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5

瑞贝卡tt
首页 > 英语培训 > 莫扎特英文缩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丽华华

已采纳

[0810]莫扎特 - G大调键盘独奏片断(NMA50)与G大调键盘协奏曲(NMA51)萨尔兹堡莫扎特国际基金会(The Internationale Stiftung Mozarteum)宣称,他们最新发现了两部音乐作品,很可能是出自早年的莫扎特(Mozart)之手。这或许能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这位天才少年。莫扎特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莱斯辛格(Ulrich Leisinger)鉴定过作品后指出,这两部作品中一首是35小节钢琴独奏,另一首是长达75小节的键盘协奏曲。鉴定结果和作品已于日前(8月2日)于萨尔兹堡公之于世。这两部作品很可能创作于1763或1764年,也就是莫扎特七八岁的时候。相对于这位音乐神童许多早期的简单作品和后来的名作来说,它们可能是莫扎特走向成功的重要过渡。这两部作品笔迹潦草并有涂改之处,并不像是在誊写别人的作品,而就其曲风来看也并非其父亲里奥波得·莫扎特(Leoplold Mozart)所为。乐曲中动辄出现变调和高难度技巧,弹起来很有点别扭。莱斯辛格指出,“这并不像要拿来教孩子练琴的段落,倒像是出自一个野心巨大但暂时还没有能力完成巨著的人之手。”音乐的开始部分是《G大调键盘独奏片断》(Piano Piece in G Major, NMA 50),从第1分钟开始的是《G大调键盘协奏曲》(Concerto Movement in G, NMA 51)。其中,《G大调键盘协奏曲》的乐团版本因为受到版权保护的原因,只有键盘独奏的部分。这两首钢琴乐曲是8月2日在莫扎特家里公开演奏的录音,演奏者是奥地利钢琴家伯沙克(Florian Birsak),伯沙克所使用的是莫扎特的古钢琴。值得留意的是缩写'NMA'是德文"Neue Mozart-Ausgabe"(英文"New Mozart Edition"),中文意思是“新的莫扎特作品编号”,相对于大家熟悉的“克舍尔编号”(以“K”或者“KV”为前缀用来记录),这个NMA编号是用来记录莫扎特后期新发现的作品,例如这两部作品采用的NMA编号,分别为NMA 50和NMA 51。试听下载:

莫扎特英文缩写

317 评论(10)

壹秒钟变rabbiT

你说的不是作曲家简称,是作品编号。Kv是专门表示莫扎特的作品编号,比如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v.545,指的就是作品第545号。其他大部分作曲家都是Op.表示作品编号的,就是英文opus(作品,杰作)的简写。比如说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op.68, 就指的是作品第68号。Nr.是德语的缩写,就是音乐的No.指的也是第几,不过是某一题材的作品合集中的第几部。比如贝多芬共有九部交响曲,那么第九交响曲就是Beethoven Symphonie Nr.9 op.125(德语),英文就是Beethoven Symphony No.9 op.125, 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作品第125号。再比如Mozart Symphony Nr.40 Kv.550 就是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作品第550号。

109 评论(9)

咣脚奔跑的釹孩

当年还在读书的时候,逛书店听到店里放的背景音乐非常好听,我问店员这是什么曲子,妹子答“肖邦的夜曲”,暗暗记下后回到宿舍上网一搜,结果搜出了这样的东西:“周杰伦.十一月的萧邦” “刘欢 - 蒙古小夜曲” “群星 - 世界著名钢琴音乐系列” …… 点开来听都不对。 后来有了手机端的音乐app,我在搜索栏输入“肖邦 夜曲”,一下子跳来了两百多条标题各异的结果,直接懵掉了,遂放弃。 终于,有一回在朋友家听到了那首肖邦夜曲,好熟悉啊!正是多年前我在书店里听到的那首,于是让朋友赶紧把音乐链接用微信发给我,看了下标题是这样的 —— Chopin Nocturne No.20 in C sharp minor, op.post - Lento con gran espreeione, 这是逗我玩呢么?这让一正常人怎么记?看不懂这一大串字母,即使守着互联网都搜不到要找的曲子, 我们都习惯了直接搜索【音乐人】+【曲名】,这方法对于古典音乐来说并不好使 。搜索音乐功能不掌握,深入的了解古典音乐也就变得困难,也怨不得那么多人说古典音乐高冷,一标题恨不能至少十来个单词,而且还不全是英文,标题都看不懂可不就高冷了么?! 慢慢古典音乐入门了后,经常会给朋友分享一些古典音乐,也被经常问起“你是怎么记住那么长标题的?”,这么看来读懂题目还真是古典音乐入门的关键步骤。从常见的几个标题说起,看下面的图,一般来说,标题可分为7个部分, 1.  作曲家。这个仅需要一点英语基础就可以了,对常见的作曲家有个大致印象,不至于分不清楚是作曲家还是演奏者,排在位置1的不是音乐家就是演奏者咯;2.  体裁。常见的就如图片中的,“String Quartet”是弦乐四重奏,“Piano Sonata”是钢琴奏鸣曲,“Violin Concerto”是小提琴协奏曲,当然还有很多,比如常见的“Symphony”是交响曲,“Suites”是组曲,“Waltz”是圆舞曲,“Etude”是练习曲,“Overture”是序曲,“Prelude”前奏曲,“Variation”是变奏曲,"Ballade"是叙事曲,“Impromptu”是即兴曲等等; 3.  序号。注意这里的“序号”是有别于第5部分的作品编号的,序号一般是以“No”(Number的缩写)来计的,比如常见的贝多芬的Symphony No.5是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即贝多芬交响曲中的第5号,Symphony No.3是贝多芬第3号交响曲“英雄”。 这里的序号是同一体裁内的编号。 举个例子,贝多芬一共写了9部交响曲,序号就是从No.1编到No.9。贝多芬的32部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s就是从No.1编到No.32,著名的月光奏鸣曲就是其中的第14号Piano sonata No.14,贝多芬的5部钢琴协奏曲,序号仍然是从No.1排到No.5,最有名的“皇帝”钢琴协奏曲,序号就是No.5。 4.  调性。这是调的主音和调式类别的总称,就如我们图片中的F大调,C大调和A小调,F、C和A是主音,调式通常是大调Major和小调Minor。一般音乐中有24个调性(12个音分别对应的大调与小调,故有24个调性),有号称钢琴旧约之称的巴赫的十二钢琴平均律,为了方便搜索,我把关键字放出来——Bach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里面针对24个调性,每个调性写了一首Prelude(前奏曲)与一首Fugue(赋格),也就是共有48首曲目。有兴趣的可以听听。 5.  作品编号。op.96、K.330、BWV.1041这都是作品编号,最常见的是op,即opus的缩写,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作品”,op记号通常是按同一作曲家出版作品的次序由小到大编号。K是专属于Mozart莫扎特的编号,KV也是莫扎特的编号,BWV是德文缩写——Bach-Werke-Verzeichnis,意思就是“巴赫作品编号”,“BWV”就是J.S.Bach巴赫的专属编号。常见的还有“S”是Liszt李斯特的编号,“D”是Schubert舒伯特的编号,“HWV”是Handel亨德尔的编号,“TrV”是R.Strauss施特劳斯的编号等等。文章最开始肖邦夜曲编号是“op.post”,“post”意思是作曲家逝世后才出版的“遗作”。 6.  乐章编号。一般使用罗马数字(用阿拉伯数字的也比较常见),“I”表示第1乐章,“II”表示第2乐章,依次类推,只要你认识罗马数字就知道这是第几乐章。 顺带说点小常识,一首典型的协奏曲或奏鸣曲基本都是3个乐章(少数有4个乐章或者2个乐章),常见的一部交响曲是4个乐章(少数有3个乐章、5个乐章的),单乐章的交响曲叫交响诗。在巴洛克时期作品里,有相当一批主题与变奏曲、组曲,这些体裁的乐章就更多了,十几个乐章都是常事儿,总之见到罗马数字知道是乐章编号就是了。7.  速度标记。起源于意大利,所以大多数都是由意大利文写成,图片中的“Allegro ma non troppo” 意思是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ma”跟“Allegro ma non troppo”是同意,表达不同而已,“Andante”意思是行板。还有常见的速度记号,比如“Adagio”是柔板,“grave”是慢板,“andantino”是小行板,“presto”是急板等等。 好了,说完了古典音乐曲目的题目结构,那么该如何检索想听的曲目呢?我总结了几条经验供你参考。1、首先, 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用英文来搜索。 搜“贝多芬”请输入“Beethoven”,找“莫扎特”请输入“Mozart”,寻摸“交响曲”请输入“Symphony”,用中文搜的话,会经常搜出莫名其妙的广场舞曲什么的; 2、至少输入 “作曲家+作品编号” 这两个元素,就是上面例子中的1和5部分。因为同一个作曲家的作品编号是没有重复的,即 一个编号只会对应音乐家的唯一作品 。例如,你想搜索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你输入“Beethoven op.27”,就可以定位到月光奏鸣曲了。但由于同一个作品有3个乐章,你要从搜索结果中找到你想听的乐章,注意看上面例子中的第6部分——乐章编号。 3、用了以上的方法,搜出的结果仍然可能非常多,是因为演奏版本、管弦乐团、指挥家、演奏家、唱片公司等等因素不一而导致的版本众多,因此可以再加入一个筛选条件,用“ 作曲家+作品编号+演奏家/指挥家 ”三个关键词来检索。 4、如果你并不知道作品编号,也不知道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体裁(第2部分)也判断不出来,只是觉得好听,又想知道是什么作品,也有办法,推荐两款识别曲目的app, 一个是“Shazam”,还有一个是“Soundhound”, 用法很简单,打开就知道了,大概5秒就可以比较精确的识别啦。 有些题目中会出现引号,例如: Beethoven: Symphony No.3 in E flat, Op.55 - "Eroica" - 3. Scherzo Dvorak - Symphony No.9 in E Minor, Op.95, "From the New World" - Allegro con fuoco引号内容一般出现在作品编号之后,其实 引号中的内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该部作品的“标题”,英文为“Program”。上文中一直说的“标题”并不严谨,我的本意是“Title”。 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和非标题音乐(即“纯音乐”)相对应。 在搜索曲目时,可以用“作曲家+标题”的方式,也可以比较精准的搜索曲目,效果跟“作曲家+作品编号”是一样的。

176 评论(13)

啾啾大神

mozart,应该就是这个,我们英语书上学来

114 评论(15)

相关问答