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7

麦兜籹籹
首页 > 英语培训 > 高中英语老师课堂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地为凭

已采纳

导语: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如何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运用合作式手段进行教学,如何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大脑的功能由单纯的“仓库”变成知识的“加工场”等问题,如果能得以解决,我们就会实现有效教学,达到课堂教学它应有的目的。

1、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改变师生角色

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环节的基本矛盾。我们虽然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毋庸质疑,但是从实际的、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来看,至今,课堂教学中还尚未真正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忽略了学生的学(自主学习能力)。

相反,有些教师利用新教材组织了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但是,也只能说它是一种表象而已(突出地表现在公开课上),“花拳秀腿”,没有实际的意义。有的教师在处理该教材的过程中,要么出几个问题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试讲,要么搞些同步导练就算“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

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获得真正的英语交际能力。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要不断地转变自己的主导角色,或者充当总指挥,总导演与裁判员的作用,构思,编排,组织和评价课堂练习活动,或者“传道,授业,解惑”,充当英语基础知识的有效讲解者,或者充当“划船水手”的作用,与学生平等地完成课堂教学活动等。

二、多媒体教学欠缺

新教材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时代感强。因此,若能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就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枝粉笔、一张嘴,从头至尾一言堂”的局面,若能将媒体使用恰当,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准确模仿与交际,而且,能够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显示其直观性与化繁难为简易的最优功能。

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地使用教学媒体,以机代人。该用的地方使用,不该使用的地方也使用;该用的教具用,不该用的教具也“闪亮登场”。结果,整节课鼓声、钟声、歌声、欢笑声与吵闹声不绝于耳,仿佛来到了金戈铁马,喊杀声一片的“古代战场”。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的现象,是当今从教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提问缺乏艺术性

提问的艺术表现在课堂上主要是合理运用设问,设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合理使用设问,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反馈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设问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它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创造性地设问,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在对新教材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应针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问,尽力创设语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师生思维互动的局面;

另外,教师应会问,并且问而有度,问时应做到典型、精确、灵活与巧妙。如今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有的教师满堂问、浮浅、简单问和一节课反复不停地问,依靠问多而统领整节课,这种课堂教学方法给人的感觉是教师口若悬河,累得要命,而学生听得疲惫不堪,极度紧张,课堂教学并无新义,一问一哄,形式热闹,实则无效。

四、不能恰当用教材教

该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待新教材单元材料的合理处理上,因为新教材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坚持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更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而且,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编排打破了以往的对话课,阅读课,语法课及练习课等的固定课堂教学模式,在采用话题、功能、结构相结合的教学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内容。

因此,不少英语教师对于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套教材。在没有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指导下,硬套用英语的“五步教学法”。结果,在备课中只是重视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考虑学生与课堂教学的实际,自己课前没有充分备课,没有完全消化以后再创新的教学劳动过程,将新教材当作“圣书”来缴,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按部就班,照猫画虎,人云亦云,最终,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效果甚微。

五、“穿新鞋,走老路”,忽视教学效果

这也是一句老话了。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教材的充分试用,无不标志着新一轮中学英语教学界的有力变革,尤其是广大英语教师教学思想上的改变,他们勇于告别旧教材,大胆尝试,锐意进取,在对新教材的合理使用,对新教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上,创立了“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点拨、对话及互动课堂教学法”等一系列课改教研显著成果。

但是,从教学实际来看,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学生能按部就班讲几句英语就有了英语交际能力,认为让学生多做几项课堂活动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甚至,认为教师课堂上用满口流利的英语讲解一通之后学生就有了“英语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改革中的英语课堂教学既要体现教师依靠新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既要钻研新教材,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又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活化教材,优化教学效果。

六、只重教法,忽略学法

新教材的使用,使有的教师片面注重教法,而忽略对学法的研究。譬如大多数高中的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依然是死记硬背,不懂得按照正确拼读音标的方法与相关的构词法知识去记忆,或者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前不会预习,对不懂的内容不做记号,或者课堂上根本就不知道听哪些内容,听什么,课后作业照抄等。于是,前一节课学的到下一节课就忘了;今天学的到明天便忘了。

如果中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们既研究教材,认真备课,重视教法,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实施分层教学(将班级学生界定为优、中、差或A、B、C三个层次)。那么,新教材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才会统一完整,才会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反思问题是艺术中的艺术,它可以使从教者不断进步。只有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才能吸取教训,发扬优点,光大我们的教学技艺,推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2、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一、英语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

1.从学习的内涵来看,应该转变“课堂中学英语”为“生活中学英语”。

语言来源于生活,英语是一门语言,因此,英语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和生活,语言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性和灵性。语言强调“communication and conversation”,因此,我主张在生活中学英语,在活动中用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去体验英语,做到“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思想。即英语教学应该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变传统中“单一的课堂中学英语”为“生活中灵活学英语、用英语”。

2.从学习的形式上来看,变“传统的灌输式”为“互动式”。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学生课堂上英语知识的消化,讲究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学中重视课内知识的封闭传授而轻视课内外方法的开放学习,这种传统的灌输式使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极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再现。在听、说、读、写、思维、表达等方面进行训练,力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一律放手,使学生能自学、自答、、自测、自做、自评;凡是学生能够参与活动的,学生必须参与,如:对话训练、短剧表演等,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让学生“会学”英语,培养学生和老师互动式学习,这是当今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方法。

二、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情境的设计者、策划者”。

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策划者,他应当确定好教学内容,对于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他还必须了解对象,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好各种教学活动。一般来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单一不变的灌输更具有吸引力,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的不同而给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不使基础差的学生因为活动难度太大不能完成而产生挫折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因为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从实践活动中受益。应当说,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策划。

2.从“学习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互动的导演者、参与者、创造者”。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学生比作演员,教师比作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学习活动。在宏观上要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进行正确的导向;在微观上要在每一个教学步骤上进行演示,保证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下面谈一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具体可实施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确立新型的师生观,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2)创设“ 我要学”的课堂环境

要发挥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维,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生活的交际现实,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体验、领会、接收教材提供的信息,语言强调“language immersion”,让学生在参与、交流、合作中学习和使用。可以是显而易见,教学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了欢快愉悦、情意盎然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浓烈欲望。

三、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合作式教学手段

1.师生合作。

跨世纪的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学生在某些领域拥有的信息量,极有可能超过教师,因此,师生合作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更是对古训“教学相长”的新发展。例如教一个新单词或新句子前,有些学生己通过其它途径提前接触到,我就先请学生读,当确认他的发音准确无误后,他就可模仿我平日新授方法,使其它学生学会这个单词或句子。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开拓教师的思路。

2.生生合作。

在进行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座位重新布局,组为单位,每组六人,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某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合作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这样可以增加学生间的练习机会,增大密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能力。

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又要促进小组组员间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并且在合作中面向了全体学生,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别,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

四、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

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教师就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如意带到课堂中,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灵活运用教材,活化教材内容。

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材不同,一是课本量大面广,灵活性强。要求师生的配合性强,以单元为单位,听、说、读、写较以往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若按以往教法是很难在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二是难度增大,生词量,阅读量增加近一倍。针对这一新变化,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需有新举措。须将其内容活化,按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师生互动,共同投入。

高中英语老师课堂

353 评论(14)

佳音音乐

导语: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如何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运用合作式手段进行教学,如何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大脑的功能由单纯的“仓库”变成知识的“加工场”等问题,如果能得以解决,我们就会实现有效教学,达到课堂教学它应有的目的。

一、认真备课,提高高效课堂的前提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想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就必须对教材有透彻的理解,重点阅读当前学生所学教材、钻研教材,弄清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和在整个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精心设计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虽然“课堂导入”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占的比重不大,持续的时间不长,但是它是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所选导入材料要新奇

高中学生很容易注意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教师的导入材料要新奇,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要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课以及高效课堂的创建作好铺垫。

(二)基于问题的悬念式导入

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问题导入法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M4 Unit 1 Reading Advertisements中,可就广告的优点和缺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去想象、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让他们在课堂的引入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习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那么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也会变被动为主动,学起来也就觉得轻松,没有负担。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

(一)讲出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更要求教师精讲精练。例如在讲完成时“have/has gone与have/has been”的区别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几个不同的城市,让学生站在多媒体前,用“I have gone...”造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高涨起来,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实效,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兴趣

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所在。例如,我们可以展开读书竞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可以完全调动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

四、情景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巧设直观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广泛运用,提高对英语的全面认识程度,同时也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理解所学的英语知识,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播放英语歌曲来设置语言情境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创设音乐情景,借助英语歌曲来烘托渲染课文内容,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表象,能在不知不觉中打动学生,激发学生丰富的感觉,让学生心旷神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主动构建知识,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内化。

(二)注重多元语言表达,提高运用技能

学生的多元语言表达,能够充分激活他们的学习思维,产生学以致用的内化生成效果。例如注重运用口语交际、书面表达、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教学,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大胆主动地学习英语,从敢说和敢表达逐渐到会说以及善于表达,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课堂评体系的创建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教学目的、任务,还是教学过程、环节和方法。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要想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首先就必须设置全面的评价内容,比如在学习基本语言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的方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发展中了解自己所处的发展状态,从而产生进步的欲望和动力,进而努力提高。

(二)对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评价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评价和日常观察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例如在课堂听讲、发言、作业、参与活动等方面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情况。

(三)注重学习进步评价,突出激励性作用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学习问题和错误,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帮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热情,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这样也有利于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真正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在学习中感受着快乐,在成长中收获幸福。

一、 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词汇量的多少和学生记忆词汇能力的高低都直接关系到外语教学的成败。但是,英语学习中词汇的`多少并不能代表英语水平的高低,学生学习英语时只有将所学的词汇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才能把英语这一学科学好。

例如,新教材有几个模块,模块中每单元又有: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等七个板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每个板块中的词汇。如Reading中的句子“My Chinese improved a lot as I used Chinese every day and spent an hour each day reading Chinese books in my classroom”, 及物动词spend在句中与doing something搭配。

学生在学习这个词汇时可以联想到同义词cost和pay, 教师让学生利用这几个词分别造句,教导学生根据语境灵活运用这三个词,并且鼓励学生课后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词汇的同时激发其强烈的阅读愿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一个词汇网络,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到的单词通过相互联系进行比较性地学习,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二、 引导性教学

1. 课前

教师给学生导入一定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学生通过不断深入背景知识,可以加深对语言文本的了解,有效运用语言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开阔,语言文化知识得到丰富,从而增强他们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2. 课中

牛津版高中新教材的模块版式设计合理,图文并茂,课文中的插图一般能对课文内容提供直观的线索。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标题和插图在阅读前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的推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在课前可利用下面引导性的问题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并预测课文中可能会谈到的内容。 “What do you think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from this passage?”学生课前设想课文可能谈到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提出并回答相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 课后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了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剧情或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或者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学习高一课本中“The Necklace”时,学生可提出问题: What would she do when Mathilde heard the necklace was made of glass? What could you do if you were Jeanne? 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并预想结局。最后让学生试着续写剧本的结局篇。

三、 课堂提问式教学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合理捕捉教学中的矛盾点,给学生一个运用所学知识大胆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融入到所学的情境当中,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充分施展学生的语言学习才华。

比如学习高中课文有关计算机的那一课时,可提问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in our future life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在学习“人口和污染”有关的课文时可提问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 no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population and pollution?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师生与教材对话,对话过程中师生可以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质疑。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英语,从而培养学生听、读、说、写的综合技能。学生只有多用英语,敢于提问,不怕出错,才能在英语世界里活动自如。

四、 教学作业开放化

英语测试基本都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题,答案单一,但是教师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可以尽可能多地帮学生设置一些开放型或半开放型的题目,如让学生完成句子: This morning I was about to go out when ... 等。

让学生自由想象,有多个答案不要紧,只要能得出合理的推测。课后教师可以经常布置一些看图性作文,有时间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描述个人生活,例如给学生题目“Try to describe the place for us”, 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自由发挥想象力。作业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新的词汇和句型造句,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利用刚刚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编写对话或故事,这样,英语教学也不会单一,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牛津英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自身学习英语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学生要勇于学习,乐于学习,知道学习过程除了是指简单的接受知识之外,还是一个发现、探究的过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反思,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3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