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17

mingmingsherry
首页 > 英语培训 > 居高临下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蓝水晶朵朵

已采纳

我觉得是看,面对放在这里不通

居高临下英文

147 评论(14)

麦兜的秒杀季

居高临下。

居高临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ū gāo lín xià,本义指处在高处向下俯视,形容地势非常有利,处在有利的地位。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188 评论(8)

刘阿奔好运来

高屋建瓴gāo wū jiàn líng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高屋建瓴的中文解释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示例】: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雄浑奔放。 ◎《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近义词】:居高临下【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居高临下

189 评论(14)

沉默的玫瑰

临:面对。希望你采纳

338 评论(10)

言小旭他妈

基本解释: 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临下 : 1.从高望下。 2.指治理下属。

197 评论(13)

欧欧里里

【词 目】居高临下 【读 音】jū gāo lín xià 【解 释】 居:站在,处于;临:面对;面临。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亦形容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 【出 处】 1,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 2,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一年》:“ 敌居高临下,我战地不利,宜少就平旷以致其师,宜可胜。” 3,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一回:“虽土多硗薄,无著各部落,然高原绵亘,有居高临下之势。” 4,郭沫若《南京印象·谒陵》:“步出陵堂,居高临下,眼前一望的晴明,大自然正在浓绿季中。” 5,鲁迅《两地书¨一二五》:“绍平的信,吞吞吐吐,初看颇难解,仔细一看,就知道那意思是想将他的译稿,由我为之设法出售,或给‘北新’,或登《奔流》,而又要居高临下,不肯自己开口,于是就写成了那样子。” 6,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为民众’底‘为’字,只是‘为朋友帮忙’一类意义,并非慈善家居高临下,慨施乐助的口吻。” 7,北齐·魏收《魏书·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1]成语辨析【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地势非常有利。 【示 例】 敌居高临下,我战地不利。(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绍兴十一年》) 【近义词】 高高在上、高屋建瓴 【反义词】 降贵纡尊[2] 【歇后语】 飞机打坦克 --居高临下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3]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4]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5]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6] 【成语正音】 居,不能读作“jù“。[7] 【成语辨形】 临,不能写作“监”。[8] 【成语辨析】 居高临下和“高屋建瓴”;都含有“居于高处;俯向低处”的意思。但居高临下多指处于可控制全局的有利地位;“高屋建瓴”多指不可阻挡的形势。[9] 【英语翻译】 Commanding height

354 评论(13)

易超风格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30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