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个时光机
可以订阅经济学人商论APP,也可以看一些平台的学习笔记更新,比如高斋外刊双语精读,定期也可以经济学人原文和笔记。比如这种:《经济学人》中在一片介绍马云的一篇文章中,在提到马云“神一般的地位”时,用到了这样一个词“earn”。现在让我们来进行一下热身,看一看原文中是如何表达的。原文:His charisma and folksy advice have earned him cult-like status among the country's entrepreneurs Venture capitalists are lavishing money on hundreds of newcomers in industries from biotech to electric vehicles. Small private firms will continue to flourish.官方译文:他的魅力和接地气的建议让他在中国企业家中享有神一般的地位。从生物技术到电动汽车等行业风险资本家正在向各个领域里的成百上千家新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小型私营企业还将继续蓬勃发展。在这句话中,“earn”表示“赢得,享有”。在本句话中,使用的语法搭配为“earn sb. sth.”,意为“为...赢得...”。在进行完热身完之后,让我们近一步走进小词“earn”。Earn sb sth句型:其中,这里的“sth.”经常为抽象名词,是不可数的。比如上面的 earned him cult-like status,当然也不是绝对哈,具体按后面的名词决定加冠词或者不加。北京时间2018年11月8日下午,拿督李宗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不会退役,他热爱羽毛球,他还要继续奋斗下去。回顾李宗伟的职业生涯,他几进奥运会却总与金牌擦肩而过,但他却屡败屡战,永不放弃。即便输了比赛,站在赛场上的他也赢得了对手和观众的尊重。在写作中就可以这样表达:Li Zongwei’s insistence earns him great respect.李宗伟因永不放弃而博得了人们的尊敬。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能力很重要,现在公司竞争激烈,如果想在公司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有非凡的能力,我们就可以这样写:Your outstanding ability will earn you a place on the team.你非凡的能力会为你在团队中赢得一席之地。Earn sth句型:这个用法“高斋外刊双语精读”之前也推送过,这里再补充说下。《纽约时报》曾发布了一篇名为《告别虎爸虎妈》的文章,亚裔二代莱恩·朴站在新一代父母的角度,反思了上一辈的教育理念。不少在美国的亚裔是“虎妈虎爸”式教育的忠实追随者,尤其是那些最初到美国的亚裔一代,他们在子女的教育上十分严格。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细节,体会一下“虎爸虎妈”的严厉教育:They hadn’t stood at attention at the crack of dawn reading the newspaper aloud, with each stumble earning a stinging rebuke.他们并没有在黎明时分专心致志地站在那里高声朗读报纸,一丁点磕绊都会受到严厉的训斥。“earn”在这里是受到,得到的意思。“earn a rebuke”表示“受到谴责、训斥”,同时,这里的“earn”也可以用“receive”来代替。在这里,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使用的语法结构为“earn sth.”。其中这里的“sth.”通常加冠词,因为后面还是介词+sth。比如我们常说需要培养老师,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我们就可以说:As a teacher, she had earned the respect of her students.作为教师,她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公司诚信很重要,所以我们在英文翻译和写作的时候可以这样说:Companies must earn a reputation for honesty .公司必须树立诚信的声誉。通过上面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到,可以说sth earn sb sth,或sb earn sth for sth,但是注意结构,注意冠词,不要出现太多介词。Earn表示赚取,收入电影《我不是药神》可以称之为上半年国产电影最佳,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经过戏剧化处理之后,角色弧完整且散发人性。影片不煽情,不博同情,将镜头聚焦白血病群体。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真实,在影片播放时出现了千人飙泪、掌声不息的现象,同时也赢得了高票房。我们来看一下,《金融时报》在描写《我不是药神》票房时,是怎么说的:The movie topped China’s box office since its release last week, earning $200m in four days.该影片自上周发行以来就登顶中国内地票房榜,四天收入2亿美元。在这句话中,采用的表达方式为“earn+数字”,表示“挣了...钱”。如果单纯表示“挣钱”,也可以用“earn money”。类似的表达有:A man wants to earn money in order to be happy, and his whole effort and the best of a life are devoted to the earning of that money.他们想赚钱以求得幸福,于是他的所有努力和生命的精华部分都投入了赚钱的活动中。在介绍完《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后,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多年前的一部老电影《智取威虎山》,影片讲述了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志斗勇的故事。精彩的剧情,让这部电影赢得大众喜爱的同时,也是收获了诸多荣誉,如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获最佳视效奖。同样,高评价伴随而来的也必定是高票房。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当时Variety上的报道:The 3D war film, which debuted on Dec 23 and stars Tony Leung Ka Fai, has so far brought a total box office earning of 693.6 million yuan ($111.6 million).参考译文:《智取威虎山》是一部3D谍战动作片,由梁家辉主演,12月23日首次放映,截止目前票房总收入已达到6.936亿元(1.116亿美元)。在上面这句话中,则是采用了“earning”这一名词形式,意为“收入”。有关earn的固定短语和习语:earn a living 谋生win/earn your spurs (formal) 获得名望;取得成功Earn one’s keep:值所花的时间或金钱He felt he no longer deserved such a high salary. He just wasn't earning his keep.他认为他不应再得到那么高的薪金了。他根本不配拿那么多钱。《柯林斯词典》
德高防水专卖店
安卓有《zaker》、《pchome》、《pcauto》、《pclady》等APP可以看免费的国外杂志。
总的来说,就是简单好用。不仅仅只是把纸质内容变成电子版,增加视觉内容,也真正在乎了一些互动和视觉设计。下面详细介绍几个APP:
1、pconline旗下的三个APP:pchome、pcauto和pclady,全免费,不内购,更新也比较及时,制作精良。
2、Flipboard 或ZAKER之类的杂志聚和平台,所有杂志都在一个平台上阅读,阅读体验还不错。比较推荐Flipboard真的很不错,还有英文版。zaker算是使用最频繁的APP了,操作体验也很良好。
3、BuzzFeed现在不只有宠物动图和“男生喜欢你的十种表现”这类内容,它的应用提供其网站所有的整合内容,同时还有分类导航和定制内容,不仅如此,它还提供内容趋势标签,用户可以看到当下的热门新闻和突发消息。
阳光77770906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1851年创刊。属苏兹贝格(Sulzberger)家族所有。同《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一起被列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三家大报。它内容充实,资料齐全,拥有一批名记者,因而有“博大精深,当之无愧为美国第一大报”之说。在评选优秀报纸的民意测验中曾多次名列第一,也是获美国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s)——得主最多的一家美国报纸,其订户遍及国内外。为了招徕更多的客户,该报于2001年发行电子版。 《纽约时报》一贯标榜客观和公正,其口号是,“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他常用较大篇幅刊登政府重要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但也不时发表一些批评政府政策的报道和评论以及披露一些内幕和机密。例如,它于1971年刊登了轰动政界的关于越南战争起因的“五角大楼文件”(The Pentagon Papers)。它虽有“执美国舆论之牛耳”之说,但由于与政府关系密切,不时透露官方消息,其所报道和评述的国际新闻基本上反映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动向。该报与东部权势集团有缘,刊登自由派人士写的文章较多,因而被称为“自由派重镇”。有的评论界人士认为,它在政治上应属“中间偏左”的报纸。 《纽约时报》是美国和其他国家领袖人物和高级知识分子必读的报纸。他平日版日发行量113万份,周日版发行量约140多万份。在近年美国日报发行量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三。The Times 《泰晤士报》 创刊于1785年,为皮尔逊父子公司(CS. Pearson & Son, Ltd)公司所有。它是英国一家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也是一家在西方最有影响的大报。其读者有政界人士、高级知识分子和工商、金融界人士。它虽标榜“独立”,采取中间立场,其实政治观点相当保守,常支持保守党的政策和主张。英国有所谓“当权派读《泰晤士报》”一说。该报的“读者来信栏”(Letters to the Editor)办得特别出色,许多知名人士在这个非正式论坛发表种种“高见”,对舆论有很大的影响力,被认为代表当权派的观点。 《泰晤士报》在世界各地派有记者,以较大篇幅报道和评论国际、国内重大新闻。过去曾由于内容过分严肃,不符合一般读者的趣味,因而发行量下降,利润锐减。1978年底曾因劳资纠纷和经济问题停刊一年之久。1981年,英国九大报业集团之一的新闻国际公司(News International)老板、美籍澳大利亚媒体大王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从加拿大财阀肯尼思·汤姆森(Kenneth Thomson)手中买下该报。 该报有几种以周刊形式出版的副刊,其中《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被认为是英国最有影响的一家文学周刊,刊载的文章和书评具有权威性。 《泰晤士报》发行量平日近30万份,在英国质量类报纸中排名第五。星期日无报,由《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补缺。该报也非正式的称为“The London Times”和“The Thunderer”。Newsweek 《新闻周刊》 创刊于1933年,新闻周刊公司属于华盛顿邮报公司,为格雷厄姆家族所有,因而它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与《华盛顿邮报》立场基本相同。 《新闻周刊》除了名记者综述一周重大事件和报道、评论白宫新闻外,还聘请其他国家的名记者撰写专栏评论。其版面与其竞争对手《时代》周刊相仿,但在文字上较后者通俗易懂一些。其发行量在三大新闻周刊中位居第二,每期发行量约300多万份,除发行国内版外,还有大西洋(即欧洲)版和太平洋(即亚洲)版。Reader’s Digest 《读者文摘》 创刊于1922年。号称西方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月刊。用英、德、法、西、日、中、阿拉伯等17种语言在几十个国家和地方出版。国内发行量为1,800万份,居国内各杂志之首。国外发行量为1,200多万份。它是美国中产阶级爱看的一份杂志,政治上反映美国保守派的特点。 《读者文摘》原以摘取书刊的报道为主,现在文摘只占60%,其余为本刊或特邀记者所写的文章。其编辑方针是“每月从一流杂志选出文章加以精简,务使文意紧凑,以保持永久可读性”。每周内容广泛,从国内外政治、社会、科学到生活琐事,无所不包。体裁活泼,有小说、散文、日记、小品、游记等。另一特色是利用文末之处补白,插以警语、箴言、座右铭、笑话等。此外,为了帮助读者扩大词汇量,还辟有“Word Power”栏,为刊物所独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年3月】 专业二级要求:认知词汇达4000-5000个;阅读难度相当于Reader's Digest 专业四级要求:认知词汇达5500-6500个;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 专业六级要求:认知词汇达7000-9000个;读懂难度相当于The Times 或 The New York Times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