热力学题。从2019年开始这道热力学题就一直是部分相变题,所以同学在准备的时候要重视这种题型。第二道大题有两个小题,第一道小题是拉乌尔定律,最近几年这道拉乌尔定律题目喜欢和二组分互溶相图结合起来去考察。
第二道小题从超额吉布斯自由能、溶液的依数性中选一个内容去考察。第三道大题是相图题(含固溶体)要标出各相相态,画出步冷曲线,写出三相平衡线(只有天大考),杠杆定律。
第四道大题是化学平衡,表示出平衡常数并计算,然后求吉布斯自由能,再用基尔霍夫定律去求另一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或者求取摩尔焓变。
第五道大题是电化学。根据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求取各种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焓变,熵变,可逆热),根据德拜—休克尔公式和能斯特方程求取活度系数,设计电池求取难溶物的溶度积。第六道大题是表面化学,毛细现象公式求柱高,开尔文公式求蒸气压。
第七道大题是动力学题,有两小题,第一道小题是简单级数反应或者是三种特殊反应(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续反应),第二道小题是用稳态近似法或者平衡态假设法求出反应速率方程。第八道题是统计热力学,各种配分函数公式的代入以及各种热力学函数的计算和推导。
第九道是胶体化学,写出胶体的胶粒、胶团、校核,标出滑动面,斯特恩面、斯特恩层。实验题是需要背诵十个最基本的经典实验。所以同学在准备专业课的时候,要把上述公式作为复习的重点。
3、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的初试专业课是二选一,化工原理OR物理化学,最后初试选择了物理化学。
选择的依据主要是基于三点考虑:1、物理化学选择的人比较多,市面上的相关资料比较足。2、物理化学较化工原理更为基础,学好化工原理的前提是物理化学知识过硬。3、以往几年物理化学的考生平均分要高于化工原理。
对于物理化学的复习规划及建议:第一步,将参考书目《物理化学(第六版)》(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479614)粗略的读第一遍,同时对照考试自命题大纲梳理物理化学所涉及的考点。第二步,针对梳理好的考点对参考书目进行精读,配合《物理化学考研复试指导(李志伟)(第三版)》(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22400642)中概念复习题及真题(概念题)两部分进行。在这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将基础的概念全部弄明白。这里的弄明白指的是不仅要牢记相关公式,更要将公式从何而来弄清楚。
第三步,做《考研指导》中真题(计算题)部分,在这一遍做的过程中要弄明白重点题型的解题思路,反复练习,做到看完题目就能知道用哪几个公式的地步。第四步,重新完整做一遍《考研指导》,确保正确率在90%以上。做完后,将《物理化学学习及考研指导(沈从霞版)》(出版社: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192127)精读一遍并完成配套题目。
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内容匹配的是南大的物理化学,与天大的有一些出入,需要结合第一步提及的考试大纲有取舍的学习。这本书所提及的许多学习思路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第五步,将天津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完整做两遍。注意:这里指的完整一定是按照实际考试要求、时间进行练习,要找准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并加固。最后一步,可以找一些别的院校的真题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推荐北京化工大学物理化学,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及中科院物理化学B进行学习。
关于复试的准备
复试录取的比例是2:1,竞争是及其激烈的。同时,天津大学作为自主划线的学校,复试安排是相对比较早的,所以必须早做准备。
化学工程专硕的复试科目是反应工程,使用的是反应工程李绍芬版本(第三版)。
复试的整体思路跟物理化学差不多,重点还是吃透课本,可以配合公开网课学习。不同的是反应工程的配套资料较少,只有少量不全的真题(一般机构都会有),一定要珍惜好这些真题,摸清楚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核心公式无非就是那几个,利用题型做到活学活用。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笔试的部分。笔试大概占整个复试成绩的三成,剩下的七成主要是英语能力(面试形式)和综合素质能力(面试形式)。英语部分主要还是考察对于化工专业英语的了解,要知道一些重点词汇,重点语句的英文翻译。比如,化工过程,精馏,吸附、吸收、分离等词汇,这部分主要就是针对性的复习。综合素质能力方面,会采取抽取题目+随机问答的方式。复试的老师会根据你初试的专业课科目来选择随机问答的题目,比如你初试选择了物理化学,复试的时候会更偏向于问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这部分的复习要多关注问答型的题目,重点复习一些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的知识,比如精馏、萃取、吸收、沉降分离等内容。
除了自身硬能力的提升,另一个方面要提升自己的面试技巧。近几年不断发生研究生自残事件,其实老师们也面临着极其大的压力。如果你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大,在复试中表现出过于紧张或者过于胆怯,很可能老师会认为你心理素质太差,承受不了科研压力,容易做出一些极端事件。这样的学生无论专业知识如何过硬,都是会被复试刷掉的。(真实事件)除此之外,一定要在复试之前就联系导师,最好能够亲自见面。通过提前接触,导师认可你的话,即使在复试中表现不佳,他也不愿意错过你,会想办法提升你的复试成绩。
最后我想说的是,时间是唯一公平地给予我们每个人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是进步的根本。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内心烦躁,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昨日之深渊,今日之浅谈。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嘻嘻miumiu
1.政治复习(7月-12月)参考用书:肖秀荣全套、徐涛小黄书政治其实是投入时间少,但回报最多的科目,它不像英语那么有难度,也不像专业课那么繁多,可以说是考研里面最简单的科目。7-8月:精讲精练配合1000题做了两遍,然后把里面的知识点全部标出来,方便后期记忆。9月:开始知识点的记忆,并做历年真题10月:记忆知识点11月:关注形势与政策,做8套卷,背诵8套卷12月:做4套卷,背诵4套卷;准备考点的基本理论2.英语复习(3月-12月)由于考研英语没有听力,所以难度不算很大,只要把基础学好,想考高分不难。参考用书:恋练有词(个人不建议用)、张剑黄皮书、历年真题(英语一、英语二)视频推荐:唐迟的阅读,王江涛的作文,宋逸轩的完型3-6月:整理考研词汇,并打印出来进行记忆7-8月:1998-2010真题做了两遍9月:2011-2014真题做了三遍10-11月:2015-2017真题做了四遍,并总结作文模板12月:修改作文模板,知识点的归纳整理3.专业课复习(3月-6月,9月-12月)
隐形冠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指道路险阻漫长,但一路前行终将到达。
用以激励坚持不懈,一路前行。
原文出处:《荀子·修身》中的“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演化为“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释义: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在世上而闲荡的时间很多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往昔岁月
前行的道路充满阻碍,并且又远又长,只要坚持不懈走下去,就一定能够抵达目的地。
“道阻且长”出自《诗经》,意思是前行的道路充满阻碍,并且又远又长。
原文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创作背景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